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开放空间设计原则与模式初探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aaxz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造环境,环境塑人”,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是高素质人刁一培养的基石,而中学校园的整体环境包括建筑、外部环境及容纳于其中的人的活动,则集中反映了一所中学的历史沿革、文化延续、科技实力、教学特色、管理机制、地形地貌乃至学术精神,是时代面貌的高度浓缩。如何在满足新时代需求的同时,塑造颇具特色的校区外部开放空间,则是现有中学校园建设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校园;外部空间;模式;原则
  1.中学开放空间的含义与特征
  中学外部开放空间是指包括校园的总体的环境布局和具体的环境设施(具体环境设施指室外道路、场地、绿化、小品、水池、雕塑等)。如果说“第一课堂”指常规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指辅助常规教学的其它方式(如科普活动、兴趣小组等),那么,校园内的“开放空间”将作为“第三课堂”,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起到潜移默化、难以估量的作用。
  2.中学开放空间体系对中学教育的意义
  2.1开放空间是育人的良好途径
  学校是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场所,校园环境对“教书育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它除应满足一
  般教学活动外,还应对青少年精神面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校园环境设计中,除了要从建筑学角度进行构思外,还应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方面进行探讨,校园设计既要符合教学的需求,也要便于师生的活动。各教学场所之间便捷的联系是设计的核心。校舍、运动场、绿地、雕塑等应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校园环境应成为美育的“课堂”。
  2.2开放的教学空间是实现中学教学目标的时空保障
  如图1所示:广义地说可分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又可分为管理环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学校园的规划和设计,实质上,就是教学环境中的环境与空间设计,也是为素质教育创造有利于中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整体环境设计。这样的环境,可以包括创造多彩的感知环境,丰富的活动环境、良好的群体环境、广泛的交际环境、生动的科学环境和优美的艺术环境等等。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解放教育观念,并进而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策略、改革教学方法,而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存在系统。
  3、对开放空间体系规划原则的思考
  A.整体性原则
  在中学校园开放空间设计中,需要寻找一种合乎情理的内在秩序。其反映在视觉形象上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历史积淀并有机组织的空间场所带来的建筑景观的整体性。为此,必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分清角色是“红花”还是“绿叶”,求得形体环境与文化层次的同一性。当然,与整体协调的个性特色并不代表杂乱无章,其本身也是整体和谐美中具有较高层次的表达方式。
  B.多样性原则
  在中学校园外部开放空间的规划中,应从整体出发,准确把握建筑外部空间在整体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适当的诸如空间的开合、收放、大小的对比,建筑色彩、风格、体量、材料的差异,以及建筑与环境的相互映衬等方法,塑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
  C.可持续性原则
  中学校园外部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包括:(1)中学教育体系和学校整体规划的可持续发展;(2)中学校园实体空间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学校校园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学校园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安排与使用能源,进行能源的有效配置,综合运用多种适宜性技术,结合人文的、生态的、经济的、地区性的观点,展现建筑艺术的多元化魅力。
  4、对校园开放空间设计原则的思考
  A.“以人为本”的原则
  校园环境生活的主体是学生,环境形态的规划需着重依据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方式。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与心理发展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越高就越涉及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中学生对环境的心理需求主要有:社会化的需要与自我确定的需要,反应在对环境的需求为对公共活动空间的向往和对归属感的需求。
  B.视觉感受原则
  中学外部开放空间设计的重点就在于通过设计与规划,使得中学生和老师们感受到校园外部环境,感受到环境产生的影响。在中学校园中,应从下面三个角度来考虑:1、需 要一定的要要一定的距离;2.要一个良好的视野;3.应提供停留空间。
  5、中学生行为空间的优化设计模式
  A.“线性环境”的设计
  形态上的“线”环境便是功能上的“道路环境”。校园道路的功能主要是解决校园内部各区与各建筑物之间的交通联系,校园与城市周围环境的联系,以及校园消防通道,同时又是重要的景观构成因素。校园道路以人流为重点,规划安全、流畅的道路包括洽当的容量估算、合理的线路、良好的转弯半径、足够的照明系统等。
  B.“面性环境”的设计
