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数学专业的教学,由于区域位置、自身条件等原因,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百色学院为例,分析了金融数学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金融数学 百色学院
[作者简介]柳长青(1976- ),女,百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数学与金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庞家主(1974- ),男,广西柳州人,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硕士,主要从事经济与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广西百色533000)胡优玄(1980- ),女,江西修水人,广西师范学院,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广西南宁530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百色学院院级项目“适应广西金融业发展的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JG1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3-0111-02
近年来,我国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陆续新建或者升级了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实用型专门人才为主,同时与本地区的经济特点相结合,为地方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关于金融数学专业本科教学内模式的探索是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是空白的,因此研究地方院校金融数学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广西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以及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广西金融业实施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引金入桂”名至实归。不仅1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大部分已相继进驻,就连颇具代表性的外资银行也已入驻了越南西贡商信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香港南洋商业银行3家,保险、证券、期货机构的队伍更是不断扩大,广西金融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百色学院抓住这个发展机遇,适时于2006年设立金融数学本科专业,填补了广西没有金融本科专业的空白。
一、我国金融数学教学状况
金融数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是数学与金融学的交叉结合,主要以经济为背景、以数学为工具、以金融为例证且服从于经济的一门应用数学。其研究对象是在对金融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金融经济系统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数量变化及其规律性。
我国的高等金融本科教育到20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规模,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类院校都争相设立金融专业,全国各高校中有全日制金融学专业或相关专业超过一千个,有权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金融学或相关专业点也有一百多个。随着我国资本资金市场的发展,金融数学的研究与应用也随之发展起来。
199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及金融管理”列为国家“九五”重大研究项目,2003 年1 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些充分说明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
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兴起,又有一批金融数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建立起来,这无疑会加快我国金融数学的发展,但是,金融数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既是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又涉及诸多的基础数学知识和现代数学的高深知识,尤其是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老院校相比,起步晚,师资力量差,教学设施落后,如何完善金融数学学科的教学、培养金融与数学兼备的合格人才是其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二、西部本科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不少西部本科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学科的建设是从无到有,本身就先天不足,教学资源投入较少,实验室经费不足,甚至没有实验室。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很多院校是本科教师教本科学生,硕士学位教师严重不足,有的院校连硕士学位教师都没有,师资质量低下。与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资源,都显得十分薄弱。
百色学院作为革命老区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由原来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转型而成,2006年升格为本科后,在教学模式上逐步从过去师范生培养模式转型为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模式,尝试从培养传统职业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型为培养能在银行、证券、会计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金融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强、时代性强的交叉前沿学科,对师资要求较高,而目前百色学院大多数金融数学教师来自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中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该专业专职教师有28人,副高职称以上有9人,占比例为32.5%,硕士以上有4人,占比例14.3%。他们所学专业多是原来的数学专业,习惯于抽象、严密地演绎推理,对所开设的金融应用数学课程,采用急功近利式的教学,而在应用实践环节上有所忽略,这样就失去了金融数学的本身特性。大多数金融数学教师对金融经济领域知识不足,对金融基本概念认识不够清晰,无法把金融和数学有机结合起来授课。另外,学院金融数学的教师以讲师为主力军,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2.区域劣势问题。现代金融与当代经济发展紧密联系,金融数学是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它与国家经济金融领域的发展紧密联系,尤其是在证券、保险、银行等领域内发展十分迅速。东部地区金融发达,金融机构、研究所众多,人才聚集,这些优势是西部地区所不能比的。因此,西部院校在金融数学研究方面很难和东部院校相抗衡。
百色学院地处西部老少边地区,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与外界及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沟通不足,对金融数学的前沿发展领域了解不足。百色市金融业不够发达,如证券公司只有国海证券一家营业部,没有民营银行进驻,没有期货经纪公司。这些都制约了百色学院金融数学教师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实践技能有待加强。新建西部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适应市场的应用型人才,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需要。但是,目前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级上来的,在教学和管理上仍很大程度地存在着传统教育的痕迹,即重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太多系统的实践性技能和思考训练,使得大多数金融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时,只是会解几道数学题和做一些数学辅导,而相应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都比较差,更不要说与金融实践结合起来了。这样的人才很难适应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4.专业指导思想定位不科学。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院校相比而言,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侧重点应该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明确自己的定位,确立办学的指导思想。但是不少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盲目和老牌院校攀比,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要办国际一流大学,明显脱离自身实际情况;要求金融数学专业发展为世界一流金融水平,这显然是难以做到的。百色学院地处偏远山区,人才缺乏,资源不足,如果以世界一流金融水平为要求,显然是不可能的,就是国内一流都是困难的。
