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水平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音乐课堂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做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面的互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中的积极心态的必要性。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水平进行探讨。本文从加强演示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倡多样化的上课形式,取长补短;加强讨论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等方面就如何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水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水平课堂教学
  
  一、前言
  现代中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坚持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不再成为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课堂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做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面的互动,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中的积极心态的必要性。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水平进行探讨。
  二、如何提高中学音乐教学水平
  (一)加强演示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法是教师展示实物、图片等教具进行示范性演唱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直观性强,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对教材进行范唱或范奏;配合教学内容出示相应的挂图及实物(如:乐器),运用录音、幻灯、录相等视听电化教具。但是在演示前要按照教学任务与教材内容,事先有明确的目的与要求,并做好充分的准备。范唱、范奏一定要熟练,最好能不看谱进行,能完整地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用来演示的教材要能够突出所学内容的主要特征。如音乐欣赏的录音带要将主旋律部分重新制作,在演示时能进行重点分析、欣赏,使学生对主题能加深记忆。范唱、范奏时,除了一般完整示范外,对作品的重点、难点部分可突出加以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学习。但演示要适时、适当。所谓适时,即不能过早出示,也不能过晚,用完后立即整理收藏,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谓适当,即演示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喧宾夺主,适得其反。要合理使用,才能获得教学效果。
  (二)提倡多样化的上课形式,取长补短。
  教学应该永远是一个细致的、复杂的、高级的和创造性的劳动。课堂教学的目的、内容和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学的形式也应该不同,这是教学的一条客观规律。上课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刻板模式是违背这条规律的。课堂教学永远应该是一个形式多样的动态结构,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目前在西方,课堂教学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如当前英国、美国各国流行的“开放课堂”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里,学生几个人或小组进行适合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的活动,班组没有固定的结构,随着学生从一项活动转到另一项,从一组转到另一组,班级的组织也在改变。这对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一般发展”是有益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只有让学生全体参与到课堂里去,让他们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这样,教师也就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是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占领课堂这个传授知识主阵地的重要渠道和措施,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紧张的思维中去体验、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并激发起极度的兴趣和乐趣,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三)加强讨论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直至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讨论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能促进他们灵活地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歌曲演唱的处理分析、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形体律动的动作分析、旋律创作的研究等等,都可以采用讨论法。运用讨论法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教师提出问题,并做好一定的知识准备,以便不失时机的启发、引导、解答学生的有关问题。讨论的题目要具体、明确。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中心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积极参与讨论。讨论后要有小结。教师对学生讨论中的各种意见,要进行辨证的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和评价,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四)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
  过去,同学发言出错时,学生往往发出笑声,有时并不是嘲笑,但对发言者来说就会令他尴尬。为此,我组织学生开了一个讨论会。通过讨论,同学们开始懂得,笑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自己没修养的表现。正确的态度是,当同学回答问题时,应该认真听,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讨论,这才是尊重别人和有修养的表现。经过这样一番细致的工作后,课堂上充满善意的笑声和理解的点头,还有争辩声。 如:在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时,初听作品我不出示课题,而是让学生带着“这首曲子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等问题进行欣赏。从而让学生了解音色与音乐作品表现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分析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 蔡萱红. 优化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海峡科学 , 2009,(04):159-162.
  [2] 蔡伶俐. 中学音乐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才智 , 2009,(06) :169-172.
  [3] 刘爱辉.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03) :113-115.
  [4] 林沛婷. 中职学校的音乐欣赏与素质教育[J]. 教书育人 , 2005,(S8) :126-128.
  [5] 孙丹青. 浅议音乐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甘肃科技纵横 , 2008,(06):132-133.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使得学生对历史不加重视。在新课程下,更应该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因为这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对历史尊重是民族发展的需求,必须多从课程改革等诸多方面加强对历史的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加强历史学习    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人类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宝贵知识和经验。对历史尊重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的将来,是我们凭借过去的材料、现在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历史
【摘要】语文教学,应形成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的开放系统,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生活 智力 生命 作业    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要给语文教学引入活水,激发活力,必须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系统。在学习时间上,提供学生一切机会,在学习空间上,包括学校、家庭、社会。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宜于课外,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研究已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展开阐释,就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创造性数学 思维教学激发 培养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创造性思维即指有创见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
Under certain cutting conditions in end milling, the signs of cutting forces change from positive to negative during a revolution of the tool. The change of for
期刊
萤石也称为氟石,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在化学、水泥、陶瓷、玻璃、炼铝、冶金工业中应用广泛。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萤石资源日益紧张,并且萤石矿山开采过程中还存在环
【摘要】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是每个图书馆人有待提高的问题。本文就职业能力的内涵,职业能力与信息资源、馆员素质的关系发表个人看法,并对怎样提高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 职业能力 信息能力馆员素质培养方法    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曾对他的女儿李星华说过:“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当今少年儿童,好动、活泼、纯真、稚拙,如果经常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诗歌、音乐、谜语
【摘要】在小学阶段,笔者发现传统的课外作业都是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简单地背诵,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作业正好满足了学生自主创新潜能的释放。  【关键词】作业语文创新    我虽然步入教坛才几年,但是我发现当今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下面谈谈我浅显的看法:  1、作业中的“一刀切”的问题。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有些学生是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这个背景下,《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自主学习    在当前的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情感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引起了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那么,情感在教学中有什么功能?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剖析和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当前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安全用电经验。各种安全工作规程以及有关保证安全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是这些丰富经验的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