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完美体现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内涵的载体,传承了思想和道德伦理体系中的精华,对于小学生而言,国学并不是简单的古文功底培养,还应完成思想道德建设和经典传承的使命任务,在小学阅读教学当中融入国学经典,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内容,本文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如何使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机融合并得到完美体现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金典国学;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完美体现
  一、 引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集各种人生智慧于一身,是每一位国人都应当了解的国粹。语文的本质就是传递语言、文字、文学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小学语文教学会对这些学生的世界观念和人生观念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学是一个大概念,其中的内容量非常丰富,“国学热”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了国民的民族观念的复苏和觉醒,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融合国学内容的时候应当进行慎重的选择,切勿头脑发热的盲目跟风,认识到语文与国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实现国学的传承与阅读之间的有机融合,让传统文化和金典国粹能够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得到完美的体现。
  二、 国学的传承
  如今很多小学中开始陆续进行国学进课堂的实践实验,而“国学热”是否能真正让国学得到正确的传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安排学生学习国学内容、安排哪些内容这些都关系到学生能否通过国学增长知识,国学能否得以长久的流传。笔者认为,诵读的形式固然保存了国学原有的传承模式,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会读、会背并不等于理解,得不到深度挖掘的经典,以皮毛的形式传递下去,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意义并不大。所以语文教师应当在语读教学中引入国学,让一些经典文化能够通过典籍阅读的模式,扎根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着力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三观积极正直的学生。教师应当适度安排阅读时间、合理选择阅读内容、准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不以结果为导向,不以成绩为目的,通过阅读经典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国学能够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正确认识和理性传承。
  三、 国学与小学阅读的融合
  在引入国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国学阅读材料,并著重审视材料的价值和观念,综合考量后,选择简单易懂的、能够对小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阅读材料。
  (一) 适量、适度的阅读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浪,一些学校组织小学生进行诵读甚至全本背诵经书,颇有些急功近利的意味,这种没有耐心的灌输式诵读,无法让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甚至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让国学失去了原有的面目,所以国学阅读应当适量、适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应当选择浅显易懂的小诗文、篇幅短小的古文和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高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可以根据情况为其选择类似《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这样的作品。
  (二) 科学合理的阅读时间设计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教师逐渐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将教学的主要目标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向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转型。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中,国学可以按照最初的诵读形式进行传承,教师应当对阅读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比如在语文课开始前和快要结束时进行经典诵读的穿插,让学生进行适当换脑,将经典诵读变成一种休息和放松的模式,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或者采用晨读的形式坚持每天阅读几分钟,逐渐形成书卷气息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 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也是学生下意识会进行模仿的对象,所以,一个自己都不懂国学的人是没有办法教出懂国学的学生的。教师应当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思考、一起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反复熟悉经典内容,培养自身的阅读习惯,为学生做好表率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反思,用国学经典来约束和激励自己,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四) 重视课题的带动性和实效性
  为了让国学阅读发挥其应有的带动性和时效性,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范围和教学的整体进度目标,有计划、有层次地设计阅读内容和教学方式,随时收集并整理教学内容,逐渐形成能够持续使用的课程范本,应尝试不同种类的阅读教学方式,引进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让教学手段能够更为有效的被学生认可和接受,从而充分发挥课题的功能性作用。
  (五) 适时合理的引导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不应设定固定答案或一味灌输,让学生在经过充分的理解和想象之后先具备自己的看法,然后充当引路者的角色,为学生指点迷津,一些国学内容的难度较大,不容易直接看出文意,教师应当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予以适时而合理的引导,教师应当像正常授课一样将文章进行拆分详解,让学生准确的把握文意,如《春望》中杜甫借景抒情,通过“花溅泪”“鸟惊心”等场景形容战后的百姓疾苦,体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应让学生先自己体会其中的感情,然后教师再进行提点。
  四、 结束语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时刻谨记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从实际出发,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经典阅读,让国学融入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并逐渐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过程应当持之以恒,对学生充满耐心让国学能够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念,让国学在小学语文阅读得以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1]赵明武.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下),2017(3).
  [2]杜娟,杨斌.教育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实践教学探析[J].中华少年,2017(27).
  [3]王晓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4]喻志杰.对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基础教育研究,2009(14).
  [5]何成银.小学国学教育区域化推进研究[J].教育研究,2010(1).
  作者简介:
  罗前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德溪乡中心校。
其他文献
保障措施是WTO成员方在特定条件下撤销或停止履行其加入WTO时的承诺,以保护其国内工业而采取的措施.它是针对成员方的正常贸易措施而采取的,因此,WTO对其规定了比反倾销和反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水资源计算管理软件和GIS MFC函数库,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的基础平台Water WM.该平台以实时水文水质监测数据为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推动下,我们要积极树立对教育的正确认识,摆脱应试教育思想带来的功利心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开展有意义的教学。课后作业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改变传统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单一形式,设计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帮助的课后作业形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也
摘 要: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展开的,尤其是历史人物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历史人物鲜活起来,学生才能走进历史人物内心,体验历史人物的真情实感,真正领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有效展开历史人物教学,活化历史人物,特别是结合史料,呈现历史人物经典图片、历史故事、人物言论等,使学生直观、生动、形象的感知历史人物,增强课堂的熏陶价值,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动,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小学数学知识的来源就是现实生活,学生所学习和研究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想优化教学质量,就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创建  数学是小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的教育得到了相对广泛的运用,很多小学生非常害怕学习数学,但是对于多媒体教学来说,其不仅能够加大对教学的直观性,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变得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并具体给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影响  一、 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生活情境  数学学习
建立以先进文化为标志的新文化,是我们党的神圣使命.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为建立以先进文化为标志的新文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出现了不同的新文化,主要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