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会负责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也是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坚持从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入手,从小处培养其责任意识。以课堂为主渠道,培养责任意识;以活动为载体,增强责任意识;以榜样引路,强化责任意识;以环境熏陶,深化责任意识。力求通过责任教育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贯彻“育人无小事,无处不课堂;以爱育爱,关注发展”的育人理念。
【关键词】贵任教育 责任心 责任意识 课堂教学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80-01
1 适时引导,让责任之心动起来
1.l营造氛围,创造“责任教育”环境
创设校内“责任”氛围。构建以“礼、学、博、仁、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处处宣传责任意识;利用主题班团会、教师会、家长学校等各种场合宣传责任意识,创造氛围,加强社会舆论环境建设,形成大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1.2躬亲示范,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言传身教中体会责任感
教师的言谈举止,在学生责任心养成的过程中起着示范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张、整理班级图书角……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会影响学生责任心的形成。
2 把责任感的培养融汇到教学各环节,让责任之泉活起来
2.1把责任心教育寓于常规教育之中
2.1.1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剂。
班级集体中采用班干部管理制度,调动其积极性,把管理班级的“大权”放给更多的学生,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能增强每个同学的责任意识,争做集体的主人。
2.1.2人际关系,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是增强学生团队责任感的基石。
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集体成员的协作完成任务,积极建立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人际关系,把班级成员组成有机整体,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寻求合作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养成集体协作精神。
2.1.3促进教师责任感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成立“名师工作室”,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以责任教育为重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带动教研组建设:把责任教育渗透到常规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责任感的高度来看待常规的落实,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此外,还可以责任教育课题带动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渐进式的培养机制,完善长效性的激励机制。
2.2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主渠道
2.2.1围绕学科主渠道进行责任渗透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肩负着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品格的重任。而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2.2.2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责任感
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践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2.3责任感的培养融汇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其成为重要载体
2.3.1寓于“五心”教育活动之中
学校系列活动如“信心留给自己、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的五心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培养了责任感。如开展“校园之星”评选,“在家做好儿女”;“爱心捐助”,参观军营和祭扫烈士陵园等开展,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3.2寓于主题班团会之中
召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主题班团会。如《环保在我身边》;《感谢父母感谢师恩》,《安全是生命的保证》。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我们身边的事虽小,但小事非小,事事有责任,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就是负责任的道理。
2.3.3寓于系列活动之中
(1)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团员中,以“跨世纪发展与青年责任”为主题教育,开展“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团员能树立团组织的良好形象,成为班级的模范,学习上的标兵。
(2)选准突破口,立足本校实际。如开展“心语相连——贺卡展”,“迎祖国华诞,做幸福师生”诗歌朗颂会、“爱我中华”知识竞赛,以“魅力校园,炫动青春”为主题的科技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学生树立自信,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3 责任感的培养融汇到家庭教育中,让责任之帆扬起来
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学生对家庭也应有责任感。只有从家庭的体验教育入手,才能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为了提高家长责任,学校一是成立学校,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二是设立校长信箱,倾听家长心声。三是制定接待家长制,听取家长合理意见。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又密切了家校联系。
4 责任教育向社区延伸,以社会实践作为责任教育的重要渠道,让责任能力强起来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创建一个和谐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积极参加“通化山城是我家,我为通化添光彩”的宣传周和社区清扫白色垃圾服务活动;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展植树节、世界水日等纪念活动,制作宣传板、手抄报,向学生、家长、亲戚朋友进行宣传;开展“保护明天·爱心救助”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手拉手”的深入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做力所能及的事等。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创造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使学生感受到要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热心环保、热爱环境、讲究公共卫生、帮助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教育。
责任心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就是在学生的心田“播种”,播种一颗火热的责任心。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关键词】贵任教育 责任心 责任意识 课堂教学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80-01
1 适时引导,让责任之心动起来
1.l营造氛围,创造“责任教育”环境
创设校内“责任”氛围。构建以“礼、学、博、仁、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处处宣传责任意识;利用主题班团会、教师会、家长学校等各种场合宣传责任意识,创造氛围,加强社会舆论环境建设,形成大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1.2躬亲示范,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言传身教中体会责任感
教师的言谈举止,在学生责任心养成的过程中起着示范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张、整理班级图书角……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会影响学生责任心的形成。
2 把责任感的培养融汇到教学各环节,让责任之泉活起来
2.1把责任心教育寓于常规教育之中
2.1.1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强化剂。
班级集体中采用班干部管理制度,调动其积极性,把管理班级的“大权”放给更多的学生,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能增强每个同学的责任意识,争做集体的主人。
2.1.2人际关系,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是增强学生团队责任感的基石。
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集体成员的协作完成任务,积极建立团结、友爱、互助、民主的人际关系,把班级成员组成有机整体,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寻求合作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以民主的方式与他人合作,养成集体协作精神。
2.1.3促进教师责任感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成立“名师工作室”,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以责任教育为重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带动教研组建设:把责任教育渗透到常规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责任感的高度来看待常规的落实,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此外,还可以责任教育课题带动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渐进式的培养机制,完善长效性的激励机制。
2.2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主渠道
2.2.1围绕学科主渠道进行责任渗透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肩负着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品格的重任。而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2.2.2诵读活动,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责任感
开展“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践行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2.3责任感的培养融汇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其成为重要载体
2.3.1寓于“五心”教育活动之中
学校系列活动如“信心留给自己、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的五心教育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培养了责任感。如开展“校园之星”评选,“在家做好儿女”;“爱心捐助”,参观军营和祭扫烈士陵园等开展,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3.2寓于主题班团会之中
召开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主题班团会。如《环保在我身边》;《感谢父母感谢师恩》,《安全是生命的保证》。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我们身边的事虽小,但小事非小,事事有责任,把身边的小事做好就是负责任的道理。
2.3.3寓于系列活动之中
(1)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团员中,以“跨世纪发展与青年责任”为主题教育,开展“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增强团员意识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团员能树立团组织的良好形象,成为班级的模范,学习上的标兵。
(2)选准突破口,立足本校实际。如开展“心语相连——贺卡展”,“迎祖国华诞,做幸福师生”诗歌朗颂会、“爱我中华”知识竞赛,以“魅力校园,炫动青春”为主题的科技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为学生树立自信,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3 责任感的培养融汇到家庭教育中,让责任之帆扬起来
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学生对家庭也应有责任感。只有从家庭的体验教育入手,才能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理。为了提高家长责任,学校一是成立学校,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二是设立校长信箱,倾听家长心声。三是制定接待家长制,听取家长合理意见。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既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又密切了家校联系。
4 责任教育向社区延伸,以社会实践作为责任教育的重要渠道,让责任能力强起来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创建一个和谐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积极参加“通化山城是我家,我为通化添光彩”的宣传周和社区清扫白色垃圾服务活动;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展植树节、世界水日等纪念活动,制作宣传板、手抄报,向学生、家长、亲戚朋友进行宣传;开展“保护明天·爱心救助”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手拉手”的深入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做力所能及的事等。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创造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使学生感受到要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热心环保、热爱环境、讲究公共卫生、帮助弱势群体等方面的教育。
责任心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就是在学生的心田“播种”,播种一颗火热的责任心。给学生一个信念:我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