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舞蹈表现力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思考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j8332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是一种用舞蹈动作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在跳舞的过程中一定要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感受舞蹈演员的情感,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舞蹈的表现力。舞蹈表现力对舞蹈来说非常重要,是衡量舞蹈表演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传达舞蹈艺术内涵的重要保障。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舞蹈教学对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不足,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舞蹈表现力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思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表现力;高校舞蹈教学;思考建议
  引言
  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是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升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舞蹈理论的教学,让学生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为舞蹈表演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文化素养、音乐素养和舞蹈基本功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最后还应该加强情感、想象力培育,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提升做好铺垫。
  一、舞蹈表现力的概念
  舞蹈,是舞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通过音乐的伴奏,结合身体、动作和表情等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舞蹈的表现力包括其丰富的意境、韵律、情感等。舞蹈是人体的艺术,是纯粹天然的、最富有表现力的人体动作艺术。所以,人体动作是舞蹈的本体。也就是说,人体是舞蹈的物质材料,其表现手段是动作姿态,舞者依靠动作姿态来创造美,同时打动人们的心灵。表现力是一种具有明显或暗示性质的、可以用来传达情感概念的符号。不同的动作可以表现各种不同的愿望、要求、意图,可以创造情感意象。比如,姿态娇媚柔婉,能展现出悱恻缠绵的情怀;动作恣意粗鲁,可表现出浅薄放浪的个性。舞蹈并不是单纯的手舞足蹈,它表达的是舞者内心的想法。它可以向观众传达一个深刻的主题,展现演员内心的丰富情感,让观众欣赏美丽的视觉盛宴,感染观众的情感,引起观众的思考,这都是舞蹈表现力的范畴。舞蹈是表达美的艺术,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它是激发人类心灵共鸣的艺术,也是反映现实的艺术。舞蹈的表现是舞蹈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但在许多舞蹈教育或舞蹈比赛中,舞蹈技术技巧的水平往往被认为是欣赏和评判的标准,这使得舞蹈的表演越来越不受重视。为此,我们应该改变对舞蹈的认识,提升舞蹈演员在舞蹈中的表现力。
  二、当下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不足的成因
  (一)教学理念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舞蹈教学应该加强技能和情感的融合,注重学生舞蹈表演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应该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舞蹈作品的内涵和精髓,鼓励学生通过舞蹈动作和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舞蹈作品的理解,注重对作品的诠释。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在舞蹈教学中更加侧重于舞蹈动作和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对舞蹈情感的把握,对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提升不足,导致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发展不足。
  (二)缺少情感表现指导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将情感内容如何表现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来予以解决,特别是对于芭蕾舞这种在情感表达上存在着艺术短板的舞蹈样式而言。同时,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过于追求在短时间内提升舞蹈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情感表现与指导方面较为欠缺,进而导致舞者的动作虽较为整齐,但更多的是给人一种机械的、高仿的美感,整个舞蹈缺乏灵动性。从观众的视角来看,若舞蹈表演当中缺乏情感的植入及与观众的沟通,则会导致这一舞蹈样式被贴上高冷的标签,与观众产生距离感。
  三、思考对策
  (一)提升同学们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投入程度,从而更好地把控整体舞蹈内容
  舞者的律动在整个舞蹈作品展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直观地呈现舞蹈作品。倘若一个舞蹈没有合适的音乐来进行搭配,那么将使得整体的舞蹈变得没有灵魂,也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导致无法将舞蹈作品想要展现的内容传达出来。以此看来,舞者对于音乐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准确地把握律动是一个舞蹈演员的基本素养。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的训练和讲解。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一些舞蹈老师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所以粗浅地认为舞蹈教学只是单方面的技巧应用。这部分老师会认为技巧的应用大于情感的投入,所以这些老师教给同学们的知识往往都是偏技巧性的舞蹈知识,并没有把情感投入的部分为学生讲解清楚,这就造成同学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忽略了舞蹈演绎中的情感表达。只有用充分的情感来填充整个舞蹈表演,才能使观众感同身受,明白舞者想要表达的舞蹈内容,同时明白舞蹈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含义。如果同学们在舞蹈表演中只重视舞蹈技能的展示,那么整个舞蹈就会给人一种炫技的感觉,而不是情感的输出,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是不相同的。因此,老师要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合理地结合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技巧能力,通过双向输出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舞蹈表演。同时,老师在要求同学们演绎舞蹈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同学们对所要表演的舞蹈进行一定的了解,因为只有明白舞蹈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容,同学们才能将合适的情感融入到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熟练的舞蹈技巧来进行表演,整个舞蹈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如果对于舞蹈内容的理解不透彻,也会在舞蹈表达中出现一定的偏差,给观众造成文不对题的感觉。所以,老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紧抓内容和技巧两个方面。不能单纯地重视舞蹈技巧而忽视舞蹈内容的教学,因为舞蹈表现力不仅仅指的是技巧方面的表现力,同样也代表着内容方面的表现力。两者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舞蹈表现力。
