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尝试教学,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先讲后练”变成“先练后讲”,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再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尝试的过程则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要想使学生的“尝试”收到实效,教师应注重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教给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关键。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拼读,记间架结构,会让他们感到学习索然无味。在认字时,可让学生自编字谜。如,“闪”字,学生会编出“门里有一人”。在识记形近字时,可让学生采用“换朋友”的游戏方式进行识记。如,在学生认识了“晴”字后,可引导他们把“日”换成“讠”、“氵”、 “目”等,这样学生会轻松地记住“请”、“清”、“睛”等字。在阅读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或重点段落的感悟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荷塘旧事》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我”落水后的紧张与恐惧,笔者找出了课文中的重点句,即“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并把该句中的“嚎”改成“喊”, 要求学生分别进行朗读。读了两遍后,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于各段内容写作方法相似的课文,我则先精讲一段,而后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其他各段。
二、精心设计预习单
很多学生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在预习时,大部分学生却停留在“走过场”的层面,只是读读课文,查查生字,预习效果欠佳。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一份预习单,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明确预习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而且也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判断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习单的作用并非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完成一些阅读或抄写作业,它重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与培养。如,我在执教《长江之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则设计了如下预习单:
[走进课文]
1.一字之师:找出易错字与同学进行交流。(注意:“哺”的读音是“bǔ”。)
2.我弄懂了( )个词语。它们的意思被我写在了书上。还有一些词语我不理解,写在了这里:
3.画出难读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打上“?”号,再多读几遍。
4.课文中的两节是如何对应着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大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字词句读准确。
自己评:☆☆☆☆☆
同学评:☆☆☆☆☆
家长评:☆☆☆☆☆
这一栏首先通过方法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生字问题,并引导他们整理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以备随堂讨论解决。其次,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最后,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朗读质量。
[语文·生活]
1.话说长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2.古今名篇颂长江:(1)你积累的古诗词中,有哪些描写长江的诗句?(2)你阅读过赞美长江的现代诗歌或散文吗?摘抄精美句、段,并与同学共享。
这一栏设计了一些拓展与实践类作业,其有助于激发学生课余阅读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为学生书面表达奠定基础。学生预习单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检查措施。对认真预习的学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以此增强学生预习的成就感,提高他们预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可以通过师生对话或设计相关的活动进行检测。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学活动。当学生自学取得成功时,教师应通过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或赞美性语言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在学生自学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教师要主动、耐心地进行指导与帮助,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要用启发、鼓励性的语言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编辑:孟刚
一、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教给学生正确的自学方法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关键。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拼读,记间架结构,会让他们感到学习索然无味。在认字时,可让学生自编字谜。如,“闪”字,学生会编出“门里有一人”。在识记形近字时,可让学生采用“换朋友”的游戏方式进行识记。如,在学生认识了“晴”字后,可引导他们把“日”换成“讠”、“氵”、 “目”等,这样学生会轻松地记住“请”、“清”、“睛”等字。在阅读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或重点段落的感悟来理解课文内容。如,在《荷塘旧事》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我”落水后的紧张与恐惧,笔者找出了课文中的重点句,即“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并把该句中的“嚎”改成“喊”, 要求学生分别进行朗读。读了两遍后,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于各段内容写作方法相似的课文,我则先精讲一段,而后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其他各段。
二、精心设计预习单
很多学生都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在预习时,大部分学生却停留在“走过场”的层面,只是读读课文,查查生字,预习效果欠佳。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一份预习单,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明确预习要做什么,要怎么做,而且也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判断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习单的作用并非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完成一些阅读或抄写作业,它重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与培养。如,我在执教《长江之歌》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则设计了如下预习单:
[走进课文]
1.一字之师:找出易错字与同学进行交流。(注意:“哺”的读音是“bǔ”。)
2.我弄懂了( )个词语。它们的意思被我写在了书上。还有一些词语我不理解,写在了这里:
3.画出难读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打上“?”号,再多读几遍。
4.课文中的两节是如何对应着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大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字词句读准确。
自己评:☆☆☆☆☆
同学评:☆☆☆☆☆
家长评:☆☆☆☆☆
这一栏首先通过方法提示,让学生自己解决生字问题,并引导他们整理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以备随堂讨论解决。其次,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在把握文章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最后,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朗读质量。
[语文·生活]
1.话说长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2.古今名篇颂长江:(1)你积累的古诗词中,有哪些描写长江的诗句?(2)你阅读过赞美长江的现代诗歌或散文吗?摘抄精美句、段,并与同学共享。
这一栏设计了一些拓展与实践类作业,其有助于激发学生课余阅读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为学生书面表达奠定基础。学生预习单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检查措施。对认真预习的学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以此增强学生预习的成就感,提高他们预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可以通过师生对话或设计相关的活动进行检测。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学活动。当学生自学取得成功时,教师应通过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或赞美性语言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在学生自学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教师要主动、耐心地进行指导与帮助,为学生排忧解难;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要用启发、鼓励性的语言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编辑: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