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治疗

来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纳入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3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15例,接受氨茶碱药物治疗,B组患者20例,接受异丙托溴铵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完成治疗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记录对比,B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B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A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当前临床治疗方案存在多种选择,应用异丙托溴铵药物治疗,相对于传统氨茶碱药物治疗更具优越性,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目标指导下的有效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4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用目标指导下的血糖控制方案,应用胰岛素泵连
目的探究牵引固定器在指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指掌骨骨折的患者,用牵引固定器治疗,分析治疗过程,总结治疗的效果,统计治疗
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Fitts’定律进行人机交互界面研究的成果,首先介绍了Fitts’定律是如何提出的;然后,以界面维度为线索,详细介绍了Fitts’定律在人机交互界面研究中的
基于罗丹明B合成了两种有机荧光探针用来检测Cu^2+。以罗丹明B与3-甲氧基苯酰肼、水杨酰肼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探针,命名为Rh1、Rh2,分别与Cu^2+以及其它金属离子溶液反应,观察
文化安全是构成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外语教育的文化安全也不容忽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维护文化安全是十分必要并且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在合理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具
目的研究急性酒精中毒急诊醒脑静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
目的分析颌骨坏死的原因和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该患者为女性乳腺癌患者,因骨转移,给予唑来膦酸4 mg,溶于0.9%
改善护患关系,满足患者身心需要,防止护患纠纷发生是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护士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不熟悉,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护士专业知识不足,责任心
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护理新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的15名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新理念的教育和推广应用,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
通过使用P2P即时网络通信技术来分析重症病人的情况,我们能够得知他们的真实病情。而且,利用该技术,我们还能够使得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在线诊断,此举明显地提升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