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脊柱疾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liang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用于脊柱疾病患者护理的临床现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疾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循证护理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16.6%)明显低于对照组(43.3%),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循证护理经多年的发展,在脊柱疾病治疗和护理中具有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已经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一致认可。
  关键词:脊柱疾病;循证护理;应用现状
  循证护理(EBN)是循证医学的产物,是李幼平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与发展,循证护理凭借其科学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教育以及护理领域[1]。循证护理主要是基于过去众多学者的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临床护理中的问题查找相关资料作为理论依据,医护人员再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和经验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计划,旨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护理服务[2]。一直以来,我院试图研究一种低成本、高效的脊柱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的应用给临床护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护理路径,其临床护理效果已经得到临床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一致认可,现将循证护理在脊柱疾病护理的应用现状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脊柱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介于36-77岁,平均(53.4±2.5)岁;疾病类型:颈椎疾病者8例,胸椎疾病患者6例,腰椎疾病患者16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介于35-79岁,平均(52.9±3.1)岁;疾病类型:颈椎疾病者7例,胸椎疾病患者7例,腰椎疾病患者1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差异对比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在循证护理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由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护师主管共同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认真、仔细找出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网络资源寻找相关文献中对这些问题的报道研究,从中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整理后进行结构化,最后由循证护理小组成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和经验,遵循“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在护理过程中,应及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护理方案。
  2.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 论
  3.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循证护理应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髓核脱出或突出,或者关节增生导致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所致。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极易出现呕吐、吞咽等不良反应,且手术恢复效果极易受到个体差异影响,难以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引入循证护理理念,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疗效。渤海大学校医院[3]曾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2011年11月-2012年12月患者)以及循证护理(2013年1月-2014年2月患者),结果研究表明采取循证护理模式相对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出现呕吐、吞咽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也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术后康复速度。
  3.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循证护理应用
  腰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高,目前主要采用药物、针灸、按摩等保守治疗措施以及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循证护理的出现,很多医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也积极引入循证护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速度。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术后疼痛明显,对患者的活动能力会产生很大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影响康复效果。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果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良好,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3.3脊柱骨折患者的循证护理应用
  脊柱骨折主要是由于患者从高处不慎跌落受到外界巨大的创伤,导致患者脊柱部位承受力相对腰部更大时而出现骨折所致。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脊柱骨折的主要手段,且临床疗效显著,但术后患者极易出现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造成较大影响。很多临床医师为降低脊柱骨折术后并发症,积极引入循证护理方法,且取得满意效果。杜金芬等[4]对半椎板减压植骨术、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术后保持室内定期通风,指导患者有效、正确排痰,吸痰,指导患者进行扩胸运动,大大降低了肺部的感染发生率;术后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保持床位的清洁、干燥,指导患者多练习抬臂、收腹等练习,加强患者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可有效预防压疮。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突破传统主观感受,注重科学、临床实践经验为主的全新护理理念,改变了护理人员常规惯性思维以及行为表现,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循证护理指导下的所有护理措施均以众多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论据支持,由护理人员结合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制订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护理方案,更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提高了10%,而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也降低了26.7%,与大多数文献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经多年的发展,目前在脊柱疾病治疗和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已经受到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学苹.我国循证护理的发展与展望[J].当代护士,2012(:8)11一12.
  [2]李幼平,刘鸣.循证医学—21世纪临床医学[J].实用医学杂志,2012,16(7):517.
  [3]李敏,张风娥,张倩,等循证护理在降低脊柱损伤合并截瘫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77—78
  [4]杜金芬,张颖,高薇.循证护理在腰椎间盘摘除术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3):13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1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护理。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106例,治愈率为84%,再出血15例,再出血率为15.3%,死亡5例,死亡率为16.67%,褥疮发生率为0。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加强病情观察并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2011年3月 -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结果做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68 例心肌梗死患者中,治愈 59 例,好转 8 例,仅有 1 例死亡,总有效率为 98.5%,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期刊
摘要:研究讨论孕产妇刨宫产手术后,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是否能减轻术后疼痛。实验安排:选取从2012-9到2013-9中在我院入住的30位孕产妇患者进行实验分组,分别为:对比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采取心理护理治疗。实验表明:试验组的孕产妇患者在采取了心理护理后,其疼痛表现明显下降。总结:采取心理护理的治疗方式,有利于孕产妇患者的健康恢复,对妇产科的护理工作有明显的提升和改善。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疼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积极抢救休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医生早诊断,早手术,做好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结果:本组5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除1例因合并多发伤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5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早确诊,早手术,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脾破裂;急救;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占各种腹部损伤的4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肺癌化疗治疗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运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实施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惫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惫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等指标明显优于對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全新更高的要求。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相应的“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正逐渐成为广大患者的心声。通过分析自然分娩和剖腹产两种分娩方式及产妇不同阶段身体和心理上的需求,采取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能有效的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腹产率,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更好的保障母婴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关键词:以人为本;产科;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对手足口病患儿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5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都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程序。方法:选择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患儿58例,分析导致窒息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程序,对2009年1月后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并作回顾性总结。结果:我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约为2.93%,脐带异常、早产、羊水不足或羊水污染、妊娠合并症、宫内感染等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引起新生儿窒息不同原因,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静脉化疗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根据输液治疗相关标准制定五项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指标,并设置相应的阈值。定期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将阈值与结果进行对比,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五项护理质量指标均达到规定的阈值。结论 在静脉化疗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质量;静脉化疗;质量指标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式之一[1]。在静脉化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中抽选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以及SAS及SD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