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师的作文评语艺术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p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并不太出名的唐朝诗人朱庆馀,写过一首非常出名的七绝: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稍稍了解一点背景的人都知道,这首诗的真正用意并非在于描写洞房花烛,而是进考人朱庆馀在临考之前呈给张水部的一封试探信。张水部是谁?乃当时诗坛上大名鼎鼎的张籍是也。张籍诗写得好,又担任着主考官。后来,他写下一首七绝《酬朱庆馀》作为回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故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我们暂且不谈《酬朱庆馀》的巧妙与出色,而是以角色替换法猜想朱庆馀吟诵答诗时会产生的反应:欣喜若狂、信心百倍。可见,文字的魅力有多大。
  再来看另一则现代版的回复: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以国庆为题材的作文——
  国庆节那天,天气十分晴朗。我和爸爸兴高采烈地去动物园玩。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可我最喜欢看的还是河马。开始,我以为河马和马差不多,很会跑,只是人可以骑在上面在水里游。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终于看到了河马。没想到河马又肥又大,一个几乎长方形的大脑袋上长着一个又宽又厚的大嘴巴,笨笨的样子可有意思了。它的尾巴很短,皮黑黑的发亮,没有毛,听说还是非洲来的客人呢。河马的样子真的可爱,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愉快的国庆节。
  老师给这篇文章的评语是: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但是立意不高,写国庆应和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你应想到,没有祖国的强大,河马怎么会到中国来呢?
  我们再以角色置换法猜想一下这位学生看了老师评语后的反应:垂头丧气、信心顿失。可见,文字的杀伤力有多大。
  作文批语是作文批改过程中教师以读者、批评者、指导者的角色对学生作文优劣作出的评判性、引导性评价,同时它也是师生之间交流情感的窗口与桥梁。不同的评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何写好作文评语,使之最大程度地发挥好评判和激励作用呢?我觉得语文老师在书写评语时应多注意以下四个“多一点”。
  
  一、多一点鼓励性
  
  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善于观察,赏其能抒真情……曾有一位语文教师在介绍她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时,将它概括为一句话:将学生作文往“死”里夸。这话虽然说得有点过,但颇具启示意义,那就是写作文评语时要多注重写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教师的眼睛当然要找学生作文的不足,但更应该发现优点给予鼓励。从某种意义上讲,好作文不一定是老师教出来的,而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再差的作文也可能有其可取之处,有鉴于此,教师在作文评判时不能只冷漠地纯客观于刻板的鉴定或纯粹着眼于匡正的消极处理,而要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来看这样一则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这是一位小学教师给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的茅盾所写的作文评语。其时“小子”才十二三岁,无论他如何天资聪颖,教师的评语还是有点言过其实的。但是,谁又敢否认,或许正是教师那激奋人心的评语,在很大程度上催发少年茅盾成为后来的一代文豪呢?
  
  二、多一点文学性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评语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僵硬刻板,学生必不乐意看,如此也就起不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而一句具文学色彩的评语,定可以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文学性的评语可以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合剂,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可亲:可以成为学生接受教师建议的催化剂,达到一种“欣赏过后又不能不令人深思”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的作文文采斐然,而教师的评语却干瘪无味,那这位教师也就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对那一套老掉牙的话题表示兴趣。看来,教师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色彩的评语不仅能为学生做表率,而且能使学生在心服口服之下亲其师而信其道。
  笔者曾给一位因考试“屡战屡败”而一度陷入苦恼的学生写过这样一则评语:“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词),我认为“屡败屡战”比“长胜将军”更加可贵,将来更能面对现实。第二天,我便发现这位同学将张孝祥的这旬名言写在了作文本的扉页上,用来勉励自己。
  
