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青春,绽放光芒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hu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难度的杂技技巧与舞蹈动作流畅完美地融合,令人难以抵挡的青春气息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托举、空翻、抛接……啦啦队充满活力的演出让观众们沸腾了,欢呼声、呐喊声响成一片,现场观众纷纷拿起相机拍摄她们表演的精彩瞬间。“噢,太棒了!”不少外国观众也纷纷向她们竖起大拇指。
  这是2008年8月10日下午6时30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馆举行的曲棍球比赛上,南宁26中啦啦队表演的精彩开场舞。
  这次在奥运会上表演的26中啦啦队共有15名队员,她们分别在曲棍球、自行车、射击等赛事上共进行76场表演,表演包括一套标准啦啦操和一组技巧空翻啦啦表演。这些队员们用自己精彩的表现,为奥运会比赛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在参加奥运会表演的30支啦啦队中,南宁26中啦啦队队员平均年龄最小,但她们却以自己的精彩表演,被北京奥组委破例授予“专业志愿者现场表演啦啦队样板队”的称号。
  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现在在很多国家流行,特别是在校园里。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体育比赛项目中加入了啦啦队的表演。南宁市26中啦啦操代表队于2003年9月组队,队员以初中学生为主,是一支健康、快乐的啦啦队,享有“小蚂蚁”啦啦队之美称。队伍虽年轻,但意气风发,经过老师地精心指导和同学们地刻苦训练,凭着顽强的意志、不懈的追求,成果丰硕,喜报频传。从2004年起,虽然啦啦队队员不断更替,但他们连续4年蝉联全国啦啦队锦标赛中学组冠军,并多次出征在美国奥兰多举办的世界啦啦队锦标赛,表现出超强的实力。
  2008年4月,南宁市26中啦啦操队第三次出征美国,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世界啦啦队锦标赛。这一次,虽然还是参加全女生组的比赛,但年龄组别提高了,人数调整为23人,实力较以前有所提高。
  由于参赛队员有了较大变动,在成套动作及技巧难度编排上也作出很多调整,啦啦队正式开始成套练习时间就比较晚。所以,在最后的几个星期里,训练强度很大,每天从下午6点一直训练到晚上11点。在准备过程当中,由于动作难度系数提高,再加上队员们只是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能力有限,许多“底座”的手、“尖子”的脚都受伤,可谓伤兵满营。最后,教练们根据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考虑,决定通过变化“完成动作”的花式来提高难度。比如,同样是一个托举动作,可以通过上法、下法等花式的调整,增强啦啦队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为了尽量减少训练对孩子们学习的影响,教练组还做了充分的协调工作,让每天的训练时间不至于成为备战的难题。
  有了前面两次的经验,啦啦队对这次比赛更加充满信心。果然,4月29日,美国奥兰多传来佳音:南宁26中获技巧啦啦队国际公开小组别全女生第二名。她们优异的表现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和认可。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这样描写:“在一年一度的世界啦啦队比赛上,当中国南宁26中的代表队上场时,观众们都屏住了呼吸。她们的表演让评委目瞪口呆”,“中国人带来了炫目的演出,全部是高空杂技动作和令人叫绝的空翻”。
  从美国凯旋后,为了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演,南宁26中啦啦队的教练和队员们又投入到备战之中。由于本次表演与一般的啦啦队竞赛不一样,啦啦队又对动作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技巧动作的难度和观赏性。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从5月23日起,这批年轻的“啦啦宝贝”就来到北京,进行全封闭训练。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早上5点左右就要起床,平均每天训练十几个小时。苦了,累了,就用“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英雄董存瑞”之类的话来激励自己;想哭的时候,也拼命忍住,尽量不让自己的言行影响到整个团队。一个月的辛苦磨练让队员们学会了付出,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团队合作,也让这个团体更加团结在一起。
  努力最终有了回报,2008年北京奥运会啦啦队表演赛上,他们获得了冠军,顺利获得参加奥运会资格,成为奥运啦啦队中唯一的一支中学生啦啦队。终于,在北京奥运会上,队员们用自己的努力,把最美、最有活力的表演带给全世界的观众,让世界记住了他们的青春风采。
  “长大以后,我也想组建自己的啦啦队”,啦啦队队长王迎说。这是她的梦想,也是啦啦队员们的梦想。在北京奥运赛场上,这些“啦啦宝贝”们,已经用精彩的表演让自己的“啦啦梦”迈出新的一步,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们最终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其他文献
