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进程中,追求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是当前幼儿园教育努力的方向,更是家长关注孩子成长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家园合作共育模式,不仅为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建立了通畅的渠道,为家长获取幼儿的成长信息提供途径,还能够促使幼儿在幼儿园与家庭两者的共同教育下,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幼儿园学習环境与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出发,进行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
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随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改革,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与广大的家长群体,都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模式能够为幼儿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增加幼儿的成长体验,还能够促使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在相互配合与相互监督下,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但是,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很多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共育模式贯彻得不够深刻,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因此,针对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究具有迫切性和深刻的实际意义。
一、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究
(1)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计划引入家长意见
家庭是幼儿园最关键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在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同时,要善于采纳家长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在这方面,幼儿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利用现代先进的通讯工具与家长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交流幼儿在校与在家庭中的表现与成长情况;对于重要的教学活动,在举办之前,可事前在家长群体当中进行宣传和收集意见,并对意见进行筛选和综合考虑;在家长提出反馈意见的时候,要能够及时作出回应和适当的调整;尊重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权利,对于正确的教育方式要能够在家长中进行推广,对于部分家长存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幼儿园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引导。例:幼儿园大型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举办某项大型活动之前,可以通过现代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广泛收集家长的意见,并把有效的意见应用到大型活动的策划当中,提高家长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2)丰富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合作形式
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幼儿园家园合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交流渠道,方面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为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开展提供了条件,例: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短信、QQ、微博等途径及时为家长传递各种信息,比如幼儿每天的家庭作业任务、幼儿作业的完成情况、幼儿在校的表现情况、学校活动的通知等等。与此同时,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丰富的亲子活动来促进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比如:为了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启发幼儿的思维,幼儿园可以布置家长在周末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的任务,让家长引导幼儿对大自然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将问题带回到幼儿园课堂中进行探讨和解决;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卡片;举办亲子接力游戏比赛等,利用丰富的合作形式,达到家园合作共育的目的,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3)聘请育儿专家定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培训
不管是幼儿园的教师还是家长,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为了促进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有效进行与发展,幼儿园要能够利用多方面的资源,聘请资深的幼儿教育专家定期对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经验上的传授和教育技巧上的培训,这不仅能够更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保证教学质量,还能够纠正部分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启发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增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度。例:幼儿园可以聘请幼儿心理专家到幼儿园进行课程讲授,同时让幼儿教师与家长共同接受培训,课程中教师与家长都能够有同样的机会对专家提出请教,一起学习幼儿的心理特点,共同探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
(4)家庭教育注重与幼儿园教育的高度配合
幼儿的思维发展尚不完全,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家长与幼儿园教师都是幼儿日常接触最频繁的人群,幼儿的行为最容易受到这两者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要端正自身的道德观念,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样的,为了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有效开展,家长也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不能够与幼儿园教育相背而行,要注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高度配合。例:在幼儿的德育教育中,幼儿园教师教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文明用语,同时会教导幼儿学习生活中的许多文明行为,因此,当幼儿回归到家庭中的时候,家长也要能够对幼儿的文明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而不能够由于溺爱而放任自流。
综上所述:幼儿园采用家园合作的共育模式,符合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更能够满足于幼儿实际教育的需要,因此,幼儿园要能够不断探寻有效的方法,促进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发展,开拓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渠道,丰富家园合作形式,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高度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玉欣.家园合作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33):20+39.
[2]李媛媛.对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探析[J].新校园(中旬),2015(09):162.
(作者单位:苏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
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幼儿园教育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随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改革,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与广大的家长群体,都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模式能够为幼儿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增加幼儿的成长体验,还能够促使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在相互配合与相互监督下,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但是,当前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很多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共育模式贯彻得不够深刻,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因此,针对幼儿园家园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究具有迫切性和深刻的实际意义。
一、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探究
(1)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计划引入家长意见
家庭是幼儿园最关键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在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同时,要善于采纳家长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在这方面,幼儿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利用现代先进的通讯工具与家长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交流幼儿在校与在家庭中的表现与成长情况;对于重要的教学活动,在举办之前,可事前在家长群体当中进行宣传和收集意见,并对意见进行筛选和综合考虑;在家长提出反馈意见的时候,要能够及时作出回应和适当的调整;尊重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权利,对于正确的教育方式要能够在家长中进行推广,对于部分家长存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幼儿园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引导。例:幼儿园大型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举办某项大型活动之前,可以通过现代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广泛收集家长的意见,并把有效的意见应用到大型活动的策划当中,提高家长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2)丰富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合作形式
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幼儿园家园合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交流渠道,方面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为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开展提供了条件,例: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短信、QQ、微博等途径及时为家长传递各种信息,比如幼儿每天的家庭作业任务、幼儿作业的完成情况、幼儿在校的表现情况、学校活动的通知等等。与此同时,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丰富的亲子活动来促进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比如:为了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启发幼儿的思维,幼儿园可以布置家长在周末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的任务,让家长引导幼儿对大自然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将问题带回到幼儿园课堂中进行探讨和解决;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卡片;举办亲子接力游戏比赛等,利用丰富的合作形式,达到家园合作共育的目的,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3)聘请育儿专家定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与家长进行培训
不管是幼儿园的教师还是家长,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为了促进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有效进行与发展,幼儿园要能够利用多方面的资源,聘请资深的幼儿教育专家定期对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经验上的传授和教育技巧上的培训,这不仅能够更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保证教学质量,还能够纠正部分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启发家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增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度。例:幼儿园可以聘请幼儿心理专家到幼儿园进行课程讲授,同时让幼儿教师与家长共同接受培训,课程中教师与家长都能够有同样的机会对专家提出请教,一起学习幼儿的心理特点,共同探讨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
(4)家庭教育注重与幼儿园教育的高度配合
幼儿的思维发展尚不完全,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家长与幼儿园教师都是幼儿日常接触最频繁的人群,幼儿的行为最容易受到这两者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要端正自身的道德观念,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样的,为了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模式的有效开展,家长也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不能够与幼儿园教育相背而行,要注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高度配合。例:在幼儿的德育教育中,幼儿园教师教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文明用语,同时会教导幼儿学习生活中的许多文明行为,因此,当幼儿回归到家庭中的时候,家长也要能够对幼儿的文明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而不能够由于溺爱而放任自流。
综上所述:幼儿园采用家园合作的共育模式,符合幼儿园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更能够满足于幼儿实际教育的需要,因此,幼儿园要能够不断探寻有效的方法,促进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发展,开拓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渠道,丰富家园合作形式,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高度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玉欣.家园合作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33):20+39.
[2]李媛媛.对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教育模式的探析[J].新校园(中旬),2015(09):162.
(作者单位:苏州市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