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CT指导单侧双通道内镜下定位L5、S1神经根及椎间隙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单侧双通道内镜视角下能更直接、清晰地近距离辨识镜下组织结构特点,而间接的X射线透视等难以定位硬脊膜、神经根及椎间盘.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L5、S1神经根及椎间隙的毗邻关系,为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2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腰椎CT脊髓造影检查,图像导入Mimics 17.0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测量L4/5和L5S1节段相关参数:上位腰椎椎板下缘与下关节突基底部内侧缘交点(A点)分别至硬脊膜外侧缘(a1)、神经根起点上缘(a2)、上位腰椎下终板(a3)、下位腰(或骶)椎上终板的距离(a4);下位腰(或骶)椎椎板上缘与上关节突基底部内侧缘交点(B点)分别至硬脊膜外侧缘(b1)、神经根起点上缘(b2)、上位腰椎下终板(b3)、下位腰(或骶)椎上终板的距离(b4);上位腰椎下关节突内侧缘与下位腰(或骶)椎上关节突内侧缘交点(C点)分别至硬脊膜外侧缘(c1)、神经根起点上缘(c2)、上位腰椎下终板(c3)、下位腰(或骶)椎上终板的距离(c4);上位腰椎棘突侧方与椎板下缘交点(D点)至硬脊膜外侧缘的距离(d1);神经根起点上缘分别至上位腰椎下终板(n1)、下位腰(或骶)椎上终板的距离(n2).观察A、B、C三点围成的三角形区域(C区)与神经根、椎间隙的位置关系.29例患者均行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管减压术,采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估疗效.分析参数并临床验证其可靠性.结果 与结论:①同节段患侧与健侧各结构位置关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L4/5和L5S1不同节段A、B、C各点与硬脊膜外侧缘、椎间隙距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5、S1神经根起点上缘与相应节段椎间隙距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L4/5、L5S1节段,A点投影绝大多数分别在L5上、下终板附近;AB连线投影均分别在硬脊膜外侧缘附近、硬脊膜外侧缘以外;③椎间隙水平在L4/5节段绝大多数在C区以上,A点之上;L5S1节段均在C区内,A点之下,C点水平绝大多数对应椎间隙;④神经根起点上缘L5绝大多数投影在L4/5椎间隙水平,S1均投影在L5S1椎间隙以上;⑤观测结果与术中所见相符合;⑥提示获取数据可指导单侧双通道内镜术中定位,单侧双通道内镜镜下显露恒定的各骨性标志点,在L4/5节段,A点以上即为椎间隙,探查并取出突出的椎间盘,在椎间隙水平找到L5神经根起点,沿神经走行对神经根管减压;在L5S1节段,C点位于椎间隙水平,自该水平探查椎间盘,自A点稍上开窗找到S1神经根起点并向外下对神经减压;通过各标志点定位椎间隙、神经根位置,并明确开窗减压范围,使修复过程更安全、精准、有效、高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对肺部感染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基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排痰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PaO2、PaCO2、SaO2、RR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CPIS、SAS、SDS、SGRQ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目的 探讨经内镜黏膜下肿瘤隧道切除术(STE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内窥镜科自2016年7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52例接受内镜治疗贲门周围黏膜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STER组(n=18)与ESD组(n=3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 STER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多于E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ESD组患者长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55%(1/18)
背景:股骨干骨折目前的主流治疗策略是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以及近年来逐渐流行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然而对比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相对较少.目的:应用有限元技术模拟股骨中段骨折,分析锁定钢板、桥接组合式内固定、髓内钉系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采集1例来源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符合文章纳入排除标准的健康志愿者的左股骨CT资料,通过Mimics及Geomagic软件逆向构建股骨中段骨折伴缺损的数字模型,根据内固定原则,在将骨折模型导入Pro/E软件中后分别与合适尺寸的
背景:对于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往往是首选手术方式.但是传统内固定治疗存在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风险,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置入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2021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接受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手术的24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每组12例.试验组在术前设计制作3D打印导板,辅助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开展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