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群众对换届的“忧”与“盼”

来源 :新长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是村(社区)“两委”的换届之年,选出百姓心中的“父母官”“自家人”,是换届的真正意义,更是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
  忧“旁门左道”之不公,盼情为民所系的好官。“政治品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不容置疑。选举出如焦裕禄般的好官乃民心所向,好官的毕生精力皆在一心为民,能让干部群众一条心一盘棋一股劲。越是紧要关头,越不能让违反换届纪律的领导干部“带病提名”,挑战换屆公平的底线。
  忧“鱼目混珠”之不严,盼权为民所用的清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些政治上的两面人,装得很正,藏得很深,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权力面前存在诸多诱惑,干部需要面对时间和物质的考验,“小恶不止,必成大患”。党员干部就是要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也能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用权于民的清官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忧“尸位素餐”之不为,盼利为民所谋的实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作风扎实、严肃落实、内心踏实的干部大有可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干部深得民心。能做好群众工作的干部,才是合格的基层干部。
  (作者单位:蛟河市委组织部)
  本栏责任编辑/隋幸真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坚持“四讲四有”要求,更要严守政治标准,方能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表率、有作为。  讲政治,有信念,坚守政治忠诚。讲政治,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听党话、跟党走,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有信念,就是要始终坚定理想,不动摇、不偏离。要真正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了全面动员部署、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百年大党,历史厚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过去的一百年,是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新发展阶段,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大战略,也是青春建功大舞台。共青团需要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助力乡村振兴
在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即“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并指出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寻的深刻凝结。始于20世纪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