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几种图表的判读方法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图表是地理高考命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考查考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针对不同类型的图表,同学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判断和解析。
  
  一、经纬网图
  
  1.图形特点:由抽象的经纬线构成,在不同的视角下,经纬线有不同的表现。
  2.识读要点:
  (1)通过审题,确定是何种视图(北极俯视、南极俯视、赤道俯视以及其他角度俯视)。
  (2)确定视图类型后,识别经纬线。
  (3)通过题干所给的条件,计算或推算出图中经纬线的数值。
  (4)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回答所提的各种问题,有些情况需要对图像进行变换,如转换为同时刻的北极俯视图,以便于回答问题。
  3.例图判读:
  
  判读方法:原图为日照图的局部,需先进行图像转换,即把试题所给图像还原到更为完整、更容易理解的日照图(如右图所示),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如第(2)题通过对右图的分析可知,Q点有可能位于赤道上,也有可能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但并不是一定会出现极夜现象。
  参考答案:(1)B(2)D(3)D
  
  二、区域地理图及假想区域地理图
  
  1.图形特点:由中国或世界全部范围或局部区域构成,当取局部区域时,如果仅抽象出其中的某一特征值的分布图(如等高线、等降水线等),则要求对区域轮廓及经纬位置有较深刻的认识。
  2.识读要点:
  (1)调动脑海中存储的区域图像,通过比对,先确定可能是哪一个地区的地图。可以对轮廓形状进行直觉推测,也可以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定,或利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形、河流、地名、资源等)辅助判断。
  (2)结合试题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确定地理区域(事实上试题本身对审图也有一定的提示)。
  (3)根据所掌握的区域地理知识,回答提问的各种问题(国家或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地形区名称、河流、海峡、运河、矿产资源、气候特征、农业发展条件、主要农业区和主要农作物、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区及重要城市及其他问题)。
  (4)假想的区域地理图,多涉及地形与气候、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交通和资源条件与工业区位选择等,在判读时应尽可能联系与假想地区条件相似的实际地区的情况。
  3.例图判读:
  读右图,完成(1)~(4)题。
  
  3.例图判读:
  右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
  A.Pa>Pb>PC
  B.PabC   C.Pb>PC>Pa
  D.PbCa
  (2)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3)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太阳耀斑爆发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于6点升起
  D.太阳直射北半球
  判读方法: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判读的方法,很容易解出第(1)题。第(2)、(3)题与季节相关,在等值线图上,要注意气温数值、气压数值、降雨量数值对季节的指示作用,当陆地上高压中心气压值大于1035hPa时,应理解为冬季。
  参考答案:(1)A(2)C(3)B
  
  四、统计图
  
  (一)坐标轴图
  1.图形特点:
  (1)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轴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事物。
  (2)表示地理事物相对或绝对的数量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通常由等值线图转变而来。
  (3)反映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因果关系,如海拔与气温。
  2.识读要点:
  (1)读清坐标轴上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尺度。
  (2)关注图形的总体变化趋势,归纳总体特征。
  (3)读准图形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横轴和纵轴上的对应数据及其含义。
  (4)分析各轴所代表的几个地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5)能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分析,推测上述各种特征蕴涵的成因与可能的结果。
  3.例图判读:
  
  右下图展示了1992年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当时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构成的突出特点。
  (2)根据图并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及环境特点,可以推测,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村的生活能源以 ______为主,东南丘陵农村的生活能源以 ______为主。
  (3)指出这种能源构成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
  判读方法:第(1)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即所谓的图文转换能力。第(3)题难度较大,要求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解题时要回归教材,分析破坏植被与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影响,对于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措施的回答,应注意与产生该问题的原因的对应。
  参考答案:(1)以生物能(秸秆、薪柴)为主要生活能源,共占71.5%。
  (2)秸秆 薪柴
  (3)引发的环境问题:第一,砍伐植被(森林),破坏生态结构,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第二,秸秆不能还田,减少耕地有机肥的供应,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第一,(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类型的能源;第二,(大力)建设薪炭林;第三,提高能源利用率。
  
  五、因果联系图
  
  1.图形特点: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很强,逻辑推理性也很强,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用箭头指出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联系。
  2.识读要点:
  (1)通过审题,先确定是哪几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关联。
  (2)根据所掌握的地理事象间的关联及日常的生活经验,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通常下列地理事象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植被与水土保持等环境功能、大气层结构改变与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特征与气象灾害、人类活动与农业生态环境、海陆或纬度位置与气温、气温与气压和降水、人口增加与贫困、湖泊或人工水库与河流径流变化、地形与农业类型、流量流速与水能等。
  3.例图判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城间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粮食生产重心开始北移,东北地区成为粮食产量增长的重点区域,我国东北地区粮食产量的增长,与播种面积扩大等多种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2)①要适度开发我国东北地区的宜农荒地;②要利益兼顾,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统筹考虑;③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④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其他文献
金融监理改革应以创造经济成长的制度为目标。文章对发达国家应对全球金融海啸实行的各种金融改革计划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金融监理新趋势将从顺景气循环转为缓和
探讨企业的道德责任必须从企业的社会责任说起。学术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斑块剪切波传播速度(SWV)的测定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软斑块患者105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及稳定型冠心病(sCAD)组。行颈
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Stephan D.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语言学习者只能通过一种有效方式习得语言,那就是接触可理解的输入.本文通过对其假说的介绍和分析,探讨了输入假说对空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灵芝多糖对Hep-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Hep-2细胞随着灵芝多糖浓度的增加,OD值逐
最近,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