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对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新时代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集声音、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多媒体教学,能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培养幼儿美感意识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在幼儿美感意识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多媒体教学对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幼儿;美感意识;培养
  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与其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强化美感意识的培养,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提升其審美功能,提升其品德修养。但是,就目前来看,幼儿教育中往往比较忽略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偏重于知识的学习,以至于幼儿的美感较差,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而多媒体的出现为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在多媒体的依托下,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多媒体 丰富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幼儿观看到更多的艺术作品,让幼儿在图文并茂的视觉中升华情感,提升审美。
  一、多媒体教学与幼儿美感意识培养的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多媒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多媒体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包括了声音、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功能[1]。多媒体的应用促进了教育手段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有着良好的美育功能,所媒体继承了影视艺术和影像教材声画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单元,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最直接的美。
  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年龄小,好奇、好知是他们的天性,立足于幼儿的这些特点,有利于美感意识的培养。加强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陶冶幼儿的情操,提升幼儿的艺术魅力,而要想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意识,关键在于方法。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幼儿美感意识培养的提供了保障,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美育功能,可以让学生从教学软件中感受到最直接的美,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多媒体资源比较丰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各种审美美、表达美、鉴赏美的活动,让幼儿长期处于美的熏陶环境下,进而不断提升其美感意识,进而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对幼儿美感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让幼儿置身与具有与教学相符的情境中学习,让幼儿去发现知识、他那就知识。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幼儿美感意识培养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不自觉的被吸引,进入情境,进而及其学生的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2]。如,在认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构建一个动物世界,并通过大屏幕播放给幼儿看,让幼儿去认动物,找出动物的特点。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创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让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学生会自发的说“好看”,而这种“好看”就体现了幼儿对美的肯定。
  (二)借助多媒体,开展美术欣赏
  长期以来,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局限于课堂和教材知识,幼儿所接受的“美”比较局限,都是静态的,如教室里的绘画,书本上的漫画,内容的局限性制约了幼儿审美的全面提升。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有利于幼儿审美意识的更好培养,多媒体融合了声音、图片、视频、音频等功能,为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在幼儿美感意识培养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幼儿的视野,使幼儿接受的美不仅仅是静态的,还有动态的美[3]。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幼儿欣赏大量的美术作品,让幼儿找出美术作品的中美,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动画,增强幼儿的立体感,进而激发幼儿对美的学习兴趣。
  (三)借用多媒体,培养幼儿表达美的能力
  幼儿年龄小,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表达美的意愿。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大量的美,让幼儿长期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4]。如 多媒体的录像,提供了视觉图像,让幼儿观看录像,使其在录像中找到美,在学生观看录像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就录像内容进行自我表达和模仿,从而提升幼儿表达美的能力,让幼儿在表达美的过程中又得到美的享受。值得注意的时,教师选择的录像必须符合美感意识培养的需求,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養幼儿的美感意识。
  三、结语
  综上,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符合了时代潮流,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资源得到了丰富,教与学生的方式都得到了转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教学,幼儿可以借助多媒体自学,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培养幼儿的美观意识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幼儿观看艺术作品、图画、录像,增强幼儿的美感,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模仿美,使幼儿对美产生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幼儿的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武菊霞.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J].学周刊,2013,(14):202.
  [2]邹玲.多媒体:让幼儿园美术教学走向阳光地带[J].学子(理论版),2015,(13):17-18.
  [3]林倩悠.浅谈幼儿园对幼儿美育的方法和途径[J].新课程(上),2017,(07):232+234.
  [4]孙艳茹.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小学生审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163+165.
其他文献
以“强省会”为特征的省会都市圈建设,是带动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贵州以“强省会”战略引领贵阳都市圈建设,有利于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贵州区域发展布局,在新发展格局下推动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加快贵阳都市圈建设已具备时机、基础、趋势等有利条件,但还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亟待提高和扩大、发展基础有待夯实、公共服务体系供给能力不平衡等制约因素,需要采取强化规划引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同发展、城乡统筹融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环境保护共保联治、深化合作交流等措施加以突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生态产业化和产业化生态化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实践起步较早,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发展模式,但总体融合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也不均衡。文章以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实践为例,针对各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在探索全市生态资源供给的基础上,提出毕节市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于对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中央举全国之力实施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以西南、西北为重点的大三线地区,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生产生活尤为艰苦,但数百万三线建设者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社会主义的执着信念、对尽快建成大三线后方战略基地的初心使命、对新中国繁荣富强的不懈追求,用生命和热血、科技和智慧谱写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的一篇壮丽史诗。由此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不仅成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而且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精神家园的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中的开展情况密不可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对青少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品格的塑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主题和使命之一。当下青少年中存在着崇洋媚外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在各地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也有许多宝贵的案例和经验值得学习。本文以扬州市中小学生中优秀传
期刊
基于2018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媒介信任对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介信任是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其中政府媒介信任对提高国家认同的影响最为强烈,市场化媒介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相对有限,境外媒介信任对国家认同则为负面影响;社交媒介信任对国家认同的负面影响最大。研究发现对媒介信任建设和提高国家认同有启示意义。
【摘 要】在时代发展的步伐下,计算机专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重视,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也给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如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方法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社会上各个岗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小学作为学习的基础阶段,是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学习时期,在这一阶段就要通过心理学教育疏导学生,体会学生的内心活动,从而来改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探究小学生固有的性格,研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提出建议,将心理学应用于小学教育之中,改善现有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教育;应用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信息技術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简要概述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然后从教学情境构建和拓宽出发,介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最后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需要的注意的问题提出来,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将课件的制作质量提高,并且不能够对信息技术进行盲目的依赖和追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