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探索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561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小学生心理现状已经影响到了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问题和现象;分析;探索
  【中图分类号】G 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79-01
  1.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现象
  第一,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远大理想,相当部分农村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回答问题,不是不举手,就是你等我,我等你,被动学习,不能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不能主动学习,并且抄袭现象严重,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
  第二,不能正确对待考试,拿高分是他们直接的心理动机,他们己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的潜在影响,顾虑重重,形成心理障碍,甚至一听到考试担心、紧张、害怕、有的甚至逃避。
  第三,少数学生性格孤僻,情感脆弱、抑郁。集体意识不强,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操场上,稍一留意,就会发现有一些形单影只的学生,眼神游离。
  由此可见,农村小学生心理现状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展。
  2.针对现象和问题的分析
  (1)家庭教育方面
  第一,农村学生的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幸福与否和学习的关系不大,因为农村许多经济条件好的家长根本就没读过几天书。还有一部分家长还存在着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早早就给孩子把房子盖好,根本就不想让孩子离开自己。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棍棒育英才”,打骂教育屡见不鲜,这种家庭环境和对教育的错误认识,直接造成了农村学生学习态度的不端正甚至厌学。
  第二,隔代教育愈演愈烈。部分学生家长在外打工,在家的为生计早出晚归,自然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够,爷爷奶奶对孙子又是百依百顺,集千万宠爱于一身。
  第三,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客观上制约着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即便有的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育。
  第四,少数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这种家庭情况也是造成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2)学校教育方面
  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农村的学校里,应试教育还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在这种形式下,很多学校,以牺牲学生的活动为代价,挤出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生活在一个更加闭塞的环境里。客观上就没有了沟通、释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出现冷漠,惧怕交际的心理问题不足为奇。
  第二,学校教育中偏重于智育教育。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指导、教育的不够,学生的特长没能得到最大发挥。
  (3)社会影响方面
  不能辨明是非的学生在网络电视上汲取流毒,家长带孩子出入歌舞厅、酒吧,致使学生超前步入早熟行列或染上不良习气。
  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3.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像丰富,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1)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重塑学生的心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课堂教學中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语言的巧妙运用,适合的肢体语言,与对学生合理的期待相结合,能产生较佳的课堂气氛和效果。在课堂上,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讲课时,给学生鼓励的眼神、动作、话语,让他们受到鼓舞。
  (2)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选择他们最关注、最渴望解决、最想了解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的又一方法。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推动力,兴趣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不断完善。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大胆讲”“谁还想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取得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效果。
  (3)感受个人成功的欢乐,克服厌学情绪
  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对学生的思路、解答正确或合理的都加以肯定;对差错或不足之处,启发学生自己发现、修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的成功心理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不同的学生都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成功的欢乐,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而且克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4)莫以对错论学生,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我一直对学生说“课堂上,你心里怎样想,口中就怎样说,笔下就怎样写”,答错了也不会受到批评或嘲笑。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不怕回答错,心理活跃,参与意识强烈。我还让他们结对帮扶,相互探讨问题,相互交流,相互批改作业。这样,通过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自主、自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少年强则中国强,只要我们共同探索,鞭策他们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政策的调整,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的日渐涌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生产模式和传播模式的转变,电视媒体传统的垄断经营地位已经丧失,电视传媒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
摘 要: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抓手,通过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努力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自主参与;学习兴趣;以生为本;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 642
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旨在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通过总结往年的病害测报信息,结合当前的生产环境,可以及时掌握水产养殖病害发生隋况,控
摘 要:新时期,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对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视程度更高。通过不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其该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数学学科本身而言,在对学生问题意识进行培养时,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教师应把握这一契机,不断提升学生问题意识与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
随着我国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也在不断成熟,与各行各业的专业软件相结合被应用到各个工业生活领域之中。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生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作用于信息的采集、图像处理与数据分析等方面,现阶段GIS技术进一步与互联网相结合,以求更大范围的应用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对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开发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