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死亡因素分析

来源 :蚌埠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病人的治疗过程及结果,分析早期死亡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Stantord A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及预后.依据病人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与非死亡组.结果:与非死亡组比较,死亡组病人主动脉根部明显受累,主动脉阻断时问较长,术中输血量更多,术后需要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更多,ICU停留时问和住院时问更长(P<0.05~P<0.01).对死亡原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主动脉根部受累、术后应用CRRT和ECMO与病人死亡成相关(OR值分别为9.714,8.831,10.997,P<0.05).结论:急诊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最有效方法.根部“三明治”技术解决根部出血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主动脉远端近段吻合止血方法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其他文献
肿瘤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医学难题。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在中国肺癌也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逐年上升的第一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数十年来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中医药以“扶正抗癌”的治疗思想为指导,其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医药可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转移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在NSCLC术后辅助治疗中,中医药具有确定的减少放化疗不良反应方面的疗效。本综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和总结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betatroph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6例食管癌患者,将合并糖尿病的76例食管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未合并糖尿病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GF-1、betatrophin水平,并分析其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GF-1、betatrophin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生物免疫疗法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限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局限性NSCLC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联合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放化疗治疗,联合组联合使用生物免疫疗法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4+/CD8+]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K、CD3+、C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