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海洋生活的十大猜想

来源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888t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链接:
  猜想一:截上“头盔”和海洋动物交流
  假如人类生活在海洋里,那么与海洋动物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将利用特殊的“头盔”和它们进行交流。“头盔”能够接收动物“讲话”时发出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成人类理解的语言。同样,它也可以把人的语言转换成动物能够理解的声波。“头盔”内储存了不同海洋生物的语言,这样人类就可以和各种动物聊天了。
  猜想二:发展海洋时代的农业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由于气温上升导致海洋淹没了整个大陆,人们不得不在海底建造城市生活。尽管藻类是农作物首选的替代品,但人类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种植粮食。人类建造了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工温室,种植通过基因技术优选出来的谷物。这些谷物长得并不高,但可深深扎根于人工土壤中,能抵御暴风雨的袭击。
  猜想三:用光纤传送阳光
  假如人类生活在海洋里,海洋深处一片黑暗,人们可以利用光纤传送阳光来照明。首先,人们在地球表面安装大量的太阳光采集器,然后用特殊设备把汇集起来的太阳光通过光纤传送到海洋深处的人类居住区。在人类居住区,光纤被分成许许多多的支路,为各家各户提供照明。
  猜想四:“水波字”进行交流
  未来,生活在海洋中的人们将用“水波字”进行交流。“水波字”由专门仪器发出。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在水里都能通过仪器发出的“水波字”来“交谈”。
  猜想五:把鳃移植人类身上
  未来,科学家将把鱼类的鳃移植到人类身上。到那时,人类就可以像两栖动物一样既能在水下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人类尽可以在海洋中建造海底城市,长久生活在海洋里。
  猜想六:吃“海味佳肴”
  随着人类向海洋大规模迁移,海洋渔业将蓬勃发展。科学家们制定出了一套严密而又合理的捕捞方案,许多新鲜、奇特、营养丰富的鱼类将出现在餐桌上,像深海乌贼、深海螃蟹等。观赏着深海的风景,吃着深海的美味,一定别有一番情趣。
  猜想七:建造潜水式的海洋城市
  未来,人类将生活在形状像飞碟的能潜入海底的海洋城市里。海洋城市能像潜艇一样游动,面积大至几百平方千米,小至几十平方千米。在海洋城市的人造土地上建有花园式别墅供人们居住,还建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高产环保的立体农场、靠洋流和温差发电的大型电厂和加工海洋资源的工厂等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风平浪静时,海洋城市会漂浮在海面上,打开上部的透明罩,人们就能沐浴阳光和海风;波涛汹涌时,海洋城市会下潜到海洋深处享受海底的安宁。它也能够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的变换迁徙,使人们始终生活在四季如春、气候适宜的海洋环境里。
  猜想八:坐在鱼背上旅行
  假如人类生活在海洋里,那么人类的交通工具就和现在的大不一样了。人类可以利用各种大型的鱼类作为交通工具,在鱼背上安装座椅,这样人们坐在鱼背上可以很方便地畅游海底世界。从此,人类不再为能源危机而苦恼,也不用担心化石燃料的燃烧污染大气,地球的生态环境将逐步得到改善。
  猜想九:建造海上浮动城市
  未来,科学家运用航空母舰和海上石油钻探平台制造技术,在海洋里建造起现代的“诺亚方舟”——海上浮动城市。浮动城市上竖立有风力发电机组,四周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并通过开采海底“可燃冰”取得能源。人们在浮动城市上植树造林,建造养殖场和无土农场,靠排泄物发酵池生产肥料。此外,金属、塑料等“废弃物”会被循环利用。总之,整个海上浮动城市完全能够自给自足。
  猜想十:戴上“海底呼吸器”穿上“海星脚蹼”
  如果人类有一天真的移居到海洋,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正常呼吸。为此,科学家将发明“海底呼吸器”,把海水中的氧气过滤出来供人类呼吸。另一个难题是如何在海洋中自如行走。聪明的科学家依据海星吸附在岩石上的原理,将研制出“海星脚蹼”。人们出行时戴上“海底呼吸器”,穿上“海星脚蹼”,在海底行走将如履平地。
其他文献
