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瑞芬太尼麻醉后切口痛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瑞芬太尼麻醉后切口痛大鼠行为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术前6d鞘内置管,随机分为5组(n=12):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切口痛I +NS组(切口并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切口痛I+BR组(切口并鞘内注射BDNF抗体),瑞芬太尼I+R+NS组(应用瑞芬太尼、切口并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瑞芬太尼I+R+BR组(应用瑞芬太尼、切口并鞘内注射BDNF抗体).按照Brennan法行切口模型手术,生理盐水、瑞芬太尼和BDNF抗体均在术中给予.分别于术前24 h(基础值),术后24、48h测定机械痛阈.结果 与术前24h比较,C组术后机械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组、I+BR组、I+R+NS组及I+R+BR组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及48 h机械痛阈,与C组比较,I +NS组、I+BR组、I+R+NS和I+R+BR组机械痛降低(P<0.05);与I+NS组比较,I+BR组机械痛阈升高,I+R+NS组和I+R+BR组机械痛阈降低(P<0.05);与I+BR组比较,I+R+NS组和I+R+BR组机械痛阈降低(P<0.05);与I+R+NS组比较,I+R+BR组机械痛阈升高(P<0.05).结论 瑞芬太尼可能通过上调切口痛大鼠中枢神经系统BDNF表达而诱导痛觉过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对胶质瘤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U87胶质瘤细胞体外培养,建立小鼠的皮下和颅内胶质瘤动物模型,予以尼妥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或联合两种抗体治疗,同时予以放疗,取各组实验肿瘤标本,计算相对肿瘤体积,比较治疗前后卫星肿瘤频率变化以及细胞增殖,比较各组以上结果的差异.结果 尼妥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可增强体内U87MG肿瘤放疗敏感性,h-R3tRT和C25
目的 观察胰岛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的复方温敏凝胶剂对大鼠皮肤溃疡的促愈合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机械法在Wistar大鼠背部制备直径约1.8 cm的皮肤溃疡模型共30个,随机将溃疡分为复方温敏凝胶剂治疗组(A组)、复方溶液治疗组(B组)、空白温敏凝胶剂对照组(C组).以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溃疡面积愈合百分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治疗3d后,A、B、C3组创
目的 筛选和鉴定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分别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I期NSCLC患者、7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I期NSCLC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离、筛选和鉴定。结果每一标本的3张2-DE图谱平均蛋白质点数约(323±11)个。共挖取51个差异蛋白质点,
期刊
目的 探讨肝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融合得到融合细胞的分离方法和功能.方法 体外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肝细胞.通过聚乙二醇(PEG)化学融合方法融合两种细胞,流式细胞仪无菌分选,再进一步体外培养观察融合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检测融合细胞白蛋白及代谢、合成功能.结果 融合细胞获得后可以继续生长传代,形态失去MSC梭形漩涡状生长特点.融合细胞合成白蛋白功能存在,但较肝细胞弱;融合细胞具有
目的 观察miR-518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乳腺癌及正常组织中miR-518b的表达量,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异常表达与各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了解其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周期、凋亡,Transwell 实验观察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
目的 筛选和鉴定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方法 分别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Ⅰ期NSCLC患者、7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Ⅰ期NSCLC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离、筛选和鉴定.结果 每一标本的3张2-DE图谱半均蛋白质点数约(323±11)个.共挖取51个差异蛋白质
目的 探讨人结肠癌细胞中Lin28b基因表达及其与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构建干扰Lin28b的shRNA质粒(sh-Lin28b),并转染至结肠癌细胞(Cac02、SW480和HCT116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结肠癌细胞中Lin28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sh-Lin28b和奥沙利铂化疗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C是Li等[1]新近发现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DGF家族成员.研究结果表明其不仅具有与VEGF相似的作用,还具有多重独特的表达形式和生物学效应.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大鼠PDGF-C基因开放阅读框,从而构建增强型绿色荧蛋白(pIRES2-EGFP-PDGF-C)真核表达载体。
期刊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环瓜氨酸肽(CCP)抗体、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的意义.方法 54名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RA诊断标准的患者为实验组,20名正常体检健康人员做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血清CCP抗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RA组患者均行双手和双足X线检查评价骨关节侵蚀情况.结果 R
目的 观察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在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Sham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和Caspase-3抑制剂组(CI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AKI小鼠模型.CI组术后30 min立即给予4μg/g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