  (二)心理疏导,提升舞者表演自信心
  在舞蹈教育实践当中发现,舞蹈学习者的心理认知与舞蹈学习者的艺术表现力之间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舞蹈学习者对自我艺术水平的认可程度越高,其在表演中艺术表现力的释放就越全面。因此,在对舞蹈者表现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表演自信心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在培养舞蹈学习者的过程当中,要逐步加大心理引导的力度,强化舞蹈学习者的自信心。舞蹈学习者只有充分建立起自信心之后,才能够自我跳出机械的、模仿的舞蹈学习阶段,走向艺术的、审美的学习新阶段。同时,这一方式也能夠极大程度上避免机械化学习中的枯燥及学习动力上的不足,使舞蹈学习者进入一种良性的学习状态。
  结束语
  舞蹈者只有自身拥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才能够将舞蹈的特质及作品的灵魂较好地传达出来。一直以来,高校的舞蹈教学受到教学理念等多层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舞蹈教学走入了高压训练、反复训练的怪圈,这在一定程度上虽能够实现对舞蹈者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但这一急功近利的做法也会导致舞蹈学习者身心疲惫,及艺术表现力严重不足。在未来的实践当中,可以通过突破理念、融入情感、心理疏导、表演创新等方式来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调动舞蹈表现力、提升舞者自信心,进而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对舞蹈学习者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立强.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艺术评鉴,2019(15):111-112.
  [2]王芊.对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8,37(08):180.
  [3]张燕.如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J].艺术品鉴,2018(01):338.
  [4]吴小涵.对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4):40-41.
  [5]黎娜.关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思考——谈舞蹈表现力[A].《同行》2015年9月(下)[C].:安徽同行杂志社,2018:1.
其他文献
全球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持续增高,新近的流行病学调杏显示CKD占人口10%甚或更高,已成为世界性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尽管CKD最终将进入终未期肾衰竭,但相当部分CKD患者在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前已罹患心血管疾病(CVD),并可能因此致死~([1]).CKD具有很高的血脂异常倾向,其不但是发生CVD,也是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期刊
摘要:數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学生必须动脑筋,掌握基础知识,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且利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更加努力地实践。但是,这个过程要重复很多次,繁琐乏味,学生在困难面前选择退缩,渐渐地,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恐惧和抵触情绪。把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就能增加主观能动性,自城市到农村逐渐被普及后,在国内引发了新的教育风潮,有效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化被动为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成为了现在的主
本研究评估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ol Ⅳ)、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TIMP-1)在早期肾脏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期刊
随着带涤纶套长期性血透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功能不良(感染、血栓形成等)的发生率增高,因此,我科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代替肝素常规封管,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期刊
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共同通路.梗阻性肾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肾小管萎缩和肾实质丧失的主要原因[1,2].红细胞生成素(EPO)能调节红细胞生成以增加组织供氧,除此之外,EPO也是一种抗凋亡因子,介导多种细胞抗凋亡作用.Koury等[3]报道EPO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一种主要机制就是防止红系祖细胞凋亡.而EPO对
期刊
摘要:教师要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也要采用课程游戏化的方式,组织幼儿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中,让他们对表达交流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归纳交流方法,从而提升语言能力。基于此,以下对幼儿园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语言能力和认知世界能力形成的开端,所以幼儿园的教育者要将幼儿语言能
男,62岁,因患尿毒症10年,一直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治疗.于2010年12月8日早晨7时打喷嚏后,感觉腰部轻微疼痛,未在意,照常行HD治疗.HD3h后,患者腰痛加重,伴有尿意感,臀部及双下肢麻木,活动障碍,遂停止HD回病房.查血压140/80 mm Hg,心、肺、腹无异常,腰椎触痛,双下肢肌力0级,膝关节以下皮肤感觉消失.血常规WBC 13.9 ×109/L,Hb 125 g/L,N0
期刊
目的 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糖诱导下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渗透浓度对照组、高糖组、高糖+EPO(5 U/ml)组和高糖+EPO(10 U/ml)组.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蛋白2(Smad2)及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mRNA表达.细
我院应用枸橼酸氢钾钠治疗三聚氰胺所致肾结石患儿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期刊
畅通和持久的腹透管路是腹膜透析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管路的机械性故障是除腹膜炎之外造成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尤其是在透析初始的第1年[1].腹透管的功能和寿命与腹膜透析置管技术密切相关,当前普遍采用的置管技术仍然是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引导下腹膜透析置管技术并不是一项新兴的技术,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展,此项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纳,其优点已经在很多研究中彰显出来.腹膜透析置管的最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