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测评为途径的教师专业发展探析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v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构建以合作学习为特征,以“三学”(自学、互学、展学)为呈现形态的“‘学本式’卓越课堂”以来,我校一手抓课堂转型,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但随着课堂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形式具备,而实效不强;教师的引导地位停留在表层,实际效能发挥不够;教研活动之间缺乏关联,缺乏螺旋上升的路径。教师的专业发展遭遇瓶颈,要想走出上述困境,仅靠教师个人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依靠学校顶层设计,积聚集体智慧,带领教师突破专业发展高原期。因此,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围绕“合作学习课堂观察测评”主题引领教师拾级而上。
  顶层设计——规划教师成长的蓝图
  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多年前我们就勾勒出蓝图:“骨干教师成为能‘提炼教学思想的超越型教师’,中老年教师成为能‘锤炼教学策略的思想型教师’,青年教师成为能‘历练教学基本功的发现型教师’”。为此,我们慎重出台了《覃家岗小学基于小组合作学习观察测评的课堂教学研究方案》,构建了以“两经四纬”为基本框架的各学科系列教研活动:
  研前培训——疏浚教师成长的通道
  根据方案,我们制订了《课堂观察分析量表》、《教研观察分析量表》及汇总表等量表,并以此为载体对教师进行研前培训。利用《课堂观察分析量表》分别对教师、小组长和组员的言行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利用《教师观察分析量表》分别对教师团队的负责人、团队成员的教研言行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归纳出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我们把教师分为执教磨课团队、教研观察团队、组长观察团队、组员观察团队、教师观察团队5个组,并对各组的分工任务多次进行微格化培训。微格化的研前培训,让老师们对于自己观察分析的对象及方法清楚、明晰。
  实践研究——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研究的问题来源于课堂,并回归于课堂进行解决,问题才能产生出价值,老师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比如围绕“组长组织能力与小组学习效果关系的测评”这一主题提供了两次课例,前后相隔一周。在第一次课例中,观察团队的老师提出:由于组长过于强势,和组员的关系紧张,个别组员因不满组长的言行产生抵触情绪而成为边缘人;组长过多霸占了展学的机会;警惕由一个老师的强势变为多个组长的强势。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老师们群策群力,提出修改观察量表的参考维度。在一周后的第二次课例中观察团队的老师发现小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互帮互学,再不是组长一枝独秀;所有的成员都有了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的机会;小组学习效果整体得以提高。观察测评技术在教研中的运用,让广大教师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构建者甚至是策划者,极大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由“要我成长”在不知不觉中蝶变为“我要成长”。
  研后反思——注入教师成长的动力
  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经验+反思。为让研究结果能产生更为持久的影响,我们鼓励每一位教师进行研后反思:心路历程、成长感悟、案例分析、叙事研究,不拘一格的形式促使教师再次回放研究活动,挖掘最能拨动心弦的瞬间:“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机应变地想出调节课堂气氛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认真的思考问题。”“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质朴的话语,感人的细节,深刻的剖析,智慧的思考无不让人感受到教师专业成长的律动。
  皮亚杰说过: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不总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我们正是以观察测评努力探寻一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通过这条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作者单位  重庆市沙坪坝区覃家岗小学
  编辑  聂蕾
其他文献
<C+ +程序设计>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以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从教学
实现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修复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的建立,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核心则是沉水植物群落的恢复.因此,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水质
当前,山区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不到位;二是教育模式僵化、教条,没有形成合力;三是沿海及大中城市的成熟经验不适于借鉴;四是对山区农村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把握不准。如自卑感、自信缺位、社交力不足、留守学生的孤独与自闭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本文研究山区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问题,出发点是基于当前指向山区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需
综述了巴江渔业资源状况和雨石得电站建设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巴江共有鱼类60种,其中土著鱼类47 种。有16个水生动物新种(其中鱼类新种14个),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瘰疣螈。
批评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式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恰当地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促进班级的发展。因此,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必须掌握一定的批评艺术。  一、把握批评对象心理的艺术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许多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就会把这个学生以前所做过的错事也一起揪出来,并经常武断地说这个学生怎样怎样不好,怎么怎么差。其实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学生会觉
我国地震区分布范围广,发震频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运用等,国内外对建筑结构减震、隔震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我国为
柳州市是我国酸雨出现的高频区和严重地区.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柳州两个地区长塘(酸雨污染区)和三门江(相对清洁区)马尾松年轮中几种化学元素含量的历史变化,揭示酸雨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不是教学能力、管理技巧的简单组合,而是充满了人文情怀的感化与陶冶。班主任才高八斗的学识、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呢?根据34年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践行:  一、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努力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当今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教育。学生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课堂教学,也是一样,特别是课堂导入设计至关重要。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是要有好的导入方法。好的导入方法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导入的设计要因文而异,现谈谈我的几种导入设计方法:  一、设置悬念导入  悬念是学生学习心理的一利强烈刺激,使学生产生对所学知识的渴望和关切心情,如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我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