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從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巧打评语,学会欣赏;鼓励阅读,养成习惯和强化训练,培养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关于写作指导的侧重点。首先要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巧打评语 鼓励阅读 培养能力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写作本无规律,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风格,能给人以美感以情感颤动,或予人以知识者皆为好文章。然而,写作非与生俱来,个人风格亦需博采众长、广学诸家方可形成,学习乃为基础,为师者需指导学生以系统的作文教学,让学生从有规律的模仿、训练到无规律、个人风格的写作,此为作文教学之要义。那么,在当前的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指导,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一的、存在差异的现象,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了,长期以往学生们就会逐渐失去习作的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应实施因人施教,分类指导,对不同学习水平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对于优秀生可鼓励其踊跃向报刊杂志、文学网站投稿,积极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建立自己的习作专栏,编著自己的作文集,以满足自身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后进生应降低一定的习作要求,减小习作的难度,使他们经过努力能达到一个小目标,真正实现“跳一跳摘个桃”。
二、巧打评语,学会欣赏
在作文批改中,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精彩之处,可用醒目的波浪线标出,并写上一些富有亲切感和激励性的简短评语,如“这段写得非常精彩”、“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等等。以笔者的在一次作文批改为例,一次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姑娘变胖了。”我在这句话下面画了波浪线,旁批了一个大大的“好”字,并点了个长长的叹号。没想到我的举手之劳,却使学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从那以后,这位同学就更喜欢作文了。
三、鼓励阅读,养成习惯
常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生动精彩的作文离不开丰富素材中的语言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续,二者之间相互渗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养成长期进行阅读的习惯。以此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开阔眼界,吸取营养,从而奠定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
(一)培养边读边动笔的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可要求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不理解的字词、句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帮助解决。如此阅读,其学习的效果远比单纯靠教师讲解的效果来得好,同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二)培养摘录、积累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仓库储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质量的提高。要求学生读书时养成摘录、积累的习惯就是为学生的“正确模仿”做好准备。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面对“作题”能够信手拈来,一气呵成;而有的学生面对“作题”却只能是“望题轻叹”。究其原因是,前者能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收集整理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句式、名人名言等,材料储备较为丰富;而后者在写作素材的积累上缺乏一定的功夫,腹中空空。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通过着力强化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培养摘录、积累的习惯。在此方面,笔者认为:初一年级阶段可主要以摘抄时文、美文中的一些优美片段为主;初二阶段则可侧重于要求学写一些读书心得和进行一定的模仿习作训练;而初三阶段读书笔记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要求学生收集名人名言、名人事例、谚语警名和学习表达观点。
四、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一)仿写训练。
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仿制”
1.仿其写作的主题与思想。如,要求学生写《我的同学》一文时,可让他们仿写《羚羊木雕》中关于“对友情的珍惜”的主题,从而更好地表现身边同学的个性特点。
2.模仿其思路、文章结构等。如, 写有关表现“父母辛劳”的文章,可让同学们仿写课文《一面》中作者“抓住人物三次肖像的刻画来表现鲁迅忘我工作形象”的写作思路等。此外,还可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方法、语言表达等。
(二)随文练笔。
实践表明,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读写结合,适时开展“随文练笔”。例:一位老师教学《三味书屋》一课时,课前精心绘制了《三味书屋》的方位插图。课上充分利用投影展示“三味书屋”的摆设。然后指导学生按空间方位说明图意。并复述与图意相符的重点段落,结合课文及本课的写作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结合本班教室的摆设,以《我们的教室》为题进行作文练笔。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巩固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思考与探究的力度,从而更好地实现作文教学“质”的飞跃让“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永远地成为过去。
参考文献:
[1]陈生晖.漫谈写作教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4.
