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理灵疝装置对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

来源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普理灵疝装置(PHS)对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对同期245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PHS组109例,Plug组136例。随访患者术后是否并发慢性疼痛,如有慢性疼痛对其进行评分。结果PHS组术后3、6、12个月并发慢性疼痛患者分别为21、18、14例;Plug组分别为44、39、35例;进行评分后示3、6、12个月二组并发中重度疼痛患者分别有10、8、5例和27、23、18例。同期二组患者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HS疝修补术较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明显降低术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计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策略和疗效。方法28例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按照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治疗的效果。方法2005年11月至2008年10月,对33例34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33例34侧腹股沟疝均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男性。年龄40~78岁,平均54.8岁。经历过一次手术23例,二次手术1例。其中腹股沟斜疝21例(其中滑疝2例),直疝2例,骑跨疝1例。前次手术Bassini法21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合并胸部伤的诊断与早期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52例,中残14例,重残2例,死亡10例,死亡原因为脑损伤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77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传统修补术组(对照组)和无张
目的探讨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22例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特点,并因人特点制定给予手术及术后治疗。结果死亡1例,按GOS评分重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