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孩子的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我们长期不断的引导与培养,需要我们提供大量的情景和时间,让孩子们逐步养成敢问、愿问、能问、善问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50-01
  一、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只有认真思考,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新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才能得到培养思考。因此,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课堂教学现象
  (一)教师缺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目前,还有大部分老师认为,学生能否顺利的解答试卷上的题目,才是最重要的目标,这才是考核学生和考核自己最重要的关键,至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己没有多少关系,即使自己不去完成这个任务也没关系,因为无法对该能力的培养结果进行考核。久而久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成为了一句口号。
  (二)对学生质疑的评价。我们在课堂上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学生面对一个新知识提问的时候,孩子们总是会提出很多千奇百怪的问题。
  我在教学《认识三角形》这节内容的导入是这样的:
  观看一节关于三角形的视频后,引入课题——三角形。
  师:关于三角形,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1: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生2: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
  生:我想去神秘的黑三角。
  此答案一出,马上就有学生嘲笑说:你不想要命啦?你想死啦!……
  这个学生看了看大家,悻悻坐了下去。我适时阻止了大家的嘲笑声,因为我的课还要继续下去,我对这位同学说:神秘黑三角也被人们称为死亡黑三角,至今还没有人能破解其中的奥秘,陈老师希望你通过学习丰富自己,争取以后你来破解这个谜。很多学生在课上不敢提出问题,很大原因是怕直接提出的问题不对,会引起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批评,久而久之,干脆就不提问题了。
  (三)学生没有提问的机会。一部分教师没有深钻教材,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根据教学参考书的节奏进行教学,导致为了完成备课内容,实际上课跑马观花,学生更谈不上有时间思考了。
  (四)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只停留在形式上。在课堂上,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老师往往刚说出“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该提什么问题,几秒钟扫视一下学生,看到没有同学举手提问,就立即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流程继续走,所谓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就草草收场了。所以,我们的学生从开始的不敢提问,再到不想提问,最后就无问可提了。
  三、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鲁宾斯坦曾说过:思维的最初时刻通常是问题情境,当人要了解某件东西的需要时,他开始思考,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可见问题是学生思维主体性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起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儿童好奇心极强,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最佳阶段,只要我们抓住了数学课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就能培养好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充分肯定,让孩子们敢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正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的问题意识。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主题或十分奇异时,教师不能加以批评或嘲笑,还更要阻止其他同学对他的嘲笑,对孩子应该给予肯定,要发自内心的鼓励和欣赏孩子大胆的行为,并且要引导学生学习他那种敢于发表自己个人意见,提出自己有疑虑的精神。从而做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勇气和信心。课堂上我们老师还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微笑,多站在学生中间上课。多给一些幽默的鼓励性的语言。安全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他能缓解甚至消除紧张的心理,让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状态中,这样的学生才能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乐于思考了,敢于质疑。
  (二)创造情境,让孩子们想问。在讲授新课时。课题中一般隐含了许多问题,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自己的勇气,也能使其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又认为:只有设计真是、复杂,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才能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才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兴趣,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才能有利于学生通过研究问题情境逐步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有趣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机会,激发对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三)给足时间,让孩子们能问。问题产生于足够的思考,有了足够的时间思考,才能产生高质量的问题。正如有人研究的一样: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之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自主探究,学生才有思考的内容,才可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思考,质疑。
  (四)转变方式,让孩子们善问。孩子的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这需要我们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增强意识。同时,我们的课堂应该多一些探究活动,多一些小组活动,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那颗好奇心能够得到交流,思维能够碰撞出火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使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更能够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部分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本文笔者将深入分析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的积极作用,并为如何更好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提供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作用;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
摘 要在当今国际化潮流冲击下,英语在高中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格外突出,英语学科在高中成绩的比例也很高。然而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和语言环境的影响,英语作文显得较为薄弱甚至不受重视。本文旨在分析高中生英语作文中的常见问题并找到出现的根本原因以及得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写作;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52-01  一
摘 要本研究以云南省富宁县第一中学的高中女生为研究对象,以自编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调查了高中女生对物理兴趣失落的原因。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高中女生兴趣失落与学习动机、学习努力程度、教师教学水平、教学内容、女生对自身认知状况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在物理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因素对女生物理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物理;学习兴趣;问卷调查;高中女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应在供给侧改革的角度下,分析其创新与变革的有关路径。本文将在教育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分析外语课堂教育改革的有关问题,阐述供给侧改革内容,分析高校外语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外语课堂;教育改革;高校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53-01  教育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