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薄弱村发展成康居村的路径选择——以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的垫湖村为例

来源 :现代经济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经济薄弱村、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的江苏省泗洪县垫湖村为例,探讨从经济薄弱村发展成为康居村的路径。经济薄弱村可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推动产业升级;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弥补分散经营的制度缺陷;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规划居民点,减少拆迁成本;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农民以自拆自建方式建设新居;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组织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增加农户和村集体收入等。这些措施,将一个经济薄弱村建设成为一个康居村。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建设既离不开政治制度保障,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基础。这种政治文化以社会成员正义的政治感情、合理的政治动机、宽容的政治态度、忠诚的
牛蹄叉腐烂与年龄无关,是发病率最高的蹄病。发病原因:厩舍和运动场不清,使牛肢蹄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工作人员削蹄技术不佳,不按时清洁牛蹄底或挖蹄;在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