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5W2H分析法”提高小学生读图能力的案例分析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tianshy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思维发展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常常会出现学生对数学主题图的理解浮于表面的问题。本文尝试采用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的“5W2H分析法”,通过行动研究,实施两次研究的跟踪与改进,探索提高低年级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读图能力;提高策略;5W2H分析法;案例分析
  一、研究的对象(Who)
  本案例研究的是读图能力的培养。读图能力是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转化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学生会看图、读图,能从图中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答问题。
  二、做此项研究可以达到的目的(What)
  第一,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材中的主题图,尤其是习题的配图,实际上都是为了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而设计的。学生能把它们读懂,也就相当于理解了蕴含在图中的数学原理和知识。
  第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过程中,适时给予有效的提示和暗示,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促使孩子从多个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学生读图能力低下的原因(Why)
  从笔者多年从教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来看,当前学生的读图仍存在不少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读图的信心
  一、二年级的孩子,思维发展水平以形象思维为主,面对蕴含数学信息的主题图,往往会出现畏难情绪。学生在无自信的基础上读图解题,容易“打退堂鼓”,产生一种“被动阅读”的心理,很难对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也就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 缺乏严谨的读图态度
  数学语言具有精确性,教材或习题中的每个数字、符号、数量基本都有明确的含义和作用。学生的读图要求针对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领会出题者的意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进行解答。然而,部分学生在读图时,缺乏严谨踏实的态度,在读图过程中未能理解图中的数学含义,更不能体会蕴含在主题图中的数学思想。
  3. 缺乏读图的经验和方法
  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平时的听课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对主题图作用的理解有偏差,片面地把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成教学媒体中的一种,往往只是单纯地让孩子读出主题图中的数据,然后计算。由于教师理解的偏差,导致没有充分有效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进而忽视对学生识图、读图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四、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有效策略(How)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的范式为主,同时,在具体的实施中,根据需要和条件,采用了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读图情感的培养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力。主题图的内容大多来源于生活中的场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图的过程中,要用生动的语言充分挖掘主题图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看图,轻松地从主题图中走进数学的王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上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还要善于挖掘课本中主题图的故事情节,突显主题图中的趣味性、对称性、思想性等美育因素,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入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案例1】教材一年级下册第99页第20题(如下图所示)。教师通过创设在娱乐场中游玩学数学的情境,在进入情境时,先让学生说说在游乐场玩过什么好玩的项目,学生将变得兴趣盎然,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的数学计算。这样既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语言激励
  由于年龄的特点,部分学生在读图时未能用语言准确描述,或者读图不够准确。这时老师不能简单地用“你错了”、“不对”等语言来评价学生,而应该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孩子认真、细致地观察主题图,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让孩子们面对主题图的时候,要有读和说的信心。
  【案例2】教材一年级下册第96页第8题(如下图所示)。学生必须要看图,才能明白其中的隐含信息,同时要数一数,才能得出“飞出了8只鸽子”。因此,教师要通过语言鼓励去引导学生读图,并用语言去说出图中表达的意思。当孩子对图的理解有误时,切忌批评指责,要循循善诱,并给予鼓励。
  2. 注重读图方法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结合低年级数学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读图的方法教给孩子。
  (1)引导学生按顺序读图
  在阅读主题图的时候,教师首先必须引导孩子进行有顺序的读图,如从上到下、从左往右、从内向外、顺时针等的顺序;已经数的可以做好标记,从而避免“漏数”或“重复数”;有序地观察,有序地思考,帮助学生养成有序读图的习惯。
  【案例3】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0页第3题(如下图所示)。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画面,然后要引导学生分类和按顺序观察每一种类,最后得出每一类的准确数量。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想一想,有目的地观察画面,感知事物的特征,使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图
  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的孩子,虽然会看图,但观察往往没有针对性,随意性较大,目的性不强。而教材中的主题图又有别于语文学科中的看图说话。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从数学的角度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解答。
  【案例4】教材一年級上册第一单元第6页教学“比多少”(如下图所示)。教师要引导孩子有目的地读图。可以先整体观察画面,完整地说出画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提问:图中有几只兔子?图中有几只小猪……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
  五、成效与反思(However)
  读图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读图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读图能力是数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用图来引导学生,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读图思维。
  第二,读图能力的培养因人而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有区别,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先了解学生已有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探索适合学生差异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打好读图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厘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图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问题表现    张女士的孩子生在北京,幼儿时期在国外度过,“那时候无忧无虑,快乐开朗”。为了提前适应国内环境,在孩子上小学前,张女士就带着孩子回国了。小学初期,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主科甚至能做到一分不失,平日休闲时间还能练练钢琴、游山玩水。没料到小升初战役的鼓声传来,张女士一家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破。  张女士说,孩子像一个拳击手四处出击,而她和丈夫就像一对经纪人般冷酷无情、扬鞭督战。从此,孩子没有了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课堂互动形式之一,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巧设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文章从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提问的关键点,抓住课堂生成资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保证课堂提问的实效性,体现课堂提问的创造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课堂教学;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检验课堂效果的一把尺子,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有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高瞻远瞩地做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较为薄弱。  为了保证美育的真正落实,在2020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
要让孩子的寒假过得既丰富又有意义,家长首先要明白放假应让孩子以休息和娱乐为主,如果家长在假期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甚至比平时上学时还紧张,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如何安排假期生活?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1,安全第一  每年寒假放假前,学校会做假前教育,家长应该配合学校的教育,从孩子的思想上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也要“以预防为主”,重点做好“三防工作”。①防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我校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图书资源丰富的优势,配合学校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大力宣传读书,重视阅读辅导,制订读书目标,把读书活动与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做到点面结合,人人参与,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宣传读书;阅读指导;检查表彰  书籍,是知识的源泉,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一转眼,我这个昔日什么也不懂的小丫头,已经成长为理智成熟的大学生了。这份成长不仅仅源于学校教育带来的深厚的知识积淀,也不仅仅来自年龄增长带来的阅历经验,重要的是,我有一个充满爱的家,有爱我的爸爸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对我心智的培养与锻炼。  爸爸妈妈和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家是什么?在我看来,最美好的家应该是心灵的避风港,是我们疲惫怅惘时皈依的地方,在家里,我们渴望被接纳,被爱。
马老师您好!  我女儿上初中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先是吵着闹着要我与爱人分屋而居,接着与我们的谈话越来越少。有时候我们关心她的学习成绩,可是,没等我们说完,她便不耐烦地说“就那样,一般般。”“问个没完,烦不烦啊!”有时候,甚至装作听不见。但是,要是有同学给她打电话,她一跳三丈高,抱着电话又说又笑,聊个没完。看着女儿的样子,我们做父母的心里都酸溜溜的。您说,对女儿疼来疼去,难道出错了?竟然让她变
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环境下,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小学班主任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同样面-临着疏于开展德育教育及德育教育开展困难等问题。因此,文章就如何在疫情环境下开展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重视并灵活开展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结合疫情期间英勇事迹创新德育教育手段、通过家务劳动及互助活动实践德育行为等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教育;教育策略  为了减少
摘 要: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者应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措施。文章初步分析小学德育实效性不高的表现与原因,以强化道德细节教育为切入点,以探索小学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构建思想品德课知行统一的教学模式;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学科教育为载体,创建德智相协调的教学模式;以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德启智,以德怡情;全面开展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关键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在新的信息技术的带动下智慧课堂应运而生,智慧课堂活动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搭建的“云一台一端”课堂架构为支撑,促进学习者核心素养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学习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智慧课堂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智慧课堂下促进学生语文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策略有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条件、促进个性化互动、构建智慧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