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质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glglgl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红小豆在市场上大受追捧,人们对红小豆的需求量增加直接导致了红小豆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栽培技术的改良,以此来达到使红小豆实现高产的目的。红小豆目前的市场潜力巨大,只要栽培得当就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红小豆的栽培技术措施不仅对农民来说十分重要,同时也对满足广大需求者的需要意义重大。
  一、选地、施肥
  红小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宜。红小豆不耐涝,较耐瘠薄。应选择前茬种植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地块,避免与豆科作物重茬,因重茬可使病害加重,杂草丛生,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减少,降低红小豆产量和品质。选地时需要掌握必须选择在上年没有使用过阿特拉津、豆磺隆、广灭灵、普施特等长效农药的地块,以免产生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红小豆拱土能力较弱,要精细整地,整平耙碎,早春顶浆打垄,及时镇压,保持土壤墒情。结合整地每亩施入精制有机肥100~150kg、磷酸二铵150kg、硫酸钾50kg;或者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含量为48%(其中N∶P∶K分别为13∶23∶12)250kg,可根据土壤肥力和实际生产情况增减肥料用量,采取底肥一次施足,满足整个生育期的营养需要。为了防治根线虫病、蝼蛄等地下害虫和鼠害,每ha可用5%特丁硫磷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10kg与所应用肥料搅拌均匀后施入土壤。
  二、 选种,如果种子没有选好,那么即使后期再怎么精心培育结果也不会很理想。选择红小豆的豆种首先要看种子的饱满程度,种子饱满证明它在生长期间营养吸收均衡,没有收到过病虫的侵害,只有这样的种子才能保证红小豆的发芽率。其次,要看种子的色泽是否鲜艳,红小豆的种子当然是红色的,如果种子呈现暗红色没有光泽,那么这粒种子的生命力有多低可想而知了。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观察种子的整齐度,如果种子奇形怪状,那么种子的基因很有可能出现了问题,通过简单的基因遗传我们可以知道,先代种子的毛病是会遗传给下一代的。总之,选种必须慎之又慎。
  三、种子处理
  将选好的种子先晒2天,而后进行药剂拌种,每5公斤种子拌50%辛硫磷2钱,硫酸锌微肥6钱,加适量水将种拌匀即可。闷6小时阴干,播种,当天种多少拌多少。
  四、播种
  在黑龙江省,红小豆播种期宜为5月10~20日。5月10日前后2~3天为高产播期,播期过早或过晚均明显减产。红小豆种子发芽最低温度是14℃以上,播期过早,种子吸水后由于温度还不到14℃,种子在土壤中时间过长,营养消耗大易感病害,出苗时间延长4天左右,造成苗黄、苗弱、幼苗生长不良、底荚过低且易烂荚,因而直接影响产量。播种晚于5月20日,生育期缩短,营养生长不充分,上部荚不能充分成熟,株粒数减少3~5个,百粒重下降0.2~0.6g,所以显著减产。此外,要求同一块地一天内播完,以保证成熟期一致。
  秋起垄地块可采用垄上穴播或气吸点播机点播;岗地白浆土,不宜起大垄。春整地不宜采用边起垄边播种一次完成的方法,这种作业方式不易控制播深,易造成深浅不一,出苗不齐不全。若采用垄上穴播,则垄距70cm,穴距20~25cm,播深3cm,每穴播3~4粒;若采用气吸点播,则垄距70cm,垄上双行(行距12cm)点播,公顷保苗15~20万株。
  五、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
  苗期要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保证幼苗健壮生长。以2-4片真叶时间苗为宜,留苗过密易造成田间郁蔽.使红小豆花期延长、成熟期拖后。要根据地力状况选择适当株距,有利通风,一般公顷保苗15-18万株为宜,拨除病苗、弱苗,留壮苗、大苗。
  2. 除草
  红小豆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为防止低温伤苗,在出苗前3~5d,采用铲前趟一犁来提高地温,做到三铲三趟,严防铲趟脱节和偏墒压苗。也可选用虎威、盖草能、拿捕净、精稳杀得等除草剂杀灭杂草。在红小豆开花期全面细致地拔1次大草,避免杂草与红小豆争夺肥水,影响结实率
  3、中耕
  红小豆是喜温作物,由于春季气温低,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锄草、铲趟、松土,提高地温保墒,促根系发育,加速幼苗健壮生长。开花前进行3次中耕,第1次在2片对生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 ;第2次在第1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第3次在第3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封垄前进行,以利于防旱、排涝、防倒伏。
  4、适量追肥
  红小豆具有固氮能力,适量追肥可提高单产。在红小豆初花期,以磷酸二氢钾3-5kg/hm2进行叶面喷雾,可促进红小豆花芽分化,提高结实率。在红小豆末花期,根据红小豆长势公顷追施尿素90-120kg或喷施金牌655等叶面肥,可促进红小豆生殖生长,使花荚数增多。多雨年份应控制追肥量,适当喷施硫酸亚铁,以防止出现缺铁黄苗症。
