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生发,由此及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学习或工作生活中的一种能力,这些能力都属于学习迁移的范畴,迁移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思、回顾、概括、归纳旧知,形成程序性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迁移惯性,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一、举一反三——构建完整知识结构,发挥典型例题作用
  叶老曾就如何培养学生有效迁移能力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解题技能。”数学教学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典型例题的用处,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范例,揭示这些例子的规律。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我们通常将它转化成学生熟悉的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探索。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渗透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通过割、补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推导其面积计算公式。我充分利用好这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氛围中充分体会这样的思想方法,目的在于为接下来教学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铺垫迁移的基础。在学习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时候,学生利用前面体验的经历,同样通过“割、补”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已知图形探索新的面积公式,学生的转化意识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教学圆面积的时候,学生尝试将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进行面积计算公式探索,在教学圆柱体积计算的时候,尝试将圆柱的体积转化成长方体进行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索。
  二、触类旁通——利用相似知识体系,增强归纳类比能力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大量的相互联系,而这样的联系有相异和相似之处,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应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有意识地寻找相似知识的最佳联系点,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求它们的共同特点、共同方法、共同规律,然后运用这些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如五年级下册教学解方程时,教师采用天平原理求解未知数的值,这个方法对于大部分题目,学生都能采用,但是到了当未知数在减数位置或除数位置的时候,好多学生的解题错误率明显增多。以84-X=44为例,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等号的两边同时加上X,但是这样的方法有好多学生还是不能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做的:84-(84-X)=84-44。这个解题过程中同样运用了天平原理,但已经将这个方法特殊化、创新化了,并将其发展,提升。
  三、温故知新——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促成新旧知识结合
  教师在新课教学中要善于突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类化、比较、联想,以旧知识为基础,从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学生接受新知识时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进而掌握。
  如五年级上册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先复习整数除法96除以3,请学生列竖式计算,算完后向学生提问:商中的32,3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2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使学生明白因为被除数中的9表示9个十,它除以3后得3,表示3个十,因此要把它写在十位上,同样的6表示6个一,除以3后的2,表示2个一,因此应把它写在个位上。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例题:9.6除以3,让学生尝试练习,大部分学生能计算出商是3.2,接着要求学生说说这个结果是怎样得来的,由于有了前面复习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能说明因为9表示9个一,除以3得3个一,因此要把3上在个位上,而6表示6个十分之一,除以3后得2个十分之一,因此应把2写在十分位上,结果得3.2。这样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形成知识的迁移,只需要在老师适当引导下学会这种类型的新知,本课教学重点在学生不知不觉中突破了。
  四、融会贯通——营造有效迁移氛围,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以讨论式、对话式、师生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矛盾,经受几次挫折,在不懈探索中引导他们准确运用已有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发现欲望,为困境中的学习迁移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从而把握迁移方向。
  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师:有两个猕猴桃要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
  生:一人一个。
  师:用哪个数表示分得的猕猴桃?
  生:用1表示。
  师:现在只有1个猕猴桃了,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办?
  (学生七嘴八舌)生:把猕猴桃切开;每人分猕猴桃一半;每人分半个猕猴桃。
  师:怎样分更公平?
  生:把这个猕猴桃平均分成两半,每个人分得半个猕猴桃。
  师:这半个猕猴桃用哪个数表示呢?
  (学生开始讨论)生:用零散的数表示;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用一分之二表示;用二分之一表示……
  师:对,用分数表示,怎样用分数表示呢?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即“自然数表示相对应的数量的事物”和“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中初步体验分数表示事物的必要性。
  可以看到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还能使师生在活动中产生无穷乐趣和创新。学习迁移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内容很丰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习迁移,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有个比方打得好,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数学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健康发展,使其水乳交融,自然生长,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要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充分说明德育教育在整个教与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
摘 要: 电工学是一门非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工技术基础。对于民航机电工作专业的学生,实际工作及维修执照考试时均会涉及大量的电工技术知识,所以保证教学质量便成了这门课的重要教学任务。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作者总结出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的“四心”法则,即“精心的课前准备”、“用心的课堂教学”、“细心批改作业”和“耐心解答疑问”。  关键词: 电工学
摘 要: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突出民族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规律,显得尤为重要。作者结合工作实际,以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个案具体分析、探索民族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色,树立大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工作理念,推行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大学生
摘 要: 针对我国农机化发展现状,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有农业机电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发现的农机类大学生专业创业方面的问题,本文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借鉴了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学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经验,提出了高职院农机类创业教育三点举措:一是创业素质拓展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打造“1 0.2 1 0.8”四阶段培养模式;二是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开创农机“三阶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在物理学科体系中找出学科内容的核心和主干,是现今高中物理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是实现教学价值的关键部分。通过对物理学科的发展、课程结构、学科专家视角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得出物理学科核心内容,而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是高中物理学科体系的中心,也是物理学科的主要部分。本文对学科核心内容进行分析,并以高中电磁学为例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实现物理学科核心内容教学的价值,推进核心内容教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音乐是艺术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孩子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意义重大。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律动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音乐律动活动或者说音乐节奏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孩子高效地学习音乐开拓了实践道路。  一、音乐律动的重要性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五大领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每一领域所对应的活动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在全面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幼儿艺术学习便成为非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二是学生“潜伏”的情,三是教材“内蕴”的情。无论哪一种“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的情感教学,使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多元化地理解文章中蕴涵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阅读教学  优秀的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文字的集合体,多数
摘 要: 传统译论将翻译活动置于文本层面,即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受此影响,译者的主体性丧失,创造性受到抑制。现代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本文在交际理论指导下,从词汇层面对郑振铎《飞鸟集》进行分析,通过比对英汉词汇的意义差异,探究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介入。  关键词: 《飞鸟集》 译者 英汉词汇  1.引言  1.1对译者的研究  翻译理论规定着译者的任务、影响着译者的地位。在中国,严复提出的“信
摘 要: 课堂反馈主要是根据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学习中提出的信息、疑问等内容进行教学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疑问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主要前提条件,还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反馈 有效性  课堂反馈是反馈在课堂教学上的延伸和运用,就反馈而言,其是指两方以上的主体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课堂反馈指的是学生就课堂教学内容与老师沟通,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其
摘 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学音乐课堂亦是如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伊始,教师若能采取某种有效的方式进行导入,就可以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式进行导入呢?作者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阐述一些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导入方式。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 导入方式 高效课堂  成功始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