三、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实事求是、正确定位的指导思想。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要正确地分析形势,科学地找准自己在高校系统中的位置,同时正视自己在师资、资源、资金上的不足,并注意金融数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与经济学专业的联系,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专业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学科设置。另外,还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办学思想。要在人才素质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和方向发展,才能培养有特色优势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2.立足地方,转区域劣势为优势。西部地方院校地处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要想转区域劣势为优势,就必须要立足地方,走特色之路,培育特色金融数学学科专业。地方院校由地方政府主办,决定了与地方的天然区域性,其主要面向本省、本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成果也主要推向本省、本地区。所以,学科建设应以切实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宗旨,与区域经济对接。
百色学院金融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立足百色,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右三角”经济区。同时也要符合广西与东盟国家间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广西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人才,促进百色经济的发展,推动百色学院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3.加强实践性教学,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强实践性教学。而实验教学则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切实提高和完善金融数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水平,配备教学所需的软硬件,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保障系统,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性课程。
同时,利用当地社会办学资源,与当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企业签订合同,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使这些金融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条件,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的基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兴建一批金融实验室。
百色学院金融数学专业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资源,都比较匮乏。要提升师资力量,就要招聘一批金融数理方面的硕士以上人才,以建立得力的合理的金融数学人才队伍,既有宽广和深厚的数学功底,又熟悉金融经济的内容和背景,形成一批既能教学又能研究的金融数学专业师资队伍。
另外,充分利用有限的基础,扩充实验设备。实验室教学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纽带,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因此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配备教学所需的软硬件,尽快建立一到两个证券模拟实验室、金融工程模拟实验室等,充实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保障系统,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性课程。
四、前景与展望
无疑,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开设金融数学专业存在这样那样的制约因素,只有把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下,以培养社会生产、服务活动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将有限的科研立足于地方独特资源、特殊需求之上,围绕人才目标打造特色品牌,走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之路,才可能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压力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数学专业人才,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百色学院金融数学专业教学只要结合教育部的创新工程体系,同时立足地方,因地制宜,依托自己的区域优势,就一定能够创办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金融数学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胜刚,乔海曙.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基本思路[J].金融教学研究,2001(6).
[2]陈国华,廖小莲,杨笃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方向建设教学改革探索——浅谈在高校数学系开设金融数学本科专业[J].科技咨询导报,2007(13).
[3]董建春.试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4]丁家云,吴杨,雷勋平,等.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讨与实践——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09(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金融数学 百色学院
[作者简介]柳长青(1976- ),女,百色学院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数学与金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庞家主(1974- ),男,广西柳州人,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硕士,主要从事经济与金融教学和研究工作。(广西百色533000)胡优玄(1980- ),女,江西修水人,广西师范学院,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广西南宁530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百色学院院级项目“适应广西金融业发展的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JG1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3-0111-02
近年来,我国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陆续新建或者升级了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这些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实用型专门人才为主,同时与本地区的经济特点相结合,为地方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关于金融数学专业本科教学内模式的探索是不成熟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是空白的,因此研究地方院校金融数学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广西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以及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广西金融业实施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引金入桂”名至实归。不仅1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大部分已相继进驻,就连颇具代表性的外资银行也已入驻了越南西贡商信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香港南洋商业银行3家,保险、证券、期货机构的队伍更是不断扩大,广西金融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时期。百色学院抓住这个发展机遇,适时于2006年设立金融数学本科专业,填补了广西没有金融本科专业的空白。
一、我国金融数学教学状况
金融数学是新兴的边缘学科,是数学与金融学的交叉结合,主要以经济为背景、以数学为工具、以金融为例证且服从于经济的一门应用数学。其研究对象是在对金融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研究金融经济系统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数量变化及其规律性。
我国的高等金融本科教育到20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规模,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类院校都争相设立金融专业,全国各高校中有全日制金融学专业或相关专业超过一千个,有权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金融学或相关专业点也有一百多个。随着我国资本资金市场的发展,金融数学的研究与应用也随之发展起来。
199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及金融管理”列为国家“九五”重大研究项目,2003 年1 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些充分说明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
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兴起,又有一批金融数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建立起来,这无疑会加快我国金融数学的发展,但是,金融数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既是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又涉及诸多的基础数学知识和现代数学的高深知识,尤其是西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与老院校相比,起步晚,师资力量差,教学设施落后,如何完善金融数学学科的教学、培养金融与数学兼备的合格人才是其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二、西部本科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不少西部本科院校金融数学专业学科的建设是从无到有,本身就先天不足,教学资源投入较少,实验室经费不足,甚至没有实验室。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很多院校是本科教师教本科学生,硕士学位教师严重不足,有的院校连硕士学位教师都没有,师资质量低下。与其他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资源,都显得十分薄弱。
