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与学”双模式 创造“绩与效”两成果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6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是较为复杂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要求与时俱进。我们常说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要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想指导英语教学,这样才能实现绩效双成果。
  关键词:教育改革;基础教育;互动教学
  长期以来,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创新进行着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怎样打破现实教学中的瓶颈?怎样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课堂积极性?这些突出问题是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使教学工作得到大的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
  成绩真的等于效果吗?A是我的学生,有不错的课堂表现和分数,是我常夸的对象,但一次偶然的家访颠覆了我长期的观点。一次考试后,A的成绩有所退步。我去了A的家里,想找找原因,和A的父母交谈完才知道,我长期严格的课堂管理,使A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开始应付学习。进一步询问最近一段时间讲述的知识,A基本没有掌握,看似完美的表面,背后竟是大的危机。第二天,我没有立即讲课,而是向学生了解了关于课堂的情况,问题普遍存在。成绩不等于效果,真正的效果是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接受课堂内容,而成绩只是一个方面。于是,我构思了“幸福指数”教学方法,如下:
  积极引用现代设备,使用多媒体教学,让“死”的课堂“活”起来。通过英语动画片,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通过简短的英语对话学习英语。观看完之后,鼓励学生参与到模仿中。转变提问方式和提问范围,不再只提问一部分学生,而是扩大到整体学生,方式由被动提问改为自主、主动发言;让学生学习英语歌曲,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也改善了学生的口语;让学生每周抄写自己喜爱的英文文章,完全依据自己的爱好去抄写。
  时间在继续,我的学生也渐渐地与其他班级的学生拉开了距离,他们学习更加主动和积极。随后我总结出一些道理:现象和结果往往有很大出入。于是,我总结提炼,不断地升华教学。
  我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再与噩梦为伴,而是与快乐同行。他们的每次进步,也都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要想达到教学目的,教师首先要坚持理念创新,要由以往的强迫学生学习向鼓励引导其学习转变。教学理念的转变将引发学习理念的转变,而这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坚持和转变这一理念,需要基层教育工作者改变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教不严,师之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粗暴的方式,而要以温和的态度开展教学工作。同时,在教学工作中,不能仅拿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根本。因此,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要让他们接受英语学习,从内心爱上学习。
  通过“幸福指数”的改革和实验,我的课堂实现了四个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思维开放,互动开放。而四个开放也反过来促进课堂的进步和发展,学生不再是“课上迷糊糊,课下脑空空,考试胆怯怯”,而是“上朝气蓬勃,课下生龙活虎,考试胸有成竹”。学生有兴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教学与学习怎样才能相长?其实一开始,我有点盲目自信,自认为是科班出身,拥有牢固的知识体系和英语思维,对付初中的英语教学自然不在话下。然而,若不是一次尴尬,我可能一直错下去。
  刚教英语课时,我总认为教材唯一,不按教材讲就违背了教育方针。有一次,我感觉答案是错误的,但是由于太相信教材,就按照错误的答案来讲授。我的学生毫不保留地提出了他们的疑问,一时间,我的优越感消失了。不过,这件事情也使我发现了好的一面,毕竟学生能够揭露错误,这是难能可贵的。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时代,如果仅仅满足于现状而不积极进取的话,那只能被时代淘汰,无法适应现代教学工作。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创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看问题。如何教学相长,是核心问题,教学和学习结合,才能促进教与学共同进步。
  要改变传统课堂“我独大”的思想,不应是一枝独放,而应是百家齐鸣,让学生由以前单一的接受者转变为互动者,主宰课堂,而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规划者。教师做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创新和质疑精神,抓住课堂的灵魂和真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经常思考和总结,适应英语教学工作。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教师还要经常和其他教师讨论交流,向优秀教师学习好的经验,敢于向经典和真理挑战,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知识储备。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将自己放在学习者的角度,而不再是单纯的教授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基础教育创新日益重要。只有改革“教与学”的模式,不断创新,用最新的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工作,才能使教学有成果,学生有收获。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J].教育科学研究,2004,(05).
  [2]邱元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日本文学选读”是自学考试日语本科段的一门全省统考课,考试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教材选编了随笔、小说、评论、俳句、和歌、物语等30篇文章。既有现代文学又有古典文学,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对于日语零起点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很难学的统考课程。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必须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考试通过率。  关键词:日本文学;统考课;通过率  一、
设计了3种具有不同界面相互作用的PP/POE/BaSO4三元复合体系,SEM观察证明三元复合体系中形成了两种形态结构,即完全分离结构与核壳包覆结构。采用拉伸屈服强度定量表征了界面相互
2014年底以来,河北省冀州市部分乡镇夜间发生多起农户家中羊被盗窃案件,上百只羊失踪。2015年1月,这一系列偷羊案件被河北警方侦破,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而创设的生活情境,有时候因为呈现方式单一,不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选取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教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再加上英语水平差异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并且,高一又是从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很容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渡呢?高一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
介绍了基于可编程复杂逻辑器件(CPLD)技术的耐压测试仪的设计方案。该测试系统用于对电磁线绕制的产品进行绝缘耐压测试,测试波形数据通过CPLD和高速A/D转换器件进行采集转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在学生应用意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与其生活经验脱节;教师缺少全纳教育理念,应用意识的培养只是少数有兴趣的优生的专利。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将数学的生活实用性与教学紧密结合。只有建立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学生才会产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  一、“全纳教育”的概念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综合性学习课的设置,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内容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  相关调查表明:农村初中学校语文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视不到10%,新课程所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几乎成了一种摆设。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师生的回答几乎都是:没条件。其实,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相比,虽然有其难于克服的弱势,如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学生见识相对狭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信息
以SnCl4·5H2O和SbC13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的方法在凹凸棒土表面包覆了二氧化锡掺杂锑形成的导电层。运用XRD和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解pH、水解温度、氧化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