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巴马虽然成功连任美国总统,但不意味他的每个决策或意见都得到了100%的支持。10月的一场竞选辩论会上,奥巴马公开发表应增加公务机税收的意见,迅速被美国公务航空业界批评。《私人飞机》杂志也收到来自NBAA(美国国家公务航空协会)抵制奥巴马的公开信。就业问题再次成为本届美国大选的中心之一,增加就业机会成为两位候选人的竞选砝码。在美国,公务航空产业每年创造上百万个工作岗位,为美国经济创造超过1500亿美元的效益。奥巴马的发言在NBAA看来,欠考虑是必然的。
美国作为通航大国,亦是公务航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成功的众多模式被输出到海外。1947年成立的NBAA向公务航空产业提供超过100项产品与服务,其每年一度的会议更成为全球公务航空产业以及业内人士的盛宴。今年,第65届NBAA年度大会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行,100多架飞机、上千家展商和25000名与会者齐聚大会。
中国市场的挑战
面对来自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挑战, NBAA年会在日程中,特别安排了“在中国做生意——可持续性对话”的讨论环节,会议结果对中国公务航空市场环境的改善表示认同。这场对话由NBAA董事成员,来自美国运通公司的运营副总裁Jeff Lee和来自J.Mesinger公务机销售公司的总裁Jay Mesinger共同主持,参与者包括多位公务航空运营公司的执行者。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亚洲事务专家Robyn Cicero表示,整体来看,中国公务航空面临的问题依然是基础建设的不完善,所有主要民用机场都处于客流量过剩的状态。显然中国民航局(CAAC)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更多商务用机场和地方机场正在抓紧建设中,但空域的缓慢开放会让总体环境改善的步调处于一定速度。
曾在中国有着较丰富工作经验的前赛斯纳高级销售副总裁Roger Whyte对Cicero的看法表示认同,认为改善的过程会保持缓慢的速度。过去一年间,共有约60~70架公务机进入中国市场,使得原本的数据超过200架。Whyte表示,一些许可证和过多的收费依然会成为在中国飞行的限制。另外,航空专业人才的不足,为培训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因为所有机型都需要专门的飞行员。
曾接受《私人飞机》专访的香港商务航空行政总裁林烈风(Chris Buchholtz)对本刊表示过,中国公务航空业发展面临着服务业欠缺、飞机注册认证过慢、空域的严格管控、运营费用高昂、有经验飞行员不足等问题。林烈风在NBAA2012年会上再次提出这些问题,带给大家讨论与思考。
迎合中国需求
几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运营公司管理人共同表示,飞往中国的需求正在增加。一家美国跨国公司的经营人Rich Walsh在会上说,过去他飞往中国时需提前30~60天开始准备相关文件,而现在仅需3~5天。另一家美国运营公司的首席飞行员Mike Wilkinson告诉大家,他所在的公司已经决定将一架飞机放在香港并交由当地运营公司托管,以迎合更多飞往中国内地的市场需求。
同样来自总部位于美国的一家运营公司的管理人Derek Green也决定与中国当地的一家运营公司合作,并已购买了该公司一定数目的包机小时数。总体来说,随着境外公司越来越多与中国本地公司合作并对市场需求有更多了解,中国公务航空运营环境的改善也较易体现。庞巴迪的客服总监Lanny Schindelmeiser则强调了更多公务机制造商在中国投资,包括人力资源,将部分生产线移至中国和培训该地的技术人员。
美国作为通航大国,亦是公务航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成功的众多模式被输出到海外。1947年成立的NBAA向公务航空产业提供超过100项产品与服务,其每年一度的会议更成为全球公务航空产业以及业内人士的盛宴。今年,第65届NBAA年度大会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举行,100多架飞机、上千家展商和25000名与会者齐聚大会。
中国市场的挑战
面对来自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挑战, NBAA年会在日程中,特别安排了“在中国做生意——可持续性对话”的讨论环节,会议结果对中国公务航空市场环境的改善表示认同。这场对话由NBAA董事成员,来自美国运通公司的运营副总裁Jeff Lee和来自J.Mesinger公务机销售公司的总裁Jay Mesinger共同主持,参与者包括多位公务航空运营公司的执行者。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亚洲事务专家Robyn Cicero表示,整体来看,中国公务航空面临的问题依然是基础建设的不完善,所有主要民用机场都处于客流量过剩的状态。显然中国民航局(CAAC)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更多商务用机场和地方机场正在抓紧建设中,但空域的缓慢开放会让总体环境改善的步调处于一定速度。
曾在中国有着较丰富工作经验的前赛斯纳高级销售副总裁Roger Whyte对Cicero的看法表示认同,认为改善的过程会保持缓慢的速度。过去一年间,共有约60~70架公务机进入中国市场,使得原本的数据超过200架。Whyte表示,一些许可证和过多的收费依然会成为在中国飞行的限制。另外,航空专业人才的不足,为培训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因为所有机型都需要专门的飞行员。
曾接受《私人飞机》专访的香港商务航空行政总裁林烈风(Chris Buchholtz)对本刊表示过,中国公务航空业发展面临着服务业欠缺、飞机注册认证过慢、空域的严格管控、运营费用高昂、有经验飞行员不足等问题。林烈风在NBAA2012年会上再次提出这些问题,带给大家讨论与思考。
迎合中国需求
几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运营公司管理人共同表示,飞往中国的需求正在增加。一家美国跨国公司的经营人Rich Walsh在会上说,过去他飞往中国时需提前30~60天开始准备相关文件,而现在仅需3~5天。另一家美国运营公司的首席飞行员Mike Wilkinson告诉大家,他所在的公司已经决定将一架飞机放在香港并交由当地运营公司托管,以迎合更多飞往中国内地的市场需求。
同样来自总部位于美国的一家运营公司的管理人Derek Green也决定与中国当地的一家运营公司合作,并已购买了该公司一定数目的包机小时数。总体来说,随着境外公司越来越多与中国本地公司合作并对市场需求有更多了解,中国公务航空运营环境的改善也较易体现。庞巴迪的客服总监Lanny Schindelmeiser则强调了更多公务机制造商在中国投资,包括人力资源,将部分生产线移至中国和培训该地的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