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动画片中场景与角色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场景起到为角色服务的作用,而角色则必须适应于场景的局限与约束。巧妙安排场景与角色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片的叙事结构、表现手法和剧情发展是否合理,也是衡量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以美国动画片《丁丁历险记》为参考,展开对动画角色与场景在动画片中的设定及联系等相关论述,力求从中总结规律并得到启示。
关键词:场景;角色;统一;约束
2011年,著名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再次将3D动画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表演捕捉+CG动画”的全新创作技术使得影片在运动节奏的把握上准确到位,而角色和场景的完美融合也处处突显出动画风格的高度统一和严谨细腻。本文以该片为参考,通过细致分析,探讨角色与场景的关系。
一、角色形象设计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中的演员,也是动画中故事发展的重要媒介。在《丁丁历险记》中,角色众多且角色个性鲜明,在主次关系上也非常有层次,原著中除丁丁的宠物狗白雪之外,其他主要角色的形象都是真人,所以制作团队在创作中以真人形象为参考,赋予了每个角色以鲜明的外貌特点及相对固定的动作,使每一个形象都具有其固有特征、形体结构及运动规律,让观众直观明了的从外观上就可以区分角色的种类,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而在角色创作过程中,还必须考虑人物比例及物理约束,比如为了突出可爱的人物惯用手法是将其四肢变短或变粗,但直接导致的问题是该角色将摸不到自己的脑袋且无法安排各项大幅度动作。下面将几个主要形象加以分析。
(一)丁丁:故事的主人公,一位热爱探险的年轻记者,在该角色设计中,特意将其手臂长度稍稍加长,为的是更方便的安排居中該角色的各项激烈打斗动作,稍长一些的手臂可以做出比常规手臂做不到的高难度动作,同时也可以突显出主人公丁丁的敏捷干练的形象。
(二)船长阿道克:阿道克是远洋货轮“卡拉布让”号的船长,也是英勇的舰长弗朗西斯爵士的后代,他是个酒鬼常把事情弄糟但有时却又勇敢无畏,该角色在设计时特意加大了鼻子,使其看起来鲁莽,加粗了手臂使其显得孔武有力,在动作上总是大大咧咧、摇摇晃晃,他的手上经常拿着一瓶酒。
(三)萨哈林:故事中的大反派,海盗首领红色拉克姆的后代,设计师为其设计了夸张的鹰钩鼻,鼻上架着一副眼镜,深陷的眼窝、浓密的眉毛,眼镜总是闪着一道寒光,一席暗红色的风衣加上修长的身材,为的是凸显出阴险毒辣的反派形象。他手中的那根拐杖同时也是一把利剑,在片中多次使用。
二、场景空间设计
每部动画中的场景都有主场景和分场景之分,主场景指的是故事中常出现的重要场所,比如影片中的“卡拉布让”号商船,动画中占有者很多的戏份,重要剧情也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这艘船上,如丁丁脱险后与船长阿道克的相遇、阿道克与萨哈林的最终对决等等,场景中往往出现非常多的细节与道具,都对故事发展起到影响,如救生艇、起重机等,场面也显得壮观。而分场景则是主场景中的部分细节场景或过渡场景,这类场景出现时间较短,切换频次较高,过渡性强,如片中船上的追逐戏里出现的几个船舱、楼梯等空间较小的场景,角色只是从中跑过或暂时逗留,出境时间很短,切换节奏也很快,细节明显比主场景少,但却在运动节奏中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配合主场景的调度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角色与场景的结合
(一)角色与场景的风格统一
