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油八问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f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为什么要吃油?
  
  答:食用油脂在有机化学分类中被归入“酯类”,是一分子甘油(丙三醇)同三个脂肪酸分子结合的产物。它是人们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是为人体提供热量的最重要物质之一。人们食用油脂,除了因其能供给热量,还为了摄取其中所含的脂肪酸,它们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后一类中的亚麻酸、亚油酸以及花生四烯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人类只能从油脂中摄取,而不能通过其他物质在体内合成,缺少了它们,会就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二、每天吃多少油才合适?
  
  答:营养学家认为,一个人每天油脂摄入量每公斤体重应维持在1~2克。比如1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油脂60~120克。少了营养不够,多了容易肥胖,并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三、吃什么油好?
  
  答:从物理性状上看,常温(15℃~20℃)下呈液态的脂肪称作“油”,呈固态的称为“脂”。从食用油来源上,又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
  植物油多数是液态的,少数也有固态(如棕榈油、椰子油等),而动物油则反之,多数为固态,少数为液态。前面提到的必需脂肪酸绝大多数存在于植物油中,所以说食用植物油是最好的,因为动物油吃多了,会造成血液胆固醇含量过高,易诱发心血管病。人们最常选购的花生油、大豆油、油菜籽油、红花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芝麻油、玉米油乃至亚麻籽油等等,只要品质有保证。都是理想的食用油。
  
  四、为什么说橄榄油和油茶籽油营养好?
  
  答:橄榄油取自橄榄树的果实,主产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果实,是我国江西、湖南、广西等省的主产植物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脂肪酸中油酸的含量特别高,可以达到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而油酸有一个重要功能,它具有选择性地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保留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目前人们追求的健康理念出发,它们受到青睐就十分自然了。
  
  五、如何选购食用油?
  
  答:选购食用油脂要掌握以下几点要领。
  一要看颜色。色拉油浅颜色的要好一些,但太浅以至发白也不好。
  二要看透明度。要选择澄清、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三要嗅无异味。取一两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用鼻子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能食用。
  
  六、如何掌握炒菜油温?
  
  答:炒菜用油的火候,对莱的色香味有很大影响,它还会影响到营养和健康。
  炒菜的温度以195℃左右为最佳。那么,如何判断油温呢?应将锅烧热后再加油,当油面出现翻滚状态时,即油面呈波纹状时,油温大约在190℃~195℃之间,此时就可以下作料了。
  
  七、食用油出现哈喇味后,为什么不能食用?
  
  答:食用油如果存放时间过长,或者存放时不注意避开日光照射,存放时期室温过高,或者将油瓶开启存放等,就容易出现氧化酸败,出现哈喇味。氧化酸败了的食用油中过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将大量增加,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应该停止食用。
  
  八、食用油在低温下出现冻结现象后还能食用吗?
  
  答:油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形成的甘三酯。甘三酯在低温下会产生晶体,液态油转为固体脂,通俗的说法叫结冻。此种结冻在温度回升或加热后,可以慢慢转为液态。这种现象是油脂的一种特性,对油脂的化学特性没有影响。所以,有些食用油在低温下出现结冻现象,是正常的物理变化,与原料有关,与品质无关,消费者可放心食用。
其他文献
郭沫若先生1958年视察河北张家口时。写过一诗:“口蘑之名满天下,不知缘何叫‘口蘑’?原来产在张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诗人不仅高度赞扬了口蘑,而且道出了口蘑这名字的来历。  其实,口蘑的分布并不限在张家口,它的生长地域,以广阔的大草原为主,可由东北草原,循内蒙古向西到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山西、宁夏和甘肃的许多地方也有出产,而以张家口产的名播遐迩。明代天启、崇祯年问,张家口就有数十家加工口蘑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