林志玲以良好的学识修养、甜美清丽的外貌,被媒体冠以“台湾第一名模”的称号。  虽然有着超高的人气,走红了这么多年,但林志玲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在努力地工作着。在2010年热播的《刺陵》全球首映礼上,主持人黄子佼突然握住林志玲的手,贴心叮嘱她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林志玲意外地眼泛泪光。在采访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自己的泪意是因为被大家的催泪弹打中:“大家给我的鼓励变得不一样,大家现在在说,志玲
我在窗前一直眺望远方,灰色的天空幻化成母亲的脸,我发觉我真的很想她。  记得那天,我再也无法忍受成绩失利的折磨,迷茫囚禁着我,为什么为什么所有的努力换来的都只有一份失意。泪水汹涌,我怎么努力也阻止不了它们争先恐后地蹿出我的眼眶,滑落在手背上……妈妈好几次轻轻地推门进来,又无声无息地出去,我始终紧闭双眼,不给她一点交流的机会。我开始没来由地怨恨她,怨她不像同学的父母那样是知识分子……怒火积蓄在心中,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作家吴刚写于2001年的一篇报告文学,收录在《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一书里。本县一次优质课评选中多人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大都把本文混同于一篇一般的散文来上,仅仅关注了其文学性的语言,重点将课文中用文学语言描绘罗布泊今夕现状的部分对比着进行了品读学习,教学的落点似乎仅仅在于欣赏语言的生动,而忽视了作品中的非文学表达,忽视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忽视了报告文学的文体特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靠什么传承?我们认为,除了活态的生活习俗之外,更大程度上是要通过经典传承来实现的。因为“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其特征有三:一是具有原创性,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二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内涵丰富,对历史人生以至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三是具有超越时空的大众认同性,使人解读不尽,生命力持久。”①语文教材作为民族文化教育的载体和工具,选取了大量的经典文
陆游的《诉衷情》是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第三单元爱国词中的一篇。很多一线老师在分析情感的时候,往往从作者论的角度立意,使语文的文本分析沦为低效、无效。这种解读之所以低效,无效,就是因为它只是停留于概念式的传达和标签式的表达。孙绍振先生曾说:“文本分析之所以成为顽疾,就是因为文本内的矛盾成盲点。”我们的课堂“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因此,笔者认为,
多娜是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图表设计员,她的生活在1994年时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那天,42岁的多娜拿着食物回家时突然摔倒在地,她的身体左侧部分麻痹,她中风了。接下来的几个月,多娜一天要承受好几次的疾病发作,她的身体无法控制地痉挛,要么她就像个梦游者一样呆若木鸡,有时她会失去知觉。多娜变得消沉极了,几乎很少离开家。为了帮助她,多娜的丈夫给她带回来一只德国罗特威尔牧羊犬,叫潘垂。就是这只狗救了多娜的命。 
天晚欲雪,好友邀我去火锅城,说满腹心事要借火锅一涮。为着不肯做母亲,她与老公已成水火之势,欲借我这个过来人做灭火器,令我安置好女儿后速速赴约。  当初她也极力劝过我,做母亲投资太多风险太大,如果生个神童还好,当妈的里子面子全赚足了,万一生个木头木脑的呆瓜,连自己的快乐都得赔进去,实在是亏大了。那时我笑她像个人贩子,现在却觉得她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幼儿园门前熙熙攘攘,我牵着女儿的手,老师踌躇着,似
弹子游戏    “你们自己来,但每人只拿12个,”吉姆一边说着一边从盒子里摸出了一打弹子,“我们这里绿色的弹子比蓝色的少,而蓝色的弹子又比红色的少。所以大家拿的时候,每人红的要拿最多,绿的要拿最少。但每种颜色都要拿!”  吉姆自己这样做后,其他的男孩也都照着做。这里总共只有三种颜色的弹子,而且盒子里弹子的数量也刚好够大家拿。  “我们大伙拿法全都不一样!”乔观察了一下大家拿出的弹子说道。“只有我有
一、教学目的  1.巩固文言基础,积累论学名句。  2.了解《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体会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3.学以致用,寻找经典与生活的对接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4.启发学生借鉴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研读《论语》。  二、教学设想  1.古为今用,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观;多元对话,构建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生活味的课堂情境。  2.将语义诠释与语言品味、情感
孔乙己是鲁迅短篇小说中的经典悲剧人物,他真实地滋长于这块我们似曾相识的社会土壤上。作为一个不被收容的“多余人”,终于在看客们的笑声中脱下了长衫,自然地走向死亡。当前对于《孔乙己》中“笑”的研究已是卷帙浩繁,本文试图将看客的“笑”与孔乙己真实的“多余人”形象进行系统的比对观照。一、 有声之笑,“多余人”的建构  《孔乙己》1919年4月在《新青年》发表时,鲁迅先生曾作了一篇《附记》,阐明作品的主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