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段位制在等级划分、考核内容、晋段模式等多角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了二者的差异,结合现阶段武术段位实施情况和实际问题,以其对我国武术段位制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国武术 跆拳道 段位制
1 前言
武术段位制度是一个新兴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推广力度不大,重视程度不高,这些问题都妨碍着武术段位制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选择与跆拳道段位制度比较研究,对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武术段位制关系到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武术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武术的国际推广。以武术段位制为载体,促进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建立一个适宜习武健身者的锻炼体系,激发习武热情,增强习武健身的动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普及和发展武术段位制。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2.3 研究内容
本文对武术与跆拳道段位制的等级划分、考核内容和武术段位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为主要研究,规范武术段位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3 武术和跆拳道段位制的现状
3.1 武术段位制的现状
近些年武术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当今时期,我国武术追求比赛分数的提高,注重套路的演练,增加了套路的高、难、美、新动作,在训练中忽略了其技击含义,缺少真正的功夫。在近多年里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力度不强,发展比较缓慢,通过武术段位制来增强练习武术者之间的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训练水平,促进中国武术的发展。同时武术段位制的问题和缺陷也暴露了出来,繁琐的程序、段位的不规范等。当今在中国真正懂武术的人少之又少,了解武术段位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列为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武术人才,广泛普及促进武术段位制的发展。
3.2 跆拳道段位制的现状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门格斗术,在韩国发扬光大,由韩国人推向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跆拳道项目在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里,在跆拳道项目领导人和倡导者将朝鲜提倡的自卫术称为“跆拳道”就是现在的跆拳道,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好的认可。跆拳道具有搏击性,在各种职业或非职业比赛中,男女共设16个级别。在段位考评中,根据练习者的技术水平和训练年限等做出评定,由韩国国际院颁发跆拳道段位。跆拳道易于开展和学习,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和喜爱。
4 武术段位制与跆拳道段位制的等级划分
武术段位制与跆拳道段位制等级划分有所不同。武术在级别中,一级最小,可以晋升到3级。在段位中9段最高,初学者从1段开始练习,一直往上升段;跆拳道分为四个层次19个级别,在级别中,十级的级别最小,一级最大,升完级以后才可以晋升段位。在段位中一段最小,九段最大,跆拳道段位比武术段位多设置一个级位(10个级别)。在升级考段中,跆拳道获得一段以上称号者,就有资格担任俱乐部、学校、道馆培训班教练,晋升到黑带一段以上,可参加国际性跆拳道比赛。中国武术注重武德修养,获得4至6段,就具备武术专业初级职称的教师、教练员资格,晋升到高段位者,具备武术专业高级职称的教师、教练员,武英级运动员。跆拳道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是发展很快,深受人们的喜欢。为了加快武术走向世界,武术段位要设置合理的考级、评段制度,技术要更加全面,重视武德精神。
5 跆拳道与武术段位制的考核内容
5.1 跆拳道段位制的考核内容
跆拳道在晋级考试中强调精神礼仪、技术、体能、品势等测试,后期还要进行功力、实战、特技等内容的测试。技术考核中首先讲的是礼仪,考试前和考试结束时都要敬礼,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的基本要求。品势是由最基本的动作组成的套路,动作数量大概20个左右,使初学者方便记忆,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动作画面,品势作为考试内容的之一,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练习者平时多练习多复习。跆拳道由低到高分为白带、黄带、绿带、蓝带、红带、红黑带、黑带七种颜色。晋级考试内容可根据训练安排考试的内容,比较灵活,通过这种学习考试相结合,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跆拳道包括晋级和晋段两种模式。各晋级之间的难度比较小,各晋段之间的难度逐渐增大,高难度品势技术在晋段考试中非常重要。在高段位考评中,理论对跆拳道做出的贡献作为重点考试内容。
5.2 武术段位制的考核内容
武术考试内容有武德考评、技术考评和理论考评,年龄在6周岁以上的,接受武术教育,可以申请晋升到1至3级。在段位1至9段考核中,演练三套相应的套路,涉及拳术和器械,追求高、难、美等竞技武术套路,并获得一定的成绩分数,(1段7.5分(含)以上,2段8.0分(含)以上,3段8.3分(含)以上,4段8.6分(含)以上,5段8.9分(含)以上,6段9.2分(含)以上,就可以申报相应的段位。晋级高段位根据习武者对武术运动发展有无重大贡献、工作业绩、科研著作、武术理论研究等进行综合考核。晋级段位越高考试内容难度越大,要求越高。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它们都具有完整的内容体系,在发展道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武术段位制处于初级阶段,韩国跆拳道的制度比较完善。跆拳道段位制对跆拳道的国际化做出了很多贡献,跆拳道的发展更活跃,因此中国武术要突出不同段位级别的地位和价值。中国文化复杂多元,而韩国民族的文化比较简单,中国武术要借鉴韩国跆拳道的发展模式,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不断的发展武术文化。武术可在原有的段位模式上,增加一些级位的设置丰富考评内容,以提高练习者的基本功和套路演练的水平。不定期的晋级考试,增进习武者的进取心理。有利于武術段位制的普及和发展。
6.2 建议
中国武术内容庞大,规范武术段位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加强大、中、小学中的武术课,加快武术段位制在大、中、小学中推广应用。呼吁长期坚持武术锻炼并获得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称号,作为学生报考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资格。武术段位制的发展机制要与时俱进,迎合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武术段位制编写组.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徐才.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王涛.中国武术段位制[J].中华武术,1998(5).
[4]刘卫军.刚劲有力的跆拳道品势组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何俊.搏击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6]杨小芳.中国竞技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国际化推广过程的比较研究[J].内江科技,2008 .
