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萍“擦皮鞋”擦出来的事业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昔日的下岗女工到如今拥有千家擦鞋连锁店,胡桂萍抓住了机遇,将众人不屑一顾的擦鞋行当做成了一个大产业。
  
  遭遇下岗
  1998年秋天,32岁的胡桂萍下岗了。
  对于将要阔别奉献了自己青春的武汉国棉三厂,过惯了安逸和平静生活的胡桂萍心中不免感伤。
  但是,开出租车的丈夫不忍心让漂亮的胡桂萍出去受罪,只希望她在家带孩子,做做家务,做全职太太。可是胡桂萍心疼每天起早贪黑的丈夫,执意要出去做事。
  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胡桂萍站过柜台、摆过地摊,尽管收入很少,她还是坚持为家里尽着微薄的力量。她坚信,下岗了并不代表失去了劳动能力,人不能闲着,一旦闲散惯了,就失去了创造生活的激情和动力。
  
  独到眼光
  一天,胡桂萍去菜场买菜,看到一位乡下妇女挎着个篮子喊:“擦鞋呀!”胡桂萍突然眼前一亮,开始在心里盘算起来:武汉这么多穿皮鞋的人,擦鞋一定很有市场。
  不过,像这种擦鞋的摊子很多,如果摆摊肯定没有什么竞争力,街头占道擦鞋有损市容,况且被城管追得满街跑也不是长久之计,要干就干点特别的。
  “开店!”她突然灵机一动,“现在人们越来越讲究干净舒适,开一个擦鞋店准行!”
  当胡桂萍把要开擦鞋店的想法告诉丈夫和父母的时候,遭到全家人的极力反对。家人认为,擦皮鞋是下贱的事,城市里长大的年轻漂亮的胡桂萍怎么能干这个呢?这是会被人指指点点的。
  可是,倔强的胡桂萍就是认准了这条道,丈夫也看出了胡桂萍的决心,也开始支持妻子。1999年4月,胡桂萍在汉口中山大道的商业繁华区租下了一间10余平方米的门店,稍做装修后,便开门营业。武汉市第一家室内擦鞋店自此诞生。
  谈到刚创业时的日子,胡桂萍感慨不已:“开第一家店时,手头的钱有限,只能作简单的装修,没有空调,没有饮水机。小店不抵风雨,也不遮尘土。店面是张罗起来了,可是生意却很不好。”
  看着空空的小店,胡桂萍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她在店门口摆出一个纸箱,把一张5毛钱的纸币贴在箱子上,表明本店擦鞋只收5毛钱,并且由顾客自己投币。
  她的诚意换来人们的信任,进去擦鞋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倔强的坚强
  胡桂萍和她的姐妹们每天每人都要擦二三百双皮鞋,从早晨9点到晚上6点,只要有顾客,她就一直擦,顾不上吃饭和喝水,直到夜深人静,腰酸背痛得躺在床上连翻身都翻不过来。
  然而最让胡桂萍难受的不是肉体上的疼痛,而是精神上的压力。
  擦鞋店刚开张不久,住在胡桂萍家邻近的一对夫妇偶然进到了店里,男的一见她便问:“你怎么在这儿呀?”胡桂萍正要招呼,女的却小声对男的嘀咕:“还能干什么,走吧,走吧。”拉着丈夫就走了。当时,胡桂萍怔在那里,好久没缓过神来。
  胡桂萍的家境不算差,她每天早上骑摩托车上班,到了中午,开出租车的丈夫还会抽空开车给她送饭,没想到这竟然也惹出“是非”。一些街坊邻居看到这就说些风凉话来挖苦她:“一个擦鞋的,还要摆谱!”
  初听这些,胡桂萍气得直掉眼泪,可后来她慢慢想明白了,只有干出一番事业才是最有力的反击。
  经营擦鞋店的过程中,细心的她发现有些顾客在擦鞋之余还会有别的需要。比如说有的人鞋坏了,就想在店里修一修;而有的人擦完鞋之后会想换双鞋垫。
  了解后,胡桂萍看信息,找渠道,购进修鞋设备,购进鞋垫、鞋带等配套用品,方便了顾客的同时也使生意越做越火。
  2000年初,有了一定积累的胡桂萍将小店重新装潢,装上了空调、饮水机,换上了体面、统一的椅子和鞋箱,贴上了价格表和服务公约。员工统一着装,礼貌服务,并在门面上挂出了“翰皇擦鞋店”的招牌。
  逛累了的人们,在擦鞋店小憩片刻,吹吹空调,喝杯水解解渴,擦去鞋上的尘土,而这一切只需一元钱。
  