毫无疑问,一部完整的动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角色与场景的风格对应,从形态、光影上的高度统一,两者的创作风格必须是一致的。如果将两种不同风格的角色和场景放在一起,画面将很不协调,角色与场景格格不入,片中角色与场景的布置都透露出浓浓的美式漫画风格,这样一来就做到了人景和谐,角色在场景中的运动也就变得自然、无拘束;在色彩和光影上的统一也同样重要,如片中的室内环境以暗色调为主,那么角色的光影也自然得暗淡,室外的景色明亮,那么角色的光影也得与之对应,否则风格将不统一。很多时候,光影变化与角色心理变化有关,如果场景中的光影与之不同步,艺术表现力将大打折扣。所以角色与场景的同步、统一是使动画完整流畅的基本保障。
(二)场景要为角色服务
角色是演员,场景是舞台。舞台必须为演员提供一切所需,演员才能演出好的节目,在场景中出现的陈设和道具有助于交代角色身份或性格。场景的布置要推动剧情的发展就必须要具备对角色运动有作用的陈设和道具,这样,角色可以自由的运用环境中的各种工具或媒介进行运动、打斗等动作,场景中元素越丰富,角色表演空间就越大。另外,场景的变化也可以对角色心理活动起到烘托作用,比如大海的电闪雷鸣表现出萨哈林的逼人杀气,沙漠的一望无际表现出丁丁与阿道克内心的绝望,最后晴朗的天空也烘托出丁丁在破解谜团后的心情愉悦。
(三)场景对角色的约束
场景是为角色服务的,但是场景设定的同时也对角色有着一定的约束,这种约束主要体现在时空关系上。片中英国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他们都是动画中的次要角色,类似于群众演员,他们的着装大多为西服、连衣裙或风衣,手持长伞,符合20世纪英国人的着装特征,以及片尾摩洛哥场景中的角色身着长袍,符合伊斯兰人的着装习惯,设想一下,如果街道上走着大批西装革履的人,那将与场景设计格格不入,产生违和感。所以角色的衣着或习惯必须与场景所交代的时代背景或场合相对应。
总而言之,角色和场景必须在创作风格和运动节奏保持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协调两者配合的逻辑关系,才能创作出完整、耐人寻味的优秀动漫作品。
【参考文献】
[1]冯元章.动画场景设计的情感诉求与整合[J].装饰,2010(10)
[2]李世东.动画角色设计构思思考[J].衡水学院报,2009(05)
[3]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动画片中场景与角色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场景起到为角色服务的作用,而角色则必须适应于场景的局限与约束。巧妙安排场景与角色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片的叙事结构、表现手法和剧情发展是否合理,也是衡量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以美国动画片《丁丁历险记》为参考,展开对动画角色与场景在动画片中的设定及联系等相关论述,力求从中总结规律并得到启示。
关键词:场景;角色;统一;约束
2011年,著名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再次将3D动画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表演捕捉+CG动画”的全新创作技术使得影片在运动节奏的把握上准确到位,而角色和场景的完美融合也处处突显出动画风格的高度统一和严谨细腻。本文以该片为参考,通过细致分析,探讨角色与场景的关系。
一、角色形象设计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中的演员,也是动画中故事发展的重要媒介。在《丁丁历险记》中,角色众多且角色个性鲜明,在主次关系上也非常有层次,原著中除丁丁的宠物狗白雪之外,其他主要角色的形象都是真人,所以制作团队在创作中以真人形象为参考,赋予了每个角色以鲜明的外貌特点及相对固定的动作,使每一个形象都具有其固有特征、形体结构及运动规律,让观众直观明了的从外观上就可以区分角色的种类,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而在角色创作过程中,还必须考虑人物比例及物理约束,比如为了突出可爱的人物惯用手法是将其四肢变短或变粗,但直接导致的问题是该角色将摸不到自己的脑袋且无法安排各项大幅度动作。下面将几个主要形象加以分析。
