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待增强的偶像正能量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了解,极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有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且以娱乐明星为主。他们习惯以某位明星的趣闻轶事为核心话题而聚到一起,当中有部分人可能无心向学,只会关注偶像动态,因校园学习、生活的多次受挫而积压戾气。如果当下较为热门的青少年偶像能够成为校园防暴反暴的倡议者与践行者,或许有助于祛除校园戾气。
  在韩国教育部不久前通过国家教育信息系统(NEIS)发布的《学校暴力实态调查》结果显示,语言暴力成为了校园侵害的首位,小学生的受害情况最为严重。为此,我网络搜索了一番,发现韩国有不少偶像明星参与了某些社会机构牵头的校园防暴反暴活动,如韩国国家警察委员会任命艺人IU为“反校园暴力荣誉警察”、艺人沈昌珉、李东海参与首尔警察厅的反校园暴力宣传舞录制演出。可是,我国的偶像明星好像暂无此类行动,只有个别的在新浪微博上表明立场,呼吁号召。
  值得留意的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校园广播站的日常舆论管理可借助音乐的力量。英国超人气组合Bars and Melody的Hopeful 、歌手Billy Gilman 的One voice就是以反对校园暴力为主题而创编的歌曲,有着较为深广的感染力,可以激励志气,引发共鸣,推荐大家一听。
  (作者单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文化馆)
其他文献
当社会上的教育机构已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创新出“在线教师”模式的时候,学校是否也应该结合问题认真思考一下如何作为?如参考在线教育的模式,通过一些互联网技术让名师的课程首先能够覆盖学校,如开设学校的微课平台让普通老师可以上传自己的微课、开展课程实时问答等等,使老师首先成为校园内的名师,进而打响区域乃至更大的知名度。我想,如果学校中的优秀教师能够在网上义务为学生们提供在线辅导,那么家长和学生肯定更
期刊
网络教研模式借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教研的地域限制,获取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唐朝诗人王勃曾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名句,意指朋友之间只要志同道合,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在身边一样。这显然是先贤的一个美好愿望。大家知道,古代文人如果要切磋诗文,那一定要约定时间、地点,聚首交流。试想,如果没有东晋那次雅集,王羲之能够乘兴挥就《兰亭集序》而成为绝唱吗?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
期刊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校长。新手校长面对新的环境、面对新的职位,该如何适应?又该如何一步步成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期我们邀请到三位校长来跟大家谈谈他们是如何迈好“校长之行”的第一步的。
期刊
班主任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将班级凝聚成为成长共同体。  “全国十佳班主任”田冰冰日前应永博明教育研究院邀请赴广州为一千多名教师作以“如何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为主题的培训讲座,本刊有幸采访到了她。在很多人看来,不管遇到怎样的“疑难杂症”田冰冰总能轻轻松松总结出化解的办法,但其实她自己成长、成名的过程却并没有那么轻松,甚至可以用“勤奋+努力”来概括,在她看来,新时代的班主任既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要关注
期刊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荔湾美景,随着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已逐渐难觅了。但是荔湾,这块旧称“西关”的热土,留下了底蕴深厚的“西关文化”,至今仍在滋养着西关后人、滋养着西关实验小学(以下简称“西关实小”)。  在西关这块热土,文化融合的事例多之又多。早在1400多年前,印度高僧达摩到中国传教,首先在西关下九路登陆,并建“西来庵”(今华林寺)。明朝时,西关建有怀远驿站专门接待外国客人。到了清朝,西
期刊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校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其课程管理永远离不开安全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林可夫曾如此评价温州市第十九中学“人生远足”校本课程体系(如右图):“六篇‘人生远足’,三年一个系列学业,能把学生今后人生的规划加以初步谋略,构成同学们今后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他说:“十九中的‘人生远足’,今天把眼光投向社会、投向实践,是温州做得最好的学校,是构成明天成功的基础,必
期刊
在“和而不同,博雅致远”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旧部前小学遵循“养心育人,以合致和”的办学思路,从“心”出发,把心智培育与人格塑造相融合,激扬生命,和谐人际,致力于“和雅教育”品牌的打造。  所谓“养心”,就是养学生的信心、恒心、慧心,养教师的爱心、童心、责任心,养家长、社区的诚心、同心。通过“养心”,促进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成长,实现乐学创新、和谐发展的育人目标。“以合致和”,就是充分调动各种教育力
期刊
相信吉祥物、卡通人物、动画视频等符合年轻人接收信息习惯的传播载体将会成为传统载体的有效补充而日益普及,广受欢迎, 从而构筑新的学校关系形态。  “互联网+”变革不仅改变了很多行业的产业形态,而且改变了品牌传播路径,社会组织的形象公关要素也受其影响。在互联网语境下,信息过载,用户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若要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眼球,使传播有价值。于是,简约生动的视觉信
期刊
性别是先天的,但其所对应的才能特征、气质特点需要后天的培养,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打造学校特色的一个契机。  公元前2700年,我国最早的学校(名为“成均”)诞生,但只招收男生。直到1898年5月31日,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经元善于上海创办了我国的第一所女校——中国女学堂,女生才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待1907年清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女子学校教育才获得合法地位。而民国以后开办的
期刊
“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巨大吸引力自然是不必多说,已经在教育界打拼出知名度、美誉度的名师们也势必会成为在线教育公司延揽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该如何留住名师?笔者认为,这其中的根本在于尊重。  尊重名师,要提高名师经济收入。名师之名在于德行、在于学识、在于技能、在于智慧等等,但他们同样有着对美好物质生活的向往。经济地位的提高,也是对名师价值的高度认可。优裕的物质条件,能促进名师的再成长。就当下来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