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新世纪的教育离不开网络。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在新世纪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发挥重要作用。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管理、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各项管理的物质基础;是建立远程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为此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以适应未来创新教育的发展要求。
校园网的功能和作用
在校园网的建设中,首先要解决校园网的功能定位问题。各校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校园网。一般来说,校园网的基本功能主要有:校内计算机开发应用资源共享,如打印机、扫描仪、视频采集卡等;校内信息资源共享,如校务、教育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等;校内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学生学籍师生档案管理自动化、方便化;校内图书资料的查询、检索;校园网与因特网的互连,充分利用因特网上大量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在校园网和Internet上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校园网和Internet上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发展基于网络的教育应用,实现教学相长。
为了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校园网资源,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集成,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更好的实现校园网的功能,为此有必要在建设校园网前对其进行严格规划、精心设计。
校园网规划基本原理
1.可行性研究
这里的可行性研究既包括技术的可行性又包括经费预算的可行性。在技术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学校本身特点的校园网的网络拓扑技术。所选网络技术本身能否得到技术和基础条件的保证,要考虑到整个网络的传输通道、用户接口、所采用的服务器和整个网络管理能力。在经费预算可行性分析时,要考虑建设校园网的软硬件设备的投资、安装投资、培训人员以及运行和维护费用等。
2.需求分析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以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校园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应用。学校建设校园网的应用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学校建设校园网的目标已从最初的建成网络转变到建成安全可靠的网络,既而建成高速、易管理的网络,再到建成智能化、高速的、满足各种教育教学应用的网络。
3.方案设计
由规划人员根据前两项的调查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总设计思想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产品、开发方法。进行方案设计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实用性原则校园网设计时应能满足学校目前对网络应用的各种要求,充分实现学校内部管理、教学和科研的网络化、信息化要求,使网络的整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安全性原则设置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数据传输中各个环节的安全,能抵挡来自校园网内部和外部的攻击;采用的安全措施有效、可靠,能在多层次上以多种方式实现安全控制。
可靠性原则保证校园网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运行,提高容错能力,支持故障检测和恢复、可管理性强。
经济性原则在充分满足学校的需求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经济承受力,根据性能价格比原则,尽量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实际应用。
先进性原则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既要考虑能满足当前学校对网络的应用需求,又要考虑将来需扩展的时候,能方便地扩展。设计的配置应可以灵活变通,以便适应学校日后的其他需求。
总之校园网设计应遵循: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开放性和标准化、安全性和可靠性、可扩展性相协调,校园网建设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等原则。
4.设备选型
建设校园网所需设备很多,主要有光缆、连接器、中继器、网桥、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选择设备时应选用主流产品,以保证技术发展的可维持性,以备日后升级换代、技术更新。
5.投资预算
预算中除包括网络硬件设备外,还应包括网络工程施工、软件购置、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费用以及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费用。
方案解析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是软硬件综合的结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技术方案设计和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1.技术方案设计
主要有2个方面内容:结构化布线和网络技术选型。结构化布线是指层次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地布置网络线路。校园网络系统基本上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的等。通常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校园骨干网,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和传输都依赖于主干网速度,它将直接影响各子网性能。通过网络中心可方便地实现对整个校园网内的共享资源进行统一协调以及实现对互连网的安全访问控制等诸方面的工作。
教学子网的设计校园网建设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如交互式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教师培训等。根据教学子网对速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可以选用智能型10/100 Mbps自适应以太网。
办公子网的设计办公子网主要面向学校的各级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能够实现对网络数据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同时应能满足支持视频传送的要求,由于它对网络要求教高,可以建成10/100 Mbps的子网。
