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语文教学的布局之美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shil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45分钟的课堂,如何演绎它最大的精彩度,完全取决于教师精心合理、井然有序的课堂布局。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在完美的教案、智慧的教法、科学的学法中得到有机统一。正如中国传统的绘画、小说、建筑等艺术一样,合理的布局才能体现他们的美感和艺术感。下面,笔者根据具体的教学实例,从三方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做到合理布局、巧妙安排,以掌控课堂教学的布局之美。
  一、在和谐统一中把握课堂教学的结构美
  课堂教学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包括课堂导入、提问、复习、总结、布置作业等以及各部分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寓变化于统一之中,在展与收、动与静、断与续的和谐统一中,体现语文教学布局的结构美。如人教版第四册《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一课,考虑到诗句朴实、流畅,且句式、结构多有相似,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主体探究型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充分感知课文。
  1.播放录像,创设情境。观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片段后,请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关于雷锋的事迹,谈谈自己的感受,初步感受雷锋的崇高精神,引领学生探寻雷锋的足迹。
  2.倾听录音,读通课文。在认真倾听配音朗读之后,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之间互读生字,注意字音、字形的变化。
  3.品读课文,感受雷锋精神:说一说、画一画体现雷锋精神的词句,小组内交流;自由读1-2节,并在观看录像“雷锋叔叔冒雨送孩子的故事片段”后谈感受;合作探究3-4节,结合雷锋叔叔背大娘的图片进行说话训练;自主探究5-6节,自由朗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自主选择,积累美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适当配上的动作,进行朗诵表演。
  这一则教学案例,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做到了展与收、动与静的和谐统一,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美。
  二、在疏密有致中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美
  节奏,是一个音乐术语。没有节奏,就谈不上音乐和艺术。课堂教学也一样,在一节课中,应该环环相扣,疏密有致,形成一种音乐的节奏美。在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中,应做到科学解读文本内容,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才能在疏密有致、高低交错的教学节奏中产生春风化雨般的魅力,获得审美的享受。
  1.教学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有声语言的轻重之分,渲染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课堂气氛。在涉及教材的重难点内容时,应放慢语速,加大音量;在讲述文本本身节奏比较明快的内容时,可适当放轻音量,加快语速等。
  2.教学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穿插讲故事、小品表演、视频欣赏等方式,使教学活动有动有静,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注意力。
  3.教学内容。信息量的疏和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是构成教学节奏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详略做到合理组合。比如,重点难点要重锤敲,把握好一个“张”字,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而对学生易懂的非重点内容,应做到激越之中见舒缓,在“张”中体现一个“弛”字。
  万物皆有节奏。只有在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见舒缓,才能使学生在整体和谐的教学节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新知。
  三、在引人入胜中把握课堂教学的意境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意境美,不仅包括文学艺术作品本身的美感在课堂教学上的具体体现,也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种特有氛围和情感体验。它不同于落于形式的结构美和节奏美,是抒情作品中的情景交融的呈现,是虚实相生的境界和情调,令人反复回味、发人深省,从情感上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共鸣,在引人入胜的氛围中积极思考。
  例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考虑到这是一篇以韵文形式呈现的,朗朗上口、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因此我首先播放了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学生感受植物的千姿百态与传播种子的神奇。接着,我再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小组内轮流课文,并开展“我会读”的竞赛。这样,以“读”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上述环节中,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创设出一种集动画、音乐、文字于一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同时,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合理的教学布局能让学生静静默想、思考和回味,更是教师完美教案、智慧教法的实力体现。我们教师应积极谱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布局之美,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双方交往、互动的舞台,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的有机统一,使我们的语文课焕发出生命与活力。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通过创设良好的预习环境,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及
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就很重视人(既包括高级专家和专门人才,也包括普通员工)在企业经营中的能动作用,强调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因而也舍得在人力资源投入上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高游离氧化钙(f-CaO)水泥的水化及其在水泥石中氢氧化钙的分布和显微结构特征.讨论了水化早期和后期Ca(OH)2晶体的结晶特性及界面结合关系,指
[摘 要]“重学轻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为:重学,轻考;重语言揣摩,轻描述讲解;重师生互动,轻单维传递。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体会学习的过程,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重学轻教;学情;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5-0063-01  
本文介绍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开设独创机械设计课程的准备工作和具体内容,对照我国工科教育改革,认为:从敢争第一的独创精神、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和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三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