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初中化学为切入点,对“互联网 ”教育模式在教学环境创设、互动教学开展、趣味训练设计等方面的应用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互联网 ”是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而出现的创新性科学技术,将其应用到教育工作中,能够在进行课堂教学工作创新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化学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做好对其教学工作的设计与开展,能够在实现学生化学启蒙的基础上,完成对他们科学意识、探究精神的培养。然而,化学知识的学习以实验为基础,而实验本身具有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做好对化学知识的教育,就必须要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以“互联网 ”为基础的初中化学教育工作由此得以开展。
   一、以“互联网 ”创设课堂教学环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想要通过对“互联网 ”教育模式的应用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先做好以“互联网 ”为基础的课堂环境创设,因为优质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他们的认知启发和引导。考虑到不同化学知识的差异,教师在掌握学生认知兴趣的基础上,要能够以化学知识教学工作的需求进行“互联网 ”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环境创设。如在进行“爱护水资源”的课题研究前,我就在课前导入环节借助“互联网 ”教育模式,为学生展示了我事先收集到的关于水资源的视频资料,资料涵盖了水资源的价值、人与自然缺水状态以及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水资源价值以人类生活、动植物生存为主,人与自然缺水则主要呈现我国西北地区、非洲缺水的生活状态,水资源污染和浪费则主要表现工业与生活废水排放、人类生活浪费水等。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感官冲击,我会突出缺水、水污染、水浪费方面的内容,由此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让他们明白水资源的宝贵,并产生想要合理应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主动性,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以“互联网 ”开展课堂互动教学
   “互联网 ”教学模式之所以会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应用,并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因为其可以将互联网技术中丰富的资源应用到课堂中,这可以让化学知识以更丰富、多元且有趣的方式呈现,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由此予以实现。如在进行“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学习时,我就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并为学生录制了探究铜、锌、银等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视频。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课堂教学需求,对准备好的材料予以应用,由此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并实现对他们之间的良好互动,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助力。如课堂上我提出了“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请猜想铜、锌、银之间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异同”。有的学生说都会氧化,有的学生说颜色不同,还有的学生说熔点不同等。通过学生的答案可以看出,他们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存在混淆,于是我运用“互联网 ”教育模式,播放提前准备的视频,让学生可以在此种角度进一步了解铜、锌、银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实现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有效区分,由此做到在完成课堂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对学生的化学素质培养。
   三、以“互联网 ”设计课堂趣味训练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应用“互联网 ”模式完成对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就必须为他们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训练,由此做到在提升课堂训练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
   考虑到化学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以实验为基础,所以我在以“互联网 ”技术为基础的状态下,为学生设计了“线上实验室”的课堂趣味训练活动。在“线上实验室”中学生可以进行课堂上所有实验的线上体验,如“灭火实验”“酸碱中和实验”“测定溶液性质实验”等。在实验中,学生会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以“酸碱中和实验”为例,当学生用滴管在烧杯中滴入酸性试液时,烧杯上的酸碱测定平衡尺就会从7的位置向左侧移动,滴入越多,移动越远,示数越小。当学生滴入碱性试液时,示数标志会向右移动。在该实验中,学生不仅可以明白酸碱度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掌握测定试液酸碱度的实验方法,这对学生的化学素养构建带来了重要助力。又或者在“灭火实验”中,“互联网 ”系统为学生设计了线上游戏。游戏中,学生會面对不同的火情,他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如何灭火,灭火成功他们会进入到下一关,灭火失败,他们会失去一次机会,如果三次机会都失去,则游戏结束。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体验,还能够学会如何正确灭火,这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工作进行“互联网 ”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是推动教学工作创新改革,实现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互联网 ”教育模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必须要做好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互联网 ”教育模式的应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魅力,并在“互联网 ”模式的助力下完成对化学知识的有效探究和学习,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为进一步推动初中化学教育工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莉莉.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1(6):55-56.
   [2]吉春橙.“互联网 ”时代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情景创设[J].课程教育研究,2020(46):31-32.
其他文献
摘要:首先从内涵和特征两方面介绍了智慧教育。然后从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化、操作技术不到位、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这三个方面分析智慧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智慧教育;中学教学;教学质量   一、智慧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1.智慧教育的内涵   智慧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顺应产生的一种新事物,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全世界各行各业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师应打破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局限和禁锢,重新定位教学主题。将书面表达能力作为重要的战略教学目标,对话题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引入趣味性和多样性元素的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和学习规律,利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根据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辅导,以确保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步提升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对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集中、单一的现象很严重。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单一;低水平重复;终身体育观;综合教育观;运动技能差异   一、体育項目“偏科”现象的原因   (一)体育新闻媒体的导向以及学校体育氛围的影响   由于受到场地器材及师资等因素的限制,一些学校确定了适合学生
摘要:语文课外阅读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引导及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就实际教学结果来看,阶梯式的课外阅读方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较为有效。就如何在初中阶段进行阶梯式的语文课外阅读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策略   所谓阶梯式课外阅读主要指的是按步骤及计划循序渐进地阅读的一个过程,来有效提升初中阶段语文课外阅读的方式。一
摘要:现阶段,在新一轮基础课程不断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怎样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英语教师的密切关注。基于此,主要通过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具体分析与探究,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路径   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前,英语教师都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应当对英语教材展开认真钻研。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当前学科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运用价值观,确保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很好地整合,这样就可以构建更加理想的初中音乐教学整合格局。从这个角度入手,关注信息技术与初中音乐教学整合的技巧问题,引导初中音乐教学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音乐;教学整合   在进入新一轮初中教育改革的过
摘要:高效课堂是初中物理教师孜孜追求的课堂模式。但高效课堂自身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且无明确的衡量指标,这就需要教师以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导向,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基于此,简要分析对新课改基本要求的理解,从中领悟高效课堂的内涵与外延,以此为依据探究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培育学生知识综
所谓社会化思维,是教师紧扣学生生活的实际状态、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借助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事件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运用学科原始的经验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和方式。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将“大社会”融入“小课堂”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将学生的学习思维浸润在具体、可感的生活问题情境之下,直接参与、分析并解决问题,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学以致用的实践操作能力。  
期刊
摘要:学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初中阶段各科目的教师,尤其是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由于知识的抽象程度相对更高,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班级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也十分普遍。针对上述情况,做好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工作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其不仅能够保障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对于促进班级学生整体的发展来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基于此,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