图书馆子网的设计图书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过图书馆子网可方便地对图书进行查询和管理,以及对图书资料进行索引查询,既节省时间,又方便准确。
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的设计宿舍子网即在学生宿舍内部连网,用以直接浏览学校发布的信息及查询一些电子文挡资料;后勤子网覆盖范围较大,主要用途有食堂IC卡计费系统等。
2.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和外部信息资源建设2大方面。
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包括校园办公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子图书馆和阅览室、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内部通信系统、视频点播等。
外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应包括以下功能:Internet功能、远程访问功能、电子邮件功能、以多媒体方式介绍学校功能、讨论和交流功能、信息发布功能。
组网方案
校园网一般以10/100Mbps局域网为网络主干,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网络操作系统可采用Windows NT、工作站操作系统可采用Windows 98/2000。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计算机开发应用资源的共享。在校园网中采用星型结构的以太网,主要是因为该结构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一定的可扩性,有利于网络的升级。网络操作系统和工作站的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和Windows 98/2000体系,主要是为了降低维护费用,并且与主流操作系统保持一致,便于用户使用。
服务器和工作站计算机上安装TCP/IP协议和网络浏览器软件,在部分工作站上安装Web服务器软件,在一台工作站上安装Mail服务器软件,建立基于Web技术的校园Intranet。
校内Web站点采用分类、分散管理的方法。根据Web站点功能不同。在各Web站点上采用相适应的Web服务器软件。这样做的好处,一则可以降低管理费用;二则可以使各Web站点内容及时更新、方便管理。
校园网与因特网的互连,可采用共享一条线路、一个Internet账号上网的方式。即在校园网上安装代理服务器或IP共享网关,通过ISDN或Modem拨号方式,可以实现多人同时访问Internet。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可以方便师生检索Internet上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扩大知识面,提高校园网利用率。
Internet上申请虚拟主机,使用FTP上传文件,建立学校的宣传站点和学生课业辅导站点。在Internet上通过学校网站,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成绩,并在Internet上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此来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在今天的校园网络中,比较多见的是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技术,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基于TCP/IP的网络协议。另一种新型校园网建网技术是虚拟网络技术,所谓虚拟网络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把位于同一桥接网络上的不同主机及网络设备逻辑的分割成不同的组,组与组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就避免了不同组间的干扰,也保证了同一组之间数据的安全。虚拟网络主要采用
校园网的功能和作用
在校园网的建设中,首先要解决校园网的功能定位问题。各校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校园网。一般来说,校园网的基本功能主要有:校内计算机开发应用资源共享,如打印机、扫描仪、视频采集卡等;校内信息资源共享,如校务、教育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等;校内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学生学籍师生档案管理自动化、方便化;校内图书资料的查询、检索;校园网与因特网的互连,充分利用因特网上大量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促进教学改革;在校园网和Internet上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校园网和Internet上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发展基于网络的教育应用,实现教学相长。
为了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校园网资源,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集成,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更好的实现校园网的功能,为此有必要在建设校园网前对其进行严格规划、精心设计。
校园网规划基本原理
1.可行性研究
这里的可行性研究既包括技术的可行性又包括经费预算的可行性。在技术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学校本身特点的校园网的网络拓扑技术。所选网络技术本身能否得到技术和基础条件的保证,要考虑到整个网络的传输通道、用户接口、所采用的服务器和整个网络管理能力。在经费预算可行性分析时,要考虑建设校园网的软硬件设备的投资、安装投资、培训人员以及运行和维护费用等。
2.需求分析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以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校园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应用。学校建设校园网的应用需求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学校建设校园网的目标已从最初的建成网络转变到建成安全可靠的网络,既而建成高速、易管理的网络,再到建成智能化、高速的、满足各种教育教学应用的网络。
3.方案设计
由规划人员根据前两项的调查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制订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总设计思想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产品、开发方法。进行方案设计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实用性原则校园网设计时应能满足学校目前对网络应用的各种要求,充分实现学校内部管理、教学和科研的网络化、信息化要求,使网络的整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安全性原则设置各种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数据传输中各个环节的安全,能抵挡来自校园网内部和外部的攻击;采用的安全措施有效、可靠,能在多层次上以多种方式实现安全控制。