  此处所说的“面”环境是指所有室外交往空间,一般包括室外绿地、室外集会、休闲场地等,是现代中学环境中的特色部分。路易斯·康有一段名言:“在一棵树下,教师不把自己当教师,学生也不把自己当成是学生,这样的一些人,就许多实际问题平等的进行交谈,这才是学校的开端。”这些话既形象又生动的说明了绿化、植栽对校园来说,不仅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还起到为师生创造平等切磋、亲切交谈的聚合空间的作用。
  6、校园外部开放空间秩序的组织
  A.按行为方式组织空间秩序
  目前的中学校园,一般分为三大功能区域,即:①教学行政区,②体育运动区③生活服务区,其中以教学行政区的功能最为复杂,空间最为丰富,环境最具可塑性。按照中学生的感知、活动、群体、交际、科学和艺术六大行为特点,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部分;图书信息部分;体育艺术部分和科学园地部分。各大功能区域之间和各功能部分之间的建筑室外空间和景观,是通过交通系统进行实体组合和秩序组织的。
  B.按照不同交往距离
  建立适合中学生交往和合作的人性化场所,对于边界和距离需进行細致的研究。前文曾经提到,按交往距离的不同,中学校园的交往空间可以分为四类:观看与聆听;交谈与合作;活动与休闲;聚集与观赏。对建筑外部开放空间(包含灰空间)的几种类型及相互劝左关系进行分析处理,要真正的使学生在不同的交往空间都具有“立足点”与“拥有感”。软性空间”和“软质界面”的设计是实现中学校园环境与空间“场所化”的具体途径。
  7、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
  A.校园文化环境的建立原则
  中学校园应具有朴素、自然美的反应中学校园应当体现生机勃勃、活泼向上的氛围、避
  免追求豪华材料、虚假的立面造型。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以此启发规划设计的灵感,创造自然开放的情趣环境。更应发掘校园情结,展示历史文脉,体现社会文明,以此塑造校园环境的特色,促进中学生对历史、对情感、对文化的兴趣和追求,从而陶冶他了门的情操,树立积极乐观的社会态度,和美好纯洁的人生观。
  B.校园文化环境的意境表达
  中学校园的文化濡染环境是社会文明的镜子,它的环境和空间理应具有深层的美学内涵一一具有激发中学生情感的整体氛围。即使是每一个正在从事建筑研究或建筑设计的人,当他们回忆起中学时代的美好片段时,往往不是所谓的建筑空间和立面形式,而恰洽会是一处草坪、一尊雕像、一面碑墙、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校史人物或故事。
  结论:
  关于中学校园外部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设计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相关的多种多样的设计思想,为翻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但任何优秀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实践,最终将结合本国本地的特定条件,有针对性的做出恰当的解答。
  参考文献:
  [1]陈同彬吴东越乡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大图典》,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
  [2]彭一刚主编,《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陈凯峰主编,《建筑文化学》,同济大学出版社.
  [4]常怀生编译,《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李道增主编,《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如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
上世纪60年代,杨尚昆被扣上“特务”的帽子,送到监狱关押。由于屡遭批斗,如今又身陷囹圄,杨尚昆长期营养不良造成低血糖,时常头晕目眩。此时,他非常需要一块糖来补充营养。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各式样的建筑物也越来越复杂,从而加大工民建项目施工的危险性,因此,加强工民建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显
【摘要】随着城市建筑规模的不断加大,建筑工程数量的快速增加,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与消防系统日益被重视。良好、高效的排水系统与消防系统不仅有利于会展中心的日常运行,而且能够使群众的人身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本文主要阐述了会展中心给排水系统与消防系统的设计重点,并对会展中心的给排水与消防系统的设计提出了部分构想。  【关键词】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会展中心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
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海安县,提起传奇人物韩国钧的精彩人生,可谓是家喻户晓。作为晚清遗臣,他曾接受慈禧太后的召见,他在民国初年曾两度执掌苏政并多有建树。而人们津津乐道的
现在我国社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建筑工程的发展也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工作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于一个建筑工程而言,给排水施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
期刊
桥型选择涉及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安全性能、使用性能、耐久性能、经济性能、施工可行性能等等,对桥梁的目标实现和投资控制有较大的影响.以往的桥梁设计过程中,大多考虑不
企业孵化器运营模式可以定义为:企业孵化器在依据自身专业特色资源、整合外部专业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高效益、高质量的服务方面以及自身发展方面所形成的稳定的、推动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