【关键词】中国武术 跆拳道 段位制
1 前言
武术段位制度是一个新兴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推广力度不大,重视程度不高,这些问题都妨碍着武术段位制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选择与跆拳道段位制度比较研究,对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武术段位制关系到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武术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武术的国际推广。以武术段位制为载体,促进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建立一个适宜习武健身者的锻炼体系,激发习武热情,增强习武健身的动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普及和发展武术段位制。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2.3 研究内容
本文对武术与跆拳道段位制的等级划分、考核内容和武术段位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为主要研究,规范武术段位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3 武术和跆拳道段位制的现状
3.1 武术段位制的现状
近些年武术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在当今时期,我国武术追求比赛分数的提高,注重套路的演练,增加了套路的高、难、美、新动作,在训练中忽略了其技击含义,缺少真正的功夫。在近多年里武术段位制的推广力度不强,发展比较缓慢,通过武术段位制来增强练习武术者之间的交流,以提高他们的训练水平,促进中国武术的发展。同时武术段位制的问题和缺陷也暴露了出来,繁琐的程序、段位的不规范等。当今在中国真正懂武术的人少之又少,了解武术段位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列为武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武术人才,广泛普及促进武术段位制的发展。
3.2 跆拳道段位制的现状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门格斗术,在韩国发扬光大,由韩国人推向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跆拳道项目在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里,在跆拳道项目领导人和倡导者将朝鲜提倡的自卫术称为“跆拳道”就是现在的跆拳道,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好的认可。跆拳道具有搏击性,在各种职业或非职业比赛中,男女共设16个级别。在段位考评中,根据练习者的技术水平和训练年限等做出评定,由韩国国际院颁发跆拳道段位。跆拳道易于开展和学习,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重视和喜爱。
4 武术段位制与跆拳道段位制的等级划分
武术段位制与跆拳道段位制等级划分有所不同。武术在级别中,一级最小,可以晋升到3级。在段位中9段最高,初学者从1段开始练习,一直往上升段;跆拳道分为四个层次19个级别,在级别中,十级的级别最小,一级最大,升完级以后才可以晋升段位。在段位中一段最小,九段最大,跆拳道段位比武术段位多设置一个级位(10个级别)。在升级考段中,跆拳道获得一段以上称号者,就有资格担任俱乐部、学校、道馆培训班教练,晋升到黑带一段以上,可参加国际性跆拳道比赛。中国武术注重武德修养,获得4至6段,就具备武术专业初级职称的教师、教练员资格,晋升到高段位者,具备武术专业高级职称的教师、教练员,武英级运动员。跆拳道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是发展很快,深受人们的喜欢。为了加快武术走向世界,武术段位要设置合理的考级、评段制度,技术要更加全面,重视武德精神。
5 跆拳道与武术段位制的考核内容
5.1 跆拳道段位制的考核内容
跆拳道在晋级考试中强调精神礼仪、技术、体能、品势等测试,后期还要进行功力、实战、特技等内容的测试。技术考核中首先讲的是礼仪,考试前和考试结束时都要敬礼,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的基本要求。品势是由最基本的动作组成的套路,动作数量大概20个左右,使初学者方便记忆,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动作画面,品势作为考试内容的之一,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练习者平时多练习多复习。跆拳道由低到高分为白带、黄带、绿带、蓝带、红带、红黑带、黑带七种颜色。晋级考试内容可根据训练安排考试的内容,比较灵活,通过这种学习考试相结合,可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动力,增强信心。跆拳道包括晋级和晋段两种模式。各晋级之间的难度比较小,各晋段之间的难度逐渐增大,高难度品势技术在晋段考试中非常重要。在高段位考评中,理论对跆拳道做出的贡献作为重点考试内容。
5.2 武术段位制的考核内容
武术考试内容有武德考评、技术考评和理论考评,年龄在6周岁以上的,接受武术教育,可以申请晋升到1至3级。在段位1至9段考核中,演练三套相应的套路,涉及拳术和器械,追求高、难、美等竞技武术套路,并获得一定的成绩分数,(1段7.5分(含)以上,2段8.0分(含)以上,3段8.3分(含)以上,4段8.6分(含)以上,5段8.9分(含)以上,6段9.2分(含)以上,就可以申报相应的段位。晋级高段位根据习武者对武术运动发展有无重大贡献、工作业绩、科研著作、武术理论研究等进行综合考核。晋级段位越高考试内容难度越大,要求越高。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中国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它们都具有完整的内容体系,在发展道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武术段位制处于初级阶段,韩国跆拳道的制度比较完善。跆拳道段位制对跆拳道的国际化做出了很多贡献,跆拳道的发展更活跃,因此中国武术要突出不同段位级别的地位和价值。中国文化复杂多元,而韩国民族的文化比较简单,中国武术要借鉴韩国跆拳道的发展模式,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不断的发展武术文化。武术可在原有的段位模式上,增加一些级位的设置丰富考评内容,以提高练习者的基本功和套路演练的水平。不定期的晋级考试,增进习武者的进取心理。有利于武術段位制的普及和发展。
6.2 建议
中国武术内容庞大,规范武术段位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体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加强大、中、小学中的武术课,加快武术段位制在大、中、小学中推广应用。呼吁长期坚持武术锻炼并获得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称号,作为学生报考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资格。武术段位制的发展机制要与时俱进,迎合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武术段位制编写组.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徐才.武术学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王涛.中国武术段位制[J].中华武术,1998(5).
[4]刘卫军.刚劲有力的跆拳道品势组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5]何俊.搏击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6]杨小芳.中国竞技武术与韩国跆拳道国际化推广过程的比较研究[J].内江科技,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