可靠性原则保证校园网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运行,提高容错能力,支持故障检测和恢复、可管理性强。
经济性原则在充分满足学校的需求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经济承受力,根据性能价格比原则,尽量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实际应用。
先进性原则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既要考虑能满足当前学校对网络的应用需求,又要考虑将来需扩展的时候,能方便地扩展。设计的配置应可以灵活变通,以便适应学校日后的其他需求。
总之校园网设计应遵循: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开放性和标准化、安全性和可靠性、可扩展性相协调,校园网建设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等原则。
4.设备选型
建设校园网所需设备很多,主要有光缆、连接器、中继器、网桥、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选择设备时应选用主流产品,以保证技术发展的可维持性,以备日后升级换代、技术更新。
5.投资预算
预算中除包括网络硬件设备外,还应包括网络工程施工、软件购置、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费用以及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费用。
方案解析
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是软硬件综合的结果,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技术方案设计和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1.技术方案设计
主要有2个方面内容:结构化布线和网络技术选型。结构化布线是指层次结构清晰、脉络分明地布置网络线路。校园网络系统基本上可分为校园网络中心、教学子网、办公子网、图书馆子网、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
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网络中心设计主要包括主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远程访问服务的等。通常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校园骨干网,整个网络的信息交换和传输都依赖于主干网速度,它将直接影响各子网性能。通过网络中心可方便地实现对整个校园网内的共享资源进行统一协调以及实现对互连网的安全访问控制等诸方面的工作。
教学子网的设计校园网建设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网络实现多媒体教学。如交互式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教师培训等。根据教学子网对速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可以选用智能型10/100 Mbps自适应以太网。
办公子网的设计办公子网主要面向学校的各级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能够实现对网络数据的查询、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同时应能满足支持视频传送的要求,由于它对网络要求教高,可以建成10/100 Mbps的子网。
图书馆子网的设计图书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过图书馆子网可方便地对图书进行查询和管理,以及对图书资料进行索引查询,既节省时间,又方便准确。
宿舍子网及后勤子网等的设计宿舍子网即在学生宿舍内部连网,用以直接浏览学校发布的信息及查询一些电子文挡资料;后勤子网覆盖范围较大,主要用途有食堂IC卡计费系统等。
2.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和外部信息资源建设2大方面。
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包括校园办公管理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电子图书馆和阅览室、网络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内部通信系统、视频点播等。
外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应包括以下功能:Internet功能、远程访问功能、电子邮件功能、以多媒体方式介绍学校功能、讨论和交流功能、信息发布功能。
组网方案
校园网一般以10/100Mbps局域网为网络主干,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网络操作系统可采用Windows NT、工作站操作系统可采用Windows 98/2000。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计算机开发应用资源的共享。在校园网中采用星型结构的以太网,主要是因为该结构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一定的可扩性,有利于网络的升级。网络操作系统和工作站的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和Windows 98/2000体系,主要是为了降低维护费用,并且与主流操作系统保持一致,便于用户使用。
服务器和工作站计算机上安装TCP/IP协议和网络浏览器软件,在部分工作站上安装Web服务器软件,在一台工作站上安装Mail服务器软件,建立基于Web技术的校园Intranet。
校内Web站点采用分类、分散管理的方法。根据Web站点功能不同。在各Web站点上采用相适应的Web服务器软件。这样做的好处,一则可以降低管理费用;二则可以使各Web站点内容及时更新、方便管理。
校园网与因特网的互连,可采用共享一条线路、一个Internet账号上网的方式。即在校园网上安装代理服务器或IP共享网关,通过ISDN或Modem拨号方式,可以实现多人同时访问Internet。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的互连,可以方便师生检索Internet上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扩大知识面,提高校园网利用率。
Internet上申请虚拟主机,使用FTP上传文件,建立学校的宣传站点和学生课业辅导站点。在Internet上通过学校网站,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成绩,并在Internet上实现学校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此来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在今天的校园网络中,比较多见的是千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技术,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基于TCP/IP的网络协议。另一种新型校园网建网技术是虚拟网络技术,所谓虚拟网络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把位于同一桥接网络上的不同主机及网络设备逻辑的分割成不同的组,组与组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数据交互,这样就避免了不同组间的干扰,也保证了同一组之间数据的安全。虚拟网络主要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