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1996-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东莞市1996-2005年性病的流行情况,评价10年来该市的性病防治效果,为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10年来性病报表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性病的发病率由1998年开始逐年上升.病种构成以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为主;性病在人群中分布以20-29岁性活跃人群居多;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结论:NGU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加强对20-29岁性活跃人群和中学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安全性教育,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性病的蔓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皿治林)治疗急性荨麻疹的起效时间及疗效.方法:62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单次口服咪唑斯汀10 mg,每日1次,分别记录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1小时、治疗后2小时各项
研究具有Michachis-Menten类型功能反应的捕食链非自治扩散系统,应用极值原理和不动点定理及V函数法,得到该系统的持久性和存在惟一全局稳定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目的:临床观察司巴沙星治疗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疗效.方法:每天200mg,连续服用14~21天.结果:临床有效率100%.治愈率76%.结论:司巴沙星在治疗
目的:评价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儿童异位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治疗侧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对照侧用0.1%糠酸莫米松霜.结果:共观察了46例异位性皮炎患儿,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