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损伤程度鉴定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比较

来源 :济宁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司法鉴定角度探讨鼻骨骨折的影像学精准诊断方法。方法收集124例鼻骨骨折案件被鉴定人进行鼻骨DR侧位片、轴位重建多排螺旋CT(MSCT)及轴位+冠状位重建MS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前两种为胶片扫描资料,后一种为医学影像光盘资料。根据损伤等级将被鉴定人分为轻微伤组及轻伤组,分别进行组内不同影像学检查结果精准度的比较。结果轻微伤组3次影像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轴位+冠状位重建MSCT骨折确诊率最高,DR检查明确诊断率最低。进一步分析发现DR检查与两次MSCT确诊率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轻伤组3次影像学检查的骨折确诊率结果一致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阳性诊断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轴位+冠状位重建MSCT、轴位重建MSCT及DR检查;检查结果确诊率两两比较显示:任意两组之间均存在统计性差异(P<0.01)。结论 MSCT是目前鼻骨骨折诊断的理想方法,轴位+冠状位重建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鉴定人进行鼻骨骨折的精确诊断,医学影像光盘技术为鉴定人二次审核诊断结论提供了便利,确保鼻骨骨折损伤鉴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3D-CT检查,把Schatzker分型再分出若干亚型,方便制订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6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所有病例均进行Schatzker分型,再行3D-CT检查。根
人体姿态估计指的是在图像或者视频数据中找到人体的重要关节点比如头、手、脚的位置,是目前机器视觉中的一个前沿课题,广泛应用于人体活动分析、高级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众
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已经成为现代各行业、各单位的主流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信息化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优化,提升内部控制效果,是时代发
以北良港散粮输送工业电视系统为例,介绍了散粮输送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结构、信号传输方式、现场装置选型、监控点布置方式,以及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面料再造设计是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进行面料再造时应利用各种工艺手法对面料质感进行形式美的再造,使不寻常的质地与服装整体设计完美结合,突显服装的个性化。基于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不同区间偏最小二乘波长筛选法建立花生油酸价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花生油样本的酸价同时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区间偏最小二乘法(iPLS
在体外"三段式"模拟消化体系下,评价了以同一品种粳糙米与粳白米为原料通过传统蒸制、煮制以及现代挤压加工方式制得的饭类、粥类和速食粥类制品的消化特性、葡萄糖扩散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