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yemai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教育是我国提倡的一种教育形式,而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教育理念,在多个学科都有涉及。对于大学语文教育而言,国学中的很多教育内容都值得语文教学借鉴和研究。本文主要对国学教育在大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国学教育;大学语文;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大学教育体系逐步得到了完善,衍生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方法,整体的教育实践形式也有了改观,相应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本质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也不断探索着全新的发展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去探讨语文教学的深层次内涵。国学教育作为我国现阶段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其中囊括了相当多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能够被当代教育所借鉴和运用,国学本身也是文学的一种升华,因而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可与大学语文教育内容联系一起。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学语文也可以从国学的角度思考,将国学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一、理论渗透,以国学展开语文教育
  “天之鉴,德育为先。道之明,清苦为先。”在大学语文的传统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能力培育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上,但是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是十分有限的,仅仅能够帮助学生浅显地學到一部分知识内容,而没有合理的思路去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拓展。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应当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在改革的方向上,需要融合德育思想、学生成长引导等思路。在国学教育中,存在着相当多的文化观念,而这些内容虽然出现的时间与当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并不代表其不具备较高的适用性,相反,它们的适用性反而十分强烈,与当前社会的教育文化思想不谋而合。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不妨将一些国学思想合理地渗透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来,首先提出一部分国学教育文化思想,然后引导学生对这部分思想进行实际的思考和分析,并得出最终的结论。如认知学常,师以为鉴。讲求学生在学习的日常生活中,老师是最好的学习者,通过老师可以得到想要的知识和方法。教师可以与学生对这类文化思想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然后以语文的观点对它们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它们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所在,并对学生的内心进行直接的冲击和渲染,使得整体的教学效率迅速提高。
  二、方法培育,实时贯穿国学教育思路
  在国学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所应当关注的内容,教师需要密切注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需要进行迅速调整,改变基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实时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学习思路。可以看出,在国学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关注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才能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培育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呢?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但并不是学生成长的主导者,真正的学习过程依旧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实时关注,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思想和问题,并加以科学的指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语文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理论教育,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大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当中,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如国学教育中的办法:“生之拙,须缓以待,成则利也。”学生的学习十分缓慢,教师需要保持耐心,对学生加以实时的教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语文探索,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合理有效。
  最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有着一定的了解,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多方面的想法,并且认为自己的学习思路有着一定的优势。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谈,可以得出当前教学方法引导的改善方向,并且能够实时提高对学生的针对性,效率也会十分提高。
  三、德育渗透,探索国学思想当中的德育气息
  在国学教育中,包含着相当多的德育文化气息,但是很多德育教育都对自身的思想存在着错误的认知,甚至认为仅仅通过理论的传达便可以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在大学语文素养培育的过程中,德育思想也属于关键性的内容之一,教师需要将国学教育中的德育思想实时地渗透到语文课堂中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国学思想文化,提高自身的语文认知。另一方面有助于国学德育思想在学生思想中的渗透,相应的教育也会更加合理有效。
  在进行国学教育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层次地认识到,学生是整个国学教育思想关注的主体,因而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思考,逐步调整基础的教学手段,使得实际的教育效率得到全面性的提升。同时,德以育也,德育思想的塑造并不能够仅仅固定在理论教学思路上,教师需要一定的引导教育,如将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话题,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与德育教育思想进行实时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结语
  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必然需要对教育方式进行优化和拓 展,并且需要有一定的思想作为基础的教育核心。而国学教育思想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持续的教学优化,将国学思想实时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进而实现全新的教学模式,优化整体的大学语文教学形式,深层次地改善教育思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1]靳健.当代语文课程与国学教育实践活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3).
  [3]刘桂萍.论大学国学教育传承诸子思想的现代价值[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8).
  [4]孙颖.谈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J].现代教育,2011(Z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一、设备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原料场使用的QLH800.36混匀取料机于2005年投入运行,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混匀取料机斗轮支承装置等主要部件一直存在斗轮机
案例教学在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方法将高校法律基础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提高了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两年间去了安徽宣城多次,参与一个大型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却没有对当地历史人文留下太多印象。因为业主基于市场的判断,要打造"泛地中海风情",无需对接宣城文化。加之来去匆
摘要:艺术的源头我们无法追溯,但艺术的表现方法却是种多样的,尤其是现当代艺术。通过对杜尚作品的简析,阐释了现当代艺术打破传统艺术创作的理念,由于工业革命影响,我们传统的艺术充满了挑战,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又应如何应变?  关键词:现当代艺术;杜尚;工业革命  艺术已经好几千年了,无论是东方文明、西方文明,没有比艺术年龄更久的了,可以久到人类还在地上爬的时候,就已经有艺术了,但问题是当时艺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