  三、多一点亲和性
  
  教师在评语中可用商量、探讨的口吻,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期望与教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居高临下,就会造成学生的一种逆反心理;相反,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就能获得一种思索的冲动,产生再创造的欲望。
  文贵乎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是学生作文学习的至理名言。教师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是引导叙述吐真言的引子。高中三年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师,自己的写作兴趣便是那时培养起来的。每周一次的作文,老师从来不对技法的运用说三道四,评语也都只是看似简单的就事论事,或出谋划策,或安慰鼓励,或调侃闲聊。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看老师的评语,感觉就好像与他作面对面的交谈。所以“悬发锥股”的高中生涯,惟有发周记本的日子教室里热热闹闹的,每个人都急着翻看老师的评语,有的独坐一角静静享受,有的三五成群相互交流,然后又迫不及待地洋洋洒洒写上几张,不为交差,只为倾吐。大家愿意将自己一次情窦初开的迷茫写出来让老师拿主意,与同桌的一次摩擦拿出来让老师评评理,对某位老师的敬佩拿出来共同分享。也许技巧不够纯熟,章法显得凌乱,布局也不尽合理,语言略显笨拙,但那份“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期待却是作文学习中最珍贵的源头活水。
  
  四、多一点针对性
  
  “语句通顺,层次分明,但语言欠生动。中心欠突出……”如此空洞程式化的评语屡见不鲜,它无助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评语应该根据写作的训练目标、学生的习作特点与个性差异及原有作文水平等因素有所侧重地写,不宜眉毛胡子一把抓,对学生的要求越多,学生实际收到的效果就越差。教师因人、因文而异的评语是学生作文改进、提高过程的一盏盏明灯。如有的学生作文底蕴欠深厚,教师不妨旁征博引说看法;有的语言干枯,教师不妨让笔下流泻出诙谐风趣的文字做表率;有的作文假大空,教师就必须在评语中引导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这是因内容不同而异。有的感情豪放,教师不妨将评语写得热情澎湃,一泄万丈;有的婉约内敛,教师不妨让评语如九曲回环,溪水潺潺,这是因学生习作文风而异。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评语设计成助燃剂,给信心不足的学生以鼓励;可以将评语设计成清醒剂,使内心浮躁的学生多一点脚踏实地;可以将评语设计成催化剂。让作文水平不错的学生得到质的飞跃,这是因学生个性而异。如老先生给少年茅盾《文不爱钱武不惜死论》一文的评语,就是主要针对文字功夫来讲的:“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概。”
  总之,教师笔端流淌出的不应是抽象的冷冰冰的教条,而应是一个语文教师对学生、对教学的满腔赤忱。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2011款雅阁领峰登场    2011年1月8日,广汽本田在全国范围内举行隆重的2011款雅阁上市发布会,在2011年开年之际,广汽本田在中高级轿车市场率先亮剑,显示了其志在必得的信心和气概。2011款雅阁拥有2.0L、2.4L、3.5L 3个排量共8款车型,组成完善的产品矩阵。2011款雅阁以“高质感和运动感”为开发理念,继承雅阁品牌一贯的风格,进一步强化了雅阁在操控、空间、动力、安全等领域的优
奶奶17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爷爷。爷爷对奶奶一见钟情,头一回去奶奶家,就厚脸皮地主动留下来吃饭。  那天中午家人刚好不在。奶奶是家中的小女儿,从没做过饭,她说:“我不会。”想借此打发爷爷走,爷爷继续厚脸皮:“你随便弄点,你做啥我都吃。”  于是,奶奶拿前一天剩下的红薯丝和米饭,给爷爷做了个炒饭,炒煳了,又黑又硬,像一团锅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份“黑暗料理”。爷爷居然傻呵呵地把它吃了个精光,奶奶
成人拥有爱的眼睛,才能发现“棒”的孩子,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    一次,我去一个城市给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作报告,主题是:今天我们怎样爱孩子。会后,一位8岁的小女孩跟我聊得十分开心,临走时她妈妈提醒说:“跟阿姨说再见!”女孩却一字一句认真地说:“知心姐姐再见!”我一听乐了,拍拍她的肩:“好!够朋友!”  旁边的一位记者十分好奇地问:“这么多年,不管你多少岁,大家一直叫你‘知心姐姐’,连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