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在现代健康管理规范化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i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在分析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健康管理概念、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究现代健康管理规范化程序,并提出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融入其中的观点。方法:选取了2例糖尿病高危案例与高血压前期案例在健康管理中应用治未病理论,观察其效果。结果:中医治未病理念在现代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论:充分发挥现代健康管理中治未病理念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中医治未病 规范化应用 现代健康管理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干预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了健康管理,受到了各国的借鉴与应用,并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逐渐成为了现代医疗服务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1]。对于我国而言,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崭新的行业及学科,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进步时期。我国独具特色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具有丰富历史沉淀的同时还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内涵,该理念将“防”的落实作为核心,充分表达了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2]。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应用到现代健康管理当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治未病与现代健康管理的概述
  1.1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而后元代医家朱震亨于其所著的《丹溪心法》中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一节正式提出了治未病理念[3]。自我国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中对治未病工作做出强调后,治未病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促进了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使得防治疾病的重心得到前移。
  1.2 现代健康管理
  现代健康管理倡导全面检测、分析与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亚健康状态以及危险因素,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及咨询,合理干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向亚健康人群传授科学、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来促进并保护人们的健康[4]。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慢性疾病发生率日益升高、医疗费用逐年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对健康管理实践的要求愈加迫切。现代健康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采集健康状况信息、评估健康状况与疾病风险、干预并促进健康。
  2 现代健康管理规范化中治未病的应用途径
  2.1 收集中医体质辨识的信息
  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与柳璇所提出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将体质辨识的具体筛选方法归纳为在西医体检之后进行健康状况、中医体质调查问卷的填写,在西医检查中强调指标并在中医调查中强调症状。把中医问卷调查中存在不适症状、西医检查指标中出现异常的患者纳入到体质辨识人群中,结合中医师诊断、量表分析、综合评估对其体质类型做出判定,从而确保健康管理的针对性与个性化。
  2.2 基于中医传统疗法的健康促进与干预
  针对健康人群提供中医养生保健,促进其自主生活方式的改善与健康管理行为自觉性的形成,实现固本培元;针对亚健康与高危人群提供传统干预方案以及中医养生咨询,以促进个体、群体健康体质的提升,通过未病先防来降低成病、发病风险并减少医疗的成本;针对患病者提供就医协助,借助中医简、便、廉、验特点的充分发挥来弥补西医体检与干预的缺陷。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健康管理,于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提高全民体质、提升医疗资料利用率。
  3 效果与展望
  3.1 样本资料与应用效果
  例1,女,46岁。在中医体质辨识信息收集中被纳入糖尿病高危人群,经专业检测其餐后血糖值位于7.7-11.1mmol/L间且空腹血糖值位于6.1-7.0mmol/L间,不属于糖尿病家族史者。对其进行健康管理时除了常规体检、用药外增加了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教,促进患者节制饮食、培养运动习惯、保持平衡心态。此外使用三豆饮、石斛芩叶茶、乌梅生津茶等药膳对患者烦渴多饮、溲赤便秘、咽干舌燥、舌红少津苔黄等阴虚燥热症状进行食疗。患者接受融合治未病理念的健康管理三个月后测定其餐后血糖值为7.5mmol,空腹血糖值为5.8mmol,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例2,男,59岁。经中医体质问卷调查与西医体检后测定其血压为132/87。根据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JNC-7中所规定的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范围为收缩压80-89mmHg或舒张压120-139mmHg,判定为高血压前期患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经中医体质辨识信息收集发现患者为阴虚体质,急躁易怒、形体消瘦并伴有尿黄便干与腰酸腿软症状。健康管理中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坚持低脂、低盐、低热量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钙的食物;日常饮食中以养阴清热的平和食物为主,如冬瓜、芹菜、瘦肉和豆腐等;确保酸、甜、苦、辣、咸五味的均衡摄入;坚持少量多餐以减轻胃肠负荷;日常可多饮枸杞子茶、白菊花茶等。在心理方面强化同患者的交流沟通,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其心理顾虑。此外鼓励患者加强运动,通过适量运动达到气血的通畅、体重的合理控制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促使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并提升其心血管调节能力,保持血压水平的稳定性。在采取治未病健康管理后再次测定患者的血压,为116/80,血压有了一定的下降。
  3.2 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立足于防患于未然角度考虑提出了实行预防性健康方案,把亚健康状态作为重点防治对象,并在21世纪的基本策略中纳入亚健康预防与消除策略。将我国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到现代健康管理规范化当中所形成的富有我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更具针对性。未来可借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传统疗法中心、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等多方平台来促进健康管理规范化中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实践应用。根据我国卫生院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应用了融合治未病理念的现代健康管理后健康管理服务参加者定期服药几率上升了约50%,医生使用药物与治疗方法的有效率提升了约60%,健康管理服务参与者的整体风险降低了50%。故在现代健康管理规范化中应用中医治未病可有效推动中国特色健康管理战略的前移,实现健康促进的飞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鸿钟,梁瑞琼.中医治未病的核心思想与政策需求[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01:3-5.
  [2]黄娜娜,江静华,李燕明,等.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技术的群体性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医研究,2012,11:8-11.
  [3]马长娥,彭明强.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现状调查[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4,06:350-351+354.
  [4]杨琼玉,李洪亮,刘春华,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的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01:36-38.
  [5]柳璇,王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修改建议及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5:300-30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骨科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牵引治疗的骨科患者5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摘 要】 目的:研究突发群体创伤伤员的中心前急救护理的措施和方法。方法:从我中心2011年6月到2015年6月间12批入中心前实施急救护理的患者中抽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中心前急救护理过程,将其中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管理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进行一般护理管理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急诊满意度、检伤分类时间和按区分流时间。根据对比和统计分析
【摘 要】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亨特氏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4例亨特氏面瘫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
【摘 要】 目的:研究急性脂肪肝行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护理的要点。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例急性脂肪肝行剖宫产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采取各項检查,检测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各项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0例患者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并予以患者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母亲和胎儿均安全。结论:急性脂肪肝行剖宫产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是母
目的 探讨肝硬化PLT计数与AST/ALT比值的关系.方法 分析96例肝硬化患者PLT计数与AST/ALT比值的相关性,应用Fisher逐步判别分析比较单独及联合应用二者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