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时至今日,结核病仍是最为常见、传染性最强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耐药结核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使得结核病疫情的防治形势更是雪上加霜.为克服耐药性,研发具有全新作用机
【机 构】
:
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武汉,43007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结核病仍是最为常见、传染性最强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耐药结核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使得结核病疫情的防治形势更是雪上加霜.为克服耐药性,研发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结核新药迫在眉睫.咪唑类化合物可发挥多种非共价键作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某些咪唑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结核活性,如迪拉马尼已被批准用于耐多药结核的治疗.因此,此类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关注.本文总结了咪唑类化合物在抗结核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归纳了这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以期为进一步合理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近年来,随着耐药尤其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和广泛传播,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之势.然而,近50年来,鲜有抗结核新药上市,而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候选物屈指可
目的 分析茵胆平肝胶囊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9年4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75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7)和治疗组(n=88).
结核病(TB)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可侵袭全身各个器官,以肺部为主.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线抗TB药物对TB的防控仍不可或缺.然而,一线抗TB药物需联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探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