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回阳生肌膏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将细胞分为4组,正常组:正常内皮细胞;模型组:病变内皮细胞;实验组:病变内皮细胞+回阳生肌膏;对照组:病变内皮细胞+龙珠软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量.体内实验: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正常大鼠;模型组:糖尿病大鼠+凡士林纱条;实验组:糖尿病大鼠+回阳生肌膏纱条.观察创面愈合及形态变化,检测血清中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量.结果 体外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NOS的表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eNOS的表达量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微血管中eNOS表达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TNF-α的表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中TNF-α的表达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TNF-α的表达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IL-6的表达量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中IL-6的表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IL-6的表达量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IL-6的表达量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实验:第3天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创面愈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创面愈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创面愈合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TNF-α的表达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中TNF-α的表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TNF-α的表达量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中TNF-α的表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TNF-α的表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中TNF-α的表达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7天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VEGF表达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VEGF表达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中的VEGF表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阳生肌膏能通过增加eNOS、VEGF的表达和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维持内皮细胞稳态,从而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再生和创面修复;且效果优于龙珠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