(一)丁丁:故事的主人公,一位热爱探险的年轻记者,在该角色设计中,特意将其手臂长度稍稍加长,为的是更方便的安排居中該角色的各项激烈打斗动作,稍长一些的手臂可以做出比常规手臂做不到的高难度动作,同时也可以突显出主人公丁丁的敏捷干练的形象。
(二)船长阿道克:阿道克是远洋货轮“卡拉布让”号的船长,也是英勇的舰长弗朗西斯爵士的后代,他是个酒鬼常把事情弄糟但有时却又勇敢无畏,该角色在设计时特意加大了鼻子,使其看起来鲁莽,加粗了手臂使其显得孔武有力,在动作上总是大大咧咧、摇摇晃晃,他的手上经常拿着一瓶酒。
(三)萨哈林:故事中的大反派,海盗首领红色拉克姆的后代,设计师为其设计了夸张的鹰钩鼻,鼻上架着一副眼镜,深陷的眼窝、浓密的眉毛,眼镜总是闪着一道寒光,一席暗红色的风衣加上修长的身材,为的是凸显出阴险毒辣的反派形象。他手中的那根拐杖同时也是一把利剑,在片中多次使用。
二、场景空间设计
每部动画中的场景都有主场景和分场景之分,主场景指的是故事中常出现的重要场所,比如影片中的“卡拉布让”号商船,动画中占有者很多的戏份,重要剧情也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这艘船上,如丁丁脱险后与船长阿道克的相遇、阿道克与萨哈林的最终对决等等,场景中往往出现非常多的细节与道具,都对故事发展起到影响,如救生艇、起重机等,场面也显得壮观。而分场景则是主场景中的部分细节场景或过渡场景,这类场景出现时间较短,切换频次较高,过渡性强,如片中船上的追逐戏里出现的几个船舱、楼梯等空间较小的场景,角色只是从中跑过或暂时逗留,出境时间很短,切换节奏也很快,细节明显比主场景少,但却在运动节奏中起到重要的过渡作用,配合主场景的调度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角色与场景的结合
(一)角色与场景的风格统一
毫无疑问,一部完整的动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角色与场景的风格对应,从形态、光影上的高度统一,两者的创作风格必须是一致的。如果将两种不同风格的角色和场景放在一起,画面将很不协调,角色与场景格格不入,片中角色与场景的布置都透露出浓浓的美式漫画风格,这样一来就做到了人景和谐,角色在场景中的运动也就变得自然、无拘束;在色彩和光影上的统一也同样重要,如片中的室内环境以暗色调为主,那么角色的光影也自然得暗淡,室外的景色明亮,那么角色的光影也得与之对应,否则风格将不统一。很多时候,光影变化与角色心理变化有关,如果场景中的光影与之不同步,艺术表现力将大打折扣。所以角色与场景的同步、统一是使动画完整流畅的基本保障。
(二)场景要为角色服务
角色是演员,场景是舞台。舞台必须为演员提供一切所需,演员才能演出好的节目,在场景中出现的陈设和道具有助于交代角色身份或性格。场景的布置要推动剧情的发展就必须要具备对角色运动有作用的陈设和道具,这样,角色可以自由的运用环境中的各种工具或媒介进行运动、打斗等动作,场景中元素越丰富,角色表演空间就越大。另外,场景的变化也可以对角色心理活动起到烘托作用,比如大海的电闪雷鸣表现出萨哈林的逼人杀气,沙漠的一望无际表现出丁丁与阿道克内心的绝望,最后晴朗的天空也烘托出丁丁在破解谜团后的心情愉悦。
(三)场景对角色的约束
场景是为角色服务的,但是场景设定的同时也对角色有着一定的约束,这种约束主要体现在时空关系上。片中英国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他们都是动画中的次要角色,类似于群众演员,他们的着装大多为西服、连衣裙或风衣,手持长伞,符合20世纪英国人的着装特征,以及片尾摩洛哥场景中的角色身着长袍,符合伊斯兰人的着装习惯,设想一下,如果街道上走着大批西装革履的人,那将与场景设计格格不入,产生违和感。所以角色的衣着或习惯必须与场景所交代的时代背景或场合相对应。
总而言之,角色和场景必须在创作风格和运动节奏保持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协调两者配合的逻辑关系,才能创作出完整、耐人寻味的优秀动漫作品。
【参考文献】
[1]冯元章.动画场景设计的情感诉求与整合[J].装饰,2010(10)
[2]李世东.动画角色设计构思思考[J].衡水学院报,2009(05)
[3]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