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试图从创新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体系的角度出发,将大学英语教学置于互联网+的背景下,研究互联网+资源对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带来的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变化,以期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生态教学理念与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契合点,逐步修复失调的大英教学生态体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互联网+;生态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25-01
1 引言
对广大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而言,当下即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方面,长期以来在大英课堂广泛应用的翻译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走到今天,已经逐渐与复杂化、多样化的时代需求脱节,难以带给师生所必须的课堂动力和成就感。早期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风光一时之后也逐渐和实际教学需求脱节,沦为听力教学的辅助工具,读写教学依然在大英课堂占主导地位。此外,当前各地高考英语改革的方向未定,给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走向蒙上了一层不可知性。然而这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近几年来,互联网+教育异军突起,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慕课(MOOCs)、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手段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而日渐深入人心,为广大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更为新颖的教学理念,更为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更为广阔的资源空间。
2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体系现状
教育生态化即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研究当中。“生态学”这一的概念引入教育研究始于美国学者 Lawrence Gremin。1976 年他在《公共教育》一书中率先提及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新颖的概念。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时教育及其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包括自然的、 道德的、生理的、社会的和心理的) 彼此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其核心内容在于倡导教育的生态平衡。教育生态学将教学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认为除了采用系统论的方法,还应该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处理和看待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体系一样,教学生态体系也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前者是教学生态体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和活动场所,包括教材、教学资料、教学设备、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生态要素。这些生态要素作为学习的载体,承载着教师与学生,乃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着教学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后三者是教学群落的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就是教师及教学管理和辅助人员,他们是教学的创造者。消费者即学习者,他们是教学产品的享受者。而分解者就是教学研究人员,他们会根据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得出能指导教学的相关理论来。功能群体与无机环境之间发生密切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信息流动,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动态的平衡,及维持一种有序状态。
3 互联网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带来的机遇
当前,以互联网+资源为平台的慕课和微课、翻转课堂等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使大英教学生态体系得以在更大范围与外部生态环境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其中尤以慕课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與传统课堂不同,MOOCs 的学习没有任何其他监督管理,学生需要“自定步调、自选时间、自觉作业和自由交互”。[2]慕课中的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 通过微博、微信、QQ,邮箱等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推送工具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其中穿插着多个和学习内容相关的小问题,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如同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一般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前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有利于实现生态资源的物质流动和循环,保持生态体系的动态平衡。
作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衍生品,尽管慕课们的发展潜力和影响力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慕课本身所传递的优质、开放、创新、自主的精神内核与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高度契合。不仅如此,慕课们还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慕课的影响下,“校园的围墙被推倒,贫富的藩篱被拆除,时空的界限被消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免费或廉价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真正实现了入学机会的均等以及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民主。”
4 结论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虚拟教学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教学管理,可以使各个教学生态因素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运动中得以不断优化和改进,有效地实现了与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学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等生态要素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循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的教学理念。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生态教学理念和互联网+的融合属于新生事物,其局限性和不足也有待观察和总结,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地对之加以倚赖,而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对之加以改进和完善。毕竟,生态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力量可以部分地转化为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和物质,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反馈调节,从而变限定因子为非限定性因子。互联网+的出现为这一改变的发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这层意义上讲,
生态教学理念和互联网+的融合许了大学英语教学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 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
[3] 陈冰冰. MOOCs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J].外语电化教学,2014(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互联网+;生态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3-0025-01
1 引言
对广大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而言,当下即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方面,长期以来在大英课堂广泛应用的翻译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走到今天,已经逐渐与复杂化、多样化的时代需求脱节,难以带给师生所必须的课堂动力和成就感。早期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风光一时之后也逐渐和实际教学需求脱节,沦为听力教学的辅助工具,读写教学依然在大英课堂占主导地位。此外,当前各地高考英语改革的方向未定,给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走向蒙上了一层不可知性。然而这又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近几年来,互联网+教育异军突起,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慕课(MOOCs)、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手段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而日渐深入人心,为广大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更为新颖的教学理念,更为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更为广阔的资源空间。
2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生态体系现状
教育生态化即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研究当中。“生态学”这一的概念引入教育研究始于美国学者 Lawrence Gremin。1976 年他在《公共教育》一书中率先提及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新颖的概念。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时教育及其其周围的生态环境( 包括自然的、 道德的、生理的、社会的和心理的) 彼此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其核心内容在于倡导教育的生态平衡。教育生态学将教学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认为除了采用系统论的方法,还应该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处理和看待教学活动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体系一样,教学生态体系也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前者是教学生态体系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和活动场所,包括教材、教学资料、教学设备、教学资源、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生态要素。这些生态要素作为学习的载体,承载着教师与学生,乃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着教学过程中的物质循环。后三者是教学群落的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就是教师及教学管理和辅助人员,他们是教学的创造者。消费者即学习者,他们是教学产品的享受者。而分解者就是教学研究人员,他们会根据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得出能指导教学的相关理论来。功能群体与无机环境之间发生密切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信息流动,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动态的平衡,及维持一种有序状态。
3 互联网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带来的机遇
当前,以互联网+资源为平台的慕课和微课、翻转课堂等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使大英教学生态体系得以在更大范围与外部生态环境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其中尤以慕课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與传统课堂不同,MOOCs 的学习没有任何其他监督管理,学生需要“自定步调、自选时间、自觉作业和自由交互”。[2]慕课中的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 通过微博、微信、QQ,邮箱等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推送工具推送相应的学习资源,其中穿插着多个和学习内容相关的小问题,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如同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一般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让学生对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前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有利于实现生态资源的物质流动和循环,保持生态体系的动态平衡。
作为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衍生品,尽管慕课们的发展潜力和影响力还有待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慕课本身所传递的优质、开放、创新、自主的精神内核与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高度契合。不仅如此,慕课们还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在慕课的影响下,“校园的围墙被推倒,贫富的藩篱被拆除,时空的界限被消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免费或廉价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真正实现了入学机会的均等以及师生关系、教育活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民主。”
4 结论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虚拟教学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教学管理,可以使各个教学生态因素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运动中得以不断优化和改进,有效地实现了与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学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等生态要素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循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的教学理念。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生态教学理念和互联网+的融合属于新生事物,其局限性和不足也有待观察和总结,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地对之加以倚赖,而是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对之加以改进和完善。毕竟,生态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精神力量可以部分地转化为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和物质,主动创造条件,积极反馈调节,从而变限定因子为非限定性因子。互联网+的出现为这一改变的发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这层意义上讲,
生态教学理念和互联网+的融合许了大学英语教学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 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
[3] 陈冰冰. MOOCs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J].外语电化教学,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