[2]温永选.试论学生作文心理素质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
[3]甄旭明.用语文教学对话观指导写作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
[4]孙国梅,孙坚.新课程标准下写作教学的创新与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巧打评语 鼓励阅读 培养能力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写作本无规律,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风格,能给人以美感以情感颤动,或予人以知识者皆为好文章。然而,写作非与生俱来,个人风格亦需博采众长、广学诸家方可形成,学习乃为基础,为师者需指导学生以系统的作文教学,让学生从有规律的模仿、训练到无规律、个人风格的写作,此为作文教学之要义。那么,在当前的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指导,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一的、存在差异的现象,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必然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了,长期以往学生们就会逐渐失去习作的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应实施因人施教,分类指导,对不同学习水平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对于优秀生可鼓励其踊跃向报刊杂志、文学网站投稿,积极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建立自己的习作专栏,编著自己的作文集,以满足自身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后进生应降低一定的习作要求,减小习作的难度,使他们经过努力能达到一个小目标,真正实现“跳一跳摘个桃”。
二、巧打评语,学会欣赏
在作文批改中,对于学生作文中的精彩之处,可用醒目的波浪线标出,并写上一些富有亲切感和激励性的简短评语,如“这段写得非常精彩”、“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等等。以笔者的在一次作文批改为例,一次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姑娘变胖了。”我在这句话下面画了波浪线,旁批了一个大大的“好”字,并点了个长长的叹号。没想到我的举手之劳,却使学生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从那以后,这位同学就更喜欢作文了。
三、鼓励阅读,养成习惯
常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生动精彩的作文离不开丰富素材中的语言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续,二者之间相互渗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养成长期进行阅读的习惯。以此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开阔眼界,吸取营养,从而奠定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
(一)培养边读边动笔的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平时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可要求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不理解的字词、句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再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别人帮助解决。如此阅读,其学习的效果远比单纯靠教师讲解的效果来得好,同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二)培养摘录、积累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仓库储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质量的提高。要求学生读书时养成摘录、积累的习惯就是为学生的“正确模仿”做好准备。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面对“作题”能够信手拈来,一气呵成;而有的学生面对“作题”却只能是“望题轻叹”。究其原因是,前者能够在阅读中有意识地收集整理阅读材料中的词语、句式、名人名言等,材料储备较为丰富;而后者在写作素材的积累上缺乏一定的功夫,腹中空空。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通过着力强化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的方式,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培养摘录、积累的习惯。在此方面,笔者认为:初一年级阶段可主要以摘抄时文、美文中的一些优美片段为主;初二阶段则可侧重于要求学写一些读书心得和进行一定的模仿习作训练;而初三阶段读书笔记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要求学生收集名人名言、名人事例、谚语警名和学习表达观点。
四、强化训练,培养能力
(一)仿写训练。
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可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仿制”
1.仿其写作的主题与思想。如,要求学生写《我的同学》一文时,可让他们仿写《羚羊木雕》中关于“对友情的珍惜”的主题,从而更好地表现身边同学的个性特点。
2.模仿其思路、文章结构等。如, 写有关表现“父母辛劳”的文章,可让同学们仿写课文《一面》中作者“抓住人物三次肖像的刻画来表现鲁迅忘我工作形象”的写作思路等。此外,还可让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方法、语言表达等。
(二)随文练笔。
实践表明,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读写结合,适时开展“随文练笔”。例:一位老师教学《三味书屋》一课时,课前精心绘制了《三味书屋》的方位插图。课上充分利用投影展示“三味书屋”的摆设。然后指导学生按空间方位说明图意。并复述与图意相符的重点段落,结合课文及本课的写作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最后结合本班教室的摆设,以《我们的教室》为题进行作文练笔。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巩固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思考与探究的力度,从而更好地实现作文教学“质”的飞跃让“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永远地成为过去。
参考文献:
[1]陈生晖.漫谈写作教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4.
[2]温永选.试论学生作文心理素质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
[3]甄旭明.用语文教学对话观指导写作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5.
[4]孙国梅,孙坚.新课程标准下写作教学的创新与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