百色学院作为革命老区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由原来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转型而成,2006年升格为本科后,在教学模式上逐步从过去师范生培养模式转型为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模式,尝试从培养传统职业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型为培养能在银行、证券、会计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金融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强、时代性强的交叉前沿学科,对师资要求较高,而目前百色学院大多数金融数学教师来自数学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中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该专业专职教师有28人,副高职称以上有9人,占比例为32.5%,硕士以上有4人,占比例14.3%。他们所学专业多是原来的数学专业,习惯于抽象、严密地演绎推理,对所开设的金融应用数学课程,采用急功近利式的教学,而在应用实践环节上有所忽略,这样就失去了金融数学的本身特性。大多数金融数学教师对金融经济领域知识不足,对金融基本概念认识不够清晰,无法把金融和数学有机结合起来授课。另外,学院金融数学的教师以讲师为主力军,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2.区域劣势问题。现代金融与当代经济发展紧密联系,金融数学是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发展很快,是目前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它与国家经济金融领域的发展紧密联系,尤其是在证券、保险、银行等领域内发展十分迅速。东部地区金融发达,金融机构、研究所众多,人才聚集,这些优势是西部地区所不能比的。因此,西部院校在金融数学研究方面很难和东部院校相抗衡。
百色学院地处西部老少边地区,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与外界及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沟通不足,对金融数学的前沿发展领域了解不足。百色市金融业不够发达,如证券公司只有国海证券一家营业部,没有民营银行进驻,没有期货经纪公司。这些都制约了百色学院金融数学教师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实践技能有待加强。新建西部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适应市场的应用型人才,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加强实践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需要。但是,目前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升级上来的,在教学和管理上仍很大程度地存在着传统教育的痕迹,即重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太多系统的实践性技能和思考训练,使得大多数金融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时,只是会解几道数学题和做一些数学辅导,而相应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都比较差,更不要说与金融实践结合起来了。这样的人才很难适应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4.专业指导思想定位不科学。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院校相比而言,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侧重点应该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明确自己的定位,确立办学的指导思想。但是不少西部新建本科院校盲目和老牌院校攀比,以研究型大学为目标,要办国际一流大学,明显脱离自身实际情况;要求金融数学专业发展为世界一流金融水平,这显然是难以做到的。百色学院地处偏远山区,人才缺乏,资源不足,如果以世界一流金融水平为要求,显然是不可能的,就是国内一流都是困难的。
三、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实事求是、正确定位的指导思想。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要正确地分析形势,科学地找准自己在高校系统中的位置,同时正视自己在师资、资源、资金上的不足,并注意金融数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与经济学专业的联系,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专业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学科设置。另外,还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办学思想。要在人才素质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和方向发展,才能培养有特色优势的应用型金融人才。
2.立足地方,转区域劣势为优势。西部地方院校地处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要想转区域劣势为优势,就必须要立足地方,走特色之路,培育特色金融数学学科专业。地方院校由地方政府主办,决定了与地方的天然区域性,其主要面向本省、本地区培养应用型人才,成果也主要推向本省、本地区。所以,学科建设应以切实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宗旨,与区域经济对接。
百色学院金融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立足百色,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右三角”经济区。同时也要符合广西与东盟国家间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广西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人才,促进百色经济的发展,推动百色学院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3.加强实践性教学,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强实践性教学。而实验教学则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切实提高和完善金融数学专业的实验教学水平,配备教学所需的软硬件,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保障系统,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性课程。
同时,利用当地社会办学资源,与当地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企业签订合同,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使这些金融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和条件,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的基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兴建一批金融实验室。
百色学院金融数学专业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学资源,都比较匮乏。要提升师资力量,就要招聘一批金融数理方面的硕士以上人才,以建立得力的合理的金融数学人才队伍,既有宽广和深厚的数学功底,又熟悉金融经济的内容和背景,形成一批既能教学又能研究的金融数学专业师资队伍。
另外,充分利用有限的基础,扩充实验设备。实验室教学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纽带,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它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因此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配备教学所需的软硬件,尽快建立一到两个证券模拟实验室、金融工程模拟实验室等,充实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保障系统,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验性课程。
四、前景与展望
无疑,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开设金融数学专业存在这样那样的制约因素,只有把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下,以培养社会生产、服务活动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将有限的科研立足于地方独特资源、特殊需求之上,围绕人才目标打造特色品牌,走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之路,才可能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压力下,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金融数学专业人才,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百色学院金融数学专业教学只要结合教育部的创新工程体系,同时立足地方,因地制宜,依托自己的区域优势,就一定能够创办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金融数学专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胜刚,乔海曙.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基本思路[J].金融教学研究,2001(6).
[2]陈国华,廖小莲,杨笃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方向建设教学改革探索——浅谈在高校数学系开设金融数学本科专业[J].科技咨询导报,2007(13).
[3]董建春.试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4]丁家云,吴杨,雷勋平,等.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探讨与实践——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