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芬太尼的临床药理特性及其麻醉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1989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芬太尼是合成的作用于μ阿片受体的芬太尼衍生物,为短效强镇痛药.相比于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等类似的麻醉药,阿芬太尼的效价最低,起效最快,作用时间更短,静注后1.4 min作用达峰,维持时间10~15 min,分布容积小,符合三室模型,经肝脏代谢失活后经尿排出.阿芬太尼作为芬太尼家族较早应用的药物,在镇痛、镇静、抗焦虑、麻醉诱导和维持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阿芬太尼的应用更加倾向于短小操作、日间手术、保留自主呼吸以及门诊诊疗的麻醉.随着国产阿芬太尼近期研制成功,并逐渐开始在麻醉中应用,阿芬太尼有望成为临床镇痛的新选择,但目前其临床应用经验和相关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就阿芬太尼的药理作用特点及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视是儿童及青少年最为常见的眼部疾病。随着近视和高度近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高度近视及其并发症所导致的低视力及致盲的人数也逐渐增加。但近视的发生和发病机理目前并不清楚,现有的干预方法有光学和药物等措施。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在临床和动物试验期方面讨论药物干预近视的研究进展。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注射液用于老年半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16例患者按是否使用止血药分为对照组171例和试验组145例.对照组未给予止血药;试验组于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H9 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细胞用异丙肾上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