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有效地导入相关文化,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成为大多英语教师所关注的热点。本文从视听说课程的文化导入的角度来提高和改善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如何在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中有效运用视听教材,把文化渗透在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重新得到重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视听说;文化渗透
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是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将听力、口语、视觉结合起来,把英语口语课、听力学习和影视鉴赏融合在一起,并以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堂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的一门综合技能课,用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原则之一。也就是说能够使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正确地使用外语来进行交流。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是语言学习所强调,但是实践中很难将文化融入到英语与汉语的语言教学中去。
因此,本文将阐述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应用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英语试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的现象是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一直所存在。脱离了社会文化环境与目的语言学习往往是语言教学的问题。因为不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往往会造成语言理解的失误,所以很多学生虽然能熟练的掌握英语交流的能力,但是他们常常发生交流的问题,有些同学甚至在关键场合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失误。所以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焦点就是将视听说导入文化教学过程中,让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合贯通,使学生在英语学习克服文化的分歧。
二、如何利用视听教材进行文化教学
交际文化教学和知识文化教学是英语试听说课程文化教学两种形式。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授是视听材料的目的,而所谓的文化教学是指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知识讲解。而分析视听材料中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计划中的体现是交际文化教学的重点,其内容包括行为习惯、审美情趣、价值理念等。交际文化教学是更深层次的文化教学的内容,它更贴近生活。
1.通过运用视听课程的特性不仅要达到交际文化教学的目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语言的前提是听。英语口语能力想要提高,那么听力理解能力就必须提高,良好的听力能力反过来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接受与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说的过程。试听活动的三个阶段是视听前、視听时和视听后。在试听前,教师要根据视听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相关短语设置话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深刻的了解教学的目的和视听材料的内容,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在课前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在视听过程中,学生要进行有选择的视听。教师要标出视听内容的重点以此来突出材料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视听文化信息内容在具有重要文化信息的点处进行暂停,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视听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各种活动进行巩固,比如听力内容的重复、辩论不同的观点等。在此期间,学生要不断巩固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文化的比较和总结来完成视听说在英语教学中的要求。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对视听教学和文化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系统的立体视听教学系统的建立。
背景知识,最特别的是文化知识经常被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当做知识模块。当说话者和听收着的知识模块有差异的话,听者不能正确地调动说着所要求的知识模块,两者不能达成理解的共识,两者之间就会发生理解方面的错误,这就意味着沟通的失败。可以看出,文化在语言习得的教学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视听过程中,中学生倾向于关注他们是否有问题,但他们并不关心他们是否理解。对于视听材料所涉及的文化知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关注和理解。因此还远远没有达到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在视听教学的三个阶段继续使用。学生在视听预测到结束后的讨论,使其多角度对外语文化进行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2.利用视听课程的特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提高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性格和价值观的认识。英语依赖于语言输入的种类比传统教学更加真实和丰富生动,可以让学生自觉地感受和学习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重音和节奏,对提高材料的语音效果非常有效。语音学习不能关起门来, 根据发音的规则,只有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大量的听真正的英语口语从而逐渐掌握英语节奏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声音, 单词重音和句子中音特征和变化的尝试模仿和实践, 以此来达到提高英语发音的初衷。
英国口音更加突出,更加起伏,有点像法语,更有音乐性。美国英语听起来相对平缓,稳定,低,变化少。句型通常会降低,而且会慢一些。这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英国人很有绅士风度,所以他们非常注重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以表达自己的身份和教养素质。而美国人一贯主张平等、资历和代际观念都是平淡无奇的,讲话似乎是非常令人愉快的,甚至是随便的。
三、结论
由于大学英语视听课程被当做一种综合技能,所以其教学模式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以听力练习的中心的方式,而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英语,而且能够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上对此有一个合理的认识与见解。对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在脱离文化背景理解的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但是因为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他也将很难理解和传递信息,因此沟通的失败与误解也就以此而造成。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视听说;文化渗透
大学英语视听课程是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将听力、口语、视觉结合起来,把英语口语课、听力学习和影视鉴赏融合在一起,并以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堂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的一门综合技能课,用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原则之一。也就是说能够使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正确地使用外语来进行交流。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是语言学习所强调,但是实践中很难将文化融入到英语与汉语的语言教学中去。
因此,本文将阐述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应用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英语试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的现象是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一直所存在。脱离了社会文化环境与目的语言学习往往是语言教学的问题。因为不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往往会造成语言理解的失误,所以很多学生虽然能熟练的掌握英语交流的能力,但是他们常常发生交流的问题,有些同学甚至在关键场合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失误。所以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的焦点就是将视听说导入文化教学过程中,让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合贯通,使学生在英语学习克服文化的分歧。
二、如何利用视听教材进行文化教学
交际文化教学和知识文化教学是英语试听说课程文化教学两种形式。单纯的文化知识传授是视听材料的目的,而所谓的文化教学是指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知识讲解。而分析视听材料中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计划中的体现是交际文化教学的重点,其内容包括行为习惯、审美情趣、价值理念等。交际文化教学是更深层次的文化教学的内容,它更贴近生活。
1.通过运用视听课程的特性不仅要达到交际文化教学的目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语言的前提是听。英语口语能力想要提高,那么听力理解能力就必须提高,良好的听力能力反过来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接受与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说的过程。试听活动的三个阶段是视听前、視听时和视听后。在试听前,教师要根据视听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相关短语设置话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深刻的了解教学的目的和视听材料的内容,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在课前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在视听过程中,学生要进行有选择的视听。教师要标出视听内容的重点以此来突出材料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视听文化信息内容在具有重要文化信息的点处进行暂停,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视听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各种活动进行巩固,比如听力内容的重复、辩论不同的观点等。在此期间,学生要不断巩固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文化的比较和总结来完成视听说在英语教学中的要求。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对视听教学和文化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系统的立体视听教学系统的建立。
背景知识,最特别的是文化知识经常被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当做知识模块。当说话者和听收着的知识模块有差异的话,听者不能正确地调动说着所要求的知识模块,两者不能达成理解的共识,两者之间就会发生理解方面的错误,这就意味着沟通的失败。可以看出,文化在语言习得的教学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视听过程中,中学生倾向于关注他们是否有问题,但他们并不关心他们是否理解。对于视听材料所涉及的文化知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关注和理解。因此还远远没有达到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知识在视听教学的三个阶段继续使用。学生在视听预测到结束后的讨论,使其多角度对外语文化进行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2.利用视听课程的特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语调,提高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性格和价值观的认识。英语依赖于语言输入的种类比传统教学更加真实和丰富生动,可以让学生自觉地感受和学习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重音和节奏,对提高材料的语音效果非常有效。语音学习不能关起门来, 根据发音的规则,只有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大量的听真正的英语口语从而逐渐掌握英语节奏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声音, 单词重音和句子中音特征和变化的尝试模仿和实践, 以此来达到提高英语发音的初衷。
英国口音更加突出,更加起伏,有点像法语,更有音乐性。美国英语听起来相对平缓,稳定,低,变化少。句型通常会降低,而且会慢一些。这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英国人很有绅士风度,所以他们非常注重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以表达自己的身份和教养素质。而美国人一贯主张平等、资历和代际观念都是平淡无奇的,讲话似乎是非常令人愉快的,甚至是随便的。
三、结论
由于大学英语视听课程被当做一种综合技能,所以其教学模式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以听力练习的中心的方式,而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英语,而且能够在传递信息的能力上对此有一个合理的认识与见解。对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在脱离文化背景理解的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但是因为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他也将很难理解和传递信息,因此沟通的失败与误解也就以此而造成。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