  5、红小豆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褐斑病、叶斑病、枯萎病、地老虎、蚜虫、红蜘蛛、豆象等。病毒病危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斑驳花叶、皱缩花叶和皱缩叶丛。在防治上,除选用抗病品种外,主要是防治传毒蚜虫,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发现褐斑病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锈病主要为害小豆叶片,其次是叶柄、茎杆和豆荚等。其症状是叶片上着生大量锈菌孢子,叶片枯黄脱落,植株早衰,造成减产。在防治上,于发病初期用20%粉锈宁乳油1 050~1 500 mL/hm2,对水300~450 L喷雾。叶斑病主要有灰斑、褐斑、黑斑和轮纹斑等,被为害的叶片病斑累累,后期穿孔,使叶片萎黄枯死。生产田中常常有几种叶斑病菌混合发生为害。在防治上,主要是实行大面积轮作;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防治。枯萎病症状是植株从下部向上由绿变黄,由黄变枯、脱落至死亡。在防治上,除选用抗病品种和实行轮作外,主要是预防田间植株受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或70%敌克松稀释液防治。地老虎主要为害小豆幼苗近地表的茎基部,造成缺苗断垄。杂草是地老虎产卵寄主和幼虫取食寄主。蚜虫又叫腻虫,以成虫或若虫刺吸植株汁液,是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使植株矮小,生长不良,还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在防治上,间苗后及時用2.4%索潜可湿性粉剂,稀释至2 000~3 000倍液喷雾,能有效控制蚜虫及后期病毒病的发生。红蜘蛛成虫或若虫从叶片、花、荚等幼嫩部位吸食汁液,使叶片枯黄、脱落,抑制生长,造成减产。在防治上,要及早防治,用三氯杀螨醇防治效果良好。在豆象防治上,以磷化铝投放在库内熏蒸效果良好。
  六、适时收获
  红小豆上部和下部荚成熟不一致,在田间大多数植株上有三分之二的英果变黄时,为适宜的收获期。收获过早色泽差,小粒多,粒形不齐.收获过晚,易造成荚果开裂落粒.豆粒光泽减退,异色粒增加,品质降低。待豆荚成熟,子粒变成固有形状和颜色,水分16-17%时,选择早晚、最好是阴天或刚下过小雨后进行机械脱粒。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下,农业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相应的种子管理体系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种子的整体质量决定了农业的发展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结合目前我国种子市场的实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村镇改造以及新农村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非常高,因此很多一些有名的设计院以及设计师都积极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农民自建房都没有专业设计,普通的农村住宅一直以来都难登大雅之堂。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改变这种设计。  [关键词] 新农村 住宅 单体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 TU241.4 [
农村经济发展关乎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民生问题也息息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因而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
这次体检,在乳腺检查时,查出双侧乳房有轻度增生物。我紧张地问医生,要不要做手术切除,医生笑着让我不必紧张,说不需要手术。只要认真遵医嘱。按时服药,且在洗澡时自己注意按摩乳房
介绍了液压AGC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轧机的弹跳曲线,详细分析了带材在纵方向上造成厚差波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初治HIV阳性患者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11例初治HIV阳性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行门诊健康教育与随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8-0216-01  近期,围绕农机年检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我们走访了蒙城县行政服务中心、公安交警大队、双涧镇、许町镇、范集镇和黄波、伟涛等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工作交流,对农机年检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与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机手进行座谈,查阅了大量资料,广泛听取了各方面反映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