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提高对策探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林木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和净化空气,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开始加大对林业的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育苗技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能推动林业的发展。为此,应提高幼苗育种技术,不断创新造林方法,为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造林方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1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25       文献标志码: B
  1   林业育苗技术
  1.1   种子处理
  在林业育苗前,要做好种子的选择工作。在选种的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标准原则。不同地区的树种存在差异性,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种子。在选种完成后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清除种子中的杂物,保证种子的饱满健康,提高种子的质量。在选种完成后,消毒灭杀种子中的病菌和寄生虫,从而减少病虫害。现阶段,常见的种子消毒方式有温水浸种和红外线消毒等。
  1.2   催芽和播种
  在种子选好后要进行催芽处理,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目前,常见的种子催芽法有温水浸泡法。将选择好的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然后定期清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通过温水浸泡的方式能让种子自然开裂,有助于种子的发芽。此外,还可选择去蜡去油法,将种子放在草木灰溶液中浸泡,去除种子外皮的油脂,然后用温水冲洗,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在催芽完成后可进行播种,播种方式有条播、点播和散播。如果种子颗粒较大,选择点播,将种子撒到土壤中即可,注意控制好种子间的行距;如果种子的颗粒较小,选择散播、条播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一般情况下,如果选择春季播种,应在2—3月份进行播种;如果选择冬季播种,应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选择具体的播种时间。
  1.3   幼苗抚育
  在幼苗生长的过程中,应控制好幼苗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水分充足,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在幼苗生长的过程中,应做好施肥、灌溉和除草工作,确保幼苗能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提高幼苗的生长速度。7—9月,应做好幼苗的水肥管理工作,该时期是幼苗生长速度较为关键时期,要做好科学的灌溉。如果该时期的降水量较多,应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防止积水。此外,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控,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防控对策。做好苗木修剪工作,选择抗病能力强和抗逆性强的苗木,可减少病虫害。调查研究显示,在幼苗生长的过程中,要做好遮阴工作,防止幼苗被灼伤,适当补充肥料,满足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幼苗的生长可能会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要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管理人员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分析管理地区的自然灾害,并且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不同地区的苗木品种差异性较大,抗自然灾害能力也存在差异性。
  1.4   土壤消毒
  为了促进苗木的稳定生长,在幼苗阶段,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可采取深耕或深翻的方式,充分晾晒土壤,集中灭杀病虫害和病原菌。在消毒土壤的过程中,选择低毒、低残留的消毒药剂,否则会对幼苗生长造成影响。
  1.5   选择育苗容器
  在育苗过程中,可采取多种育苗容器,主要包括无纺布容器育苗、硬质塑料容器育苗等。在选择具体容器的过程中,要结合育苗的时间和育苗的树种,充分考虑运输条件,如果条件允许,要选择小规格的容器育苗。在干旱季节,选择大规格的容器育苗。现阶段,无纺布容器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不会对苗木的根部造成太大的危害,能促进根系的发展,提高苗木的成活效率,保证培育出优质的苗木品种。
  1.6   配制育苗基质
  在造林的过程中,要做好育苗基质的选择。育苗基质能为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常用的育苗基质有很多种。在选择育苗基质的过程中,要做好排水和通风工作,注意水肥管理,才能提高育苗基質的效果。
  2   林业造林方法
  2.1   栽苗造林法
  栽苗造林法需要先培育好苗木。选择健康强壮的苗木,可解决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发育不良的问题,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降低后期维护的成本。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要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苗木的培育需要保证种子的质量,减少外界不良环境对苗木生长所造成的影响,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提高造林的质量。
  2.2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在指定的区域采取撒播或条播的方式将种子撒在土壤中,可以在大面积造林中使用。播种造林法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如操作简单、种植效率高等。需要注意的是,播种造林法对外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造林的过程中容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后期养护时需要加强对造林的管理,才能提高苗木的生产效率[1]。
  2.3   枝干造林法
  枝干造林法是比较传统的树木种植方法。工作人员应选择成活率较高的枝条压入土壤后给予营养液来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此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对技术要求不高,比较简单,但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花费大量的育苗时间,并且应选择适合的枝干造林,否则会影响造林的质量。
  2.4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比较适合小面积的造林,在造林开始前要挖出地穴,控制好尺寸,保证地穴足够平坦。在具体栽种的过程中,要保证幼苗的端正,控制好栽种的深度,保证幼苗根部的吸水能力。分殖造林法的主要优势是能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并且对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在造林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培育幼苗,否则会影响栽种的效率。   3   提高造林方法的对策
  3.1   加强基地建设
  在造林的过程中应选择适合的造林区域,保证林木的生长。在林地选择后,加强对土壤的全方位監督和管理, 保证土壤中的含水量和养分能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此外,还应派专业的人员对基地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基地内部的生态环境,观测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和不良生长的问题。相关的工作部门应加强对基地的建设,强化对管理员的培训,保证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加强营林管理
  科学的造林工作能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造林管理时,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明确管理目标,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制订科学的管理计划。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森林资源的管理中。此外,相关工作部门还应加大对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大对林区建设的管理力度,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   增加资金的投入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林业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始大量的营林造林工作,增加森林植被的覆盖面积,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为提高造林效果,各个地区应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并设立了林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应拓展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保证在造林过程中资金充足,从整体上提高造林的质量。
