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贩子假冒使馆工作人员诈骗留学生

来源 :中国防伪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eng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针对有不法分子假冒我国驻外使领馆名义进行电信诈骗,多次发布提醒:此类犯罪活动再次猖獗,已有多名在英留学生上当受骗。
  前不久,在英国留学的安徽铜陵学生小王接到了一个显示是英国本地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中国驻英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并在电话里说,有一起跨国洗钱案件涉及到了小王,让小王协助调查。没过多久,小王就接到了自称是“上海宝山公安局陈警官”的电话。电话里,这个所谓的陈警官让小王交纳一笔保证金到某一个安全账户,并表示,如果检查无恙,会在半个月之内将钱原路退回。
  于是,小王按照对方的要求,先后把自己准备交学费和住宿费的27万多元进行了转账操作。然而,转账后不久,小王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她赶紧让在国内的母亲报了警。铜陵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接到小王父母的報案后,立即对小王转账的目标账户进行了查询。最终,民警推断,犯罪嫌疑人应该在福建莆田市。民警通过资金流水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涉案赃款,最终通过多次拆分、分级转账以后,又汇总到一个叫肖某的银行卡里面。
  民警围绕肖某展开了深入调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明肖某就是诈骗团伙的成员。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民警一举抓获了肖某、林某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大量证据面前,俩人很快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民警将追回的20万元返还给了小王的父母。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如接到自称公检法机关的电话,要仔细甄别,谨防上当,此外,公检法机关不会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让市民转账,一旦接到类似诈骗电话,也提醒市民及时与公安机关联系。
其他文献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普及,三维CAD技术已经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掌握三维CAD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工程师的专利.
近日,冯大、冯二、郭某(冯大妻子)、王某(冯二妻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在晋城中院二审宣判,四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至六个月不等。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高平开设
从海南省公安厅获悉,自2020年9月23日起,海南省公安厅联合海南省烟草专卖局和海南海警局,在海南、福建、广东3省的15个市县持续开展打假行动,成功打掉一批制售假烟团伙。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