同学们,海洋馆你们都去过吧,那里有很多种海洋生物,给你印象深刻的应该有很多吧,但你注意过鲎吗?它被称为“活化石”呀。青岛市同安路小学师生就对这种动物进行了一堂科普自然课,快来看一看吧。  教师:通常我们想要认识一种生物,要从生物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价值等方面去了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鲎。  教师:为什么鲎外形似蟹不是蟹,似蛛不是蛛?  教师:刚才我们在对比时提到鲎拥有4只眼睛,你们知道分别长
亲爱的同学们,海贝贝又和大家见面了。前几期我们介绍了古代船舶的发展演变情况,船舶技术随着时间的推进日新月异。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取得过一系列重大的成就,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之前我们给大家介绍了船舶推进工具橹、中国式多桅多帆等技术,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国古代造船技术中另外几项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发明。  水密隔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船舶虽然能自如地漂浮在水
[前情回顾]密度流和风海流使磅礴的大海运动起来,但是在某些近海海灣,一时的“风平浪静”就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危机。
世界上最小的海蟹,被称为“豆蟹”。顾名思义,它们的个头儿就像豆子那么小。目前人们发现的最小的豆蟹,生活在日本的相模湾海域,甲壳宽度只有三四毫米,而且鼓鼓的,很像一颗小小的豆子。虽然身体非常小,豆蟹的身体构造却和普通的海蟹没什么两样。  由于身体过于小巧,豆蟹基本没有什么食用价值。同时,由于这种海蟹通常会与水母、海葵、贝类混居在一起,它们常常寄生在贝类的身体中,严重损害贝类的腮、消化腺、外套膜等身体
牡蛎公主一时有点儿慌张,可她还是急中生智地马上将蚌壳合得紧紧的。海蛇凑过去想从蚌壳的缝隙往里瞧,但牡蛎公主把蚌壳关闭得严严的,海蛇什么也看不到。海蛇只能悻悻地扭头游走,就在这时,牡蛎公主不知哪来的勇气,迅速张开蚌壳夹住海蛇的尖尾巴。海蛇痛得吱吱乱叫,疯狂地扭动着身躯,想抽出被夹的尾巴,可牡蛎公主用尽全力死死夹住,一丁点儿也不放松。疼得发抖的海蛇只好咬咬牙,断掉尾巴,仓皇地溜走了。  这时,躲起来的
很多小朋友都梦想过成为一名船长,驾驶着舰艇在蔚蓝的大海上驰骋……如果真的有一位曾经培育出无数出色的舰长、海军将领的人坐在你们面前,你们想问他些什么问题呢?今天,机会来了,原大连舰艇学院陆儒德教授来到了我们的会客厅,为大家讲讲他与大海的故事。  我一生与海有缘,生在上海市,喝黄浦江水长大,居住过长兴岛,深爱岛屿生活。儿时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海军。14岁时梦想成真,成为一名海军战士,从事航海工作,走
同其他种类的海龟一样,小玳瑁刚刚破壳而出便匆匆忙忙地向着大海快速爬去。这生命初期的头几分钟对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空中的猛禽、地上的野兽都要争夺这可口的美餐。也许正因如此,小海龟生来便被赋予了一项本领,那就是一出生就本能地识别大海的方向。据科学家研究,在自然条件下,新生的小海龟就是朝地平线较亮的地方寻找到大海的。
海龟方向感很好!  海龟有地图吧!  海龟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必须爬到沙滩上产卵、孵化,大约经过40~70天便可孵化出小海龟。小海龟刚一出壳便爬向大海,在海洋中发育成长。长大的海龟到了繁殖期,又千里迢迢循着上一次的路线返回出生地产卵。科学家研究认为,海龟对极稀薄的有机化合物的气味特别敏感。它们就靠这种气味来辨认方向,认识回“故乡”的路。也有人认为海龟是利用星空导航来识别回“故乡”的路,还有人认为海
海底世界可不是一个适合小宝宝们生长的环境。即使适应了海洋深处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也不一定能逃出其他海洋动物的“泱泱众口”。就算是一次产卵三亿粒的翻车鱼,也因为卵极易被别的鱼类吞食而成活率不高。相比之下,那些生活在陆地海洋馆里的海洋动物们因为有了人类饲养员的悉心照料,倒成了海洋界的“幸运儿”。  太原迎泽公园海底世界的一条小豹纹鲨宝宝在饲养员的精心呵护下破卵而出。在馆中大大小小15条鲨鱼中,它的妈妈
今年暑假,我随妈妈来到了美国加州的三姨家旅游度假。  这天吃完早饭,三姨说:“今天咱们去半月湾钓螃蟹吧!”“钓螃蟹?”我怀疑听错了话,因为听说过钓鱼、钓虾,可从未听说过钓螃蟹。“是的。海水退潮后,被冲到岸上的螃蟹钻到石缝里,这是我们钓螃蟹的好机会。”三姨接着说,“我在网上查了涨、落潮时刻表,今天时间不错,咱们开始准备东西吧!”她一边说,一边从冰箱里拿出一只处理过的鸡,用刀分割后发给大家做诱饵,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