  3.4   提升经营手段
  为了提高林业造林的质量,应对林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从目前营林管理工作的过程来看,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推动我国营林建设的稳定发展,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举例而言,可引进先进的设备,采取机械化的化学除草方式,节约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整体上推动造林的效果。在施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对土壤中的养分进行调查,按照土壤的养分含量,科学规划施肥用量,提高土壤利用率,避免因过量施肥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科学合理的肥料用量,能促进树木健康生长,从而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3.5   强化营林管理措施
  在营林建设的过程中,应发挥管理人员的优势,否则会影响造林的效果。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管理,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和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专业集训方式让更多管理人员参与到培训中,邀请造林方面的专家开设讲座,让管理人员对新型的技术有所了解,推动造林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营林造林的质量,保证营林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林业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显著。在林业工程中,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育苗技术的研究,培育出更多优质的苗木。在造林方法选择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造林条件和经济条件选择造林方法,提高造林的效率,真正发挥植树造林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黄德清.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要点分析及造林方法[J].现代农业研究,2019(4):41-42.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在旱稻栽培过程中所发现的杂种后代分离现象和特点,总结了两个旱稻品种百灵谷3号和百灵谷18号的一些性状变异,主要包括颖壳变色、米色变异等,初步分析了旱稻后代发生杂种分离的原因及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關键词:旱稻;杂种变异;利用价值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0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随着林下经济的发展和山
摘 要:在现代化农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及生产模式等得到了一定的创新与改革,在提高农作物种植产量及质量的同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产能提升及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积极作用。主要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业;作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16-02 中国图书
摘 要:我国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也遭遇了破坏,这不仅给人们的生存空间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也有悖于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应管理得当,才能对林业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林业;育苗技术;造林方法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0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
摘 要:通过分析森林病虫害成灾的原因,结合工作实际,从虫情预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营林技术措施、人工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最终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成灾原因;防治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8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 文献标志码: B  近年来,全国森林病虫害持续大面积发生, 2005—2
摘 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而影响生产力的直接因素是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协调。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是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种子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所面临的问题出发,对影响种子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作了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种子管理;农业技术推广;问题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22-02
摘 要:在农作物市场中花椒的市场销量较大,尤其近些年伴随人们日益提高的饮食要求,花椒产量进一步提高。相比其他农作物,花椒栽培方式相对特殊,而且针对花椒树生长提出相对较高的培养要求,若是花椒树发生病虫害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花椒树的寿命,同时会降低花椒的产量与质量。为切实提高花椒产量,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简要分析了花椒树寿命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和相关防治措施,旨在为有关种植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
摘 要:在林业工作中,应特别重视对林木种子的储藏,认真踏实做好储藏工作,保证林木种子在储藏期间保持生命力,进而才能保证种子在播种时顺利发芽、生长。在林木播种育苗过程中,应采取更科学、更适合的播种育苗方法来选育更加优良的幼苗。论述了林木种子储藏和播种育苗技术。  关键词:林木种子;种子储藏;播种育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10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2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质量,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针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的成因、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的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3点内容进行了分析,从多角度出发,提出具体可行性方法,为后续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92-02 中国
摘 要: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为人类以及各种生物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森林生态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生物物种多样,具备多种功能。森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林副产品,同时在保持生物圈物质能量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源直接决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遭受巨大破坏,导致生态环境出现明显恶化,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土
摘 要: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质量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化建设的效果。针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发展  文章编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