  擦鞋创品牌
  翰皇擦鞋店的经营模式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武汉肉联厂的下岗职工严昌华找到她,说自己下岗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偶尔经过,发现她的擦鞋店别出心裁,生意红火,也想开一家,不知能不能用她的“翰皇”招牌。
  一听是下岗职工,胡桂萍满口答应。
  严昌华在胡桂萍的小店里培训一段时间后,便在“海寿时装一条街”开了间擦鞋店,这便是“翰皇”擦鞋店的第一家连锁分店。
  看着新挂牌的分店,胡桂萍突然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发展连锁加盟项目。
  2000年8月,胡桂萍与人合伙,投资30万元注册了“武汉翰皇一圆擦鞋有限公司”。公司采取连锁加盟的方式运作,加盟擦鞋店,开始只需要几百块钱的资金,现在也只要几千块钱,这使许多下岗职工走上致富之路。
  公司快速发展使胡桂萍意识到规范标准的重要性。很快,她们就制定了翰皇擦鞋店的“十大统一”标准:统一翰皇品牌、经营规模、商标使用、店面设计、市场运作、广告宣传、设备配置、着装、产品銷售和产品价位。
  如今,翰皇一圆擦鞋有限公司在全国已有近千家连锁店,而且所有用品都使用“翰皇”这一品牌。
  “下岗职工要学会改造自己,以乐观的精神去开创新的生活,这是关键。”胡桂萍如是说。
  (摘自《中国联合商报》)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区域市场的饱和,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各大报社纷纷试水跨区域经营。本文按照不同的标准把我国报业跨区域经营的模式分为省内扩张、经济圈扩张、全国性扩张、独立扩张和联合扩张五种模式。同时还分析了在目前的传媒环境下,我国报业跨区域经营面临着政策、市场和人才上的风险,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报业跨区域经营的发展,影响了报业的做大做强。  【关键词】报业 跨区域经营 模式风险    报业的跨区域经营在上个世
2004年,WiMAX技术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出现了大量关于WiMAX、WLAN、3G等标准优劣的争论.2004年7月,802.16d标准正式发布,解决WiMAX移动性的802.16e标准即将发布.本文从技术标
我国目前有22个税种。有些税是我们直接或亲自缴纳的,有些税则是在“不知不觉”中缴纳的。  你去超市购物。那里所有商品的标价都是含税价格,你购买任何一种商品的同时意味着你为国家缴了税。假如一袋1斤装的盐价格为2元,其中就包含大约0.29元的增值税和大约0.03元的城建税。而每瓶3元的啤酒包含大约0.44元的增值税,0.12元的消费税和0.06元的城建税。  你如果花100元买了一件衣服。其中包含14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集团化经营已经成为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新时期我国新闻改革的实际情况,探析目前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的媒介集团化发展现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集团化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媒介 集团化 新闻改革    世界传媒产业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经有整合以及集团化的趋势。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新闻媒介产业性质的确定,使得竞争必将成为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
【摘要】赵本山,从小品到电视剧,他创造了奇迹。随着赵本山现象的出现和升温,许多人开始关注他。赵本山的农村题材轻喜剧,在人物塑造、地方语言的运用上,与东北文化有何渊源呢?  【关键词】赵本山 轻喜剧 地方语言 东北文化    赵本山,从小品到电视剧,他创造了奇迹。从最初的二人转《摔三弦》到小品《相亲》《火炬手》再到影视剧《刘老根》《乡村爱情》,赵本山一路走来,带着东北文化,以“农民”形象上演了一出出
【正】 为了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加强对八十年代职业中学学生心理的科学研究,加速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一九八六年间,广西师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