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听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钟艰难地挪动自己纤细的身体,一格一格向上艰难地爬升。夜已深,微弱的足音在空寂的屋子里显得格外响亮。被眼前的难题牢牢纠缠住,我的思绪像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理不出头绪,睁开酸涩的双眼去开窗,涌进的却是闷热的空气。
   恍惚間,有风乍起。朦胧的雨,如轻纱,似薄雾,滑落随风而下的弧线,夜的时间在无边蔓延。
   这一场雨,一改夏日的热烈激昂,没有春雨的娇贵细腻,亦没有冬雪的沉寂冰冷,而是坦然从容,像踏着轻快的节奏,和着优美的旋律,欢歌而来,滴答的雨声恍若空灵的丝竹之声,驱散了暑气,赶走了炎热,在人们心底绽开清凉的花朵。
   风像遥远的回音,追着梦的翅膀。雨,是史书里深藏的墨迹,带给人难以言说的美丽与忧伤;是云彩里镌刻的记忆,带给人难以忘却的厚重与大气。
   子夜,我是一个孤独的聆听者。在这样寂静的夜,我很庆幸,预支了一段安静的时光。
   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似乎在演奏着秋夜的咏叹调。它似梦的呓语,点评着十八相送的凄美。潇潇的绝韵,似在哀怨,似在思慕,似在哭泣,似在倾诉。用自己的方式,朗诵着大自然用另一种语言谱写的童话。
   丝丝浪漫洇染,缕缕诗意氤氲。我仿佛看到一位浪漫派诗人,在朦胧的灯影里,低低地吟诵着他永远深情的诗篇。雨,或许是天宫一棵树落下的果实,摇醒了盛世的传说,宛如宝剑上镶嵌的星光,又似皇冠映射下的艳阳,在历史里挥洒汗水。
   雨,似乎有种神秘的引力,能使海波咆哮,能使悲绪生潮。迷惘、惆怅、冷清的夜,流年的回忆在雨的凄婉迷蒙中回荡。在雨中,落叶沙沙,和我们说话,这就是远方春鸟鸣叫,就是水流过世界上的家宅,人走过旧梦和回忆,落日和断桥。生命的季节,何时都是花开怒放,偶尔的黯淡也是闪耀的光。雨中没了哀怨,散发出无数醉人的芳香。
   “雾凇砊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无人处,少了人间口舌纷争,仅余这一片孤独与广阔。于无人处赏西湖,我也愿意跟随古人的步伐,一如张岱饮尽一杯寒冬。
   其实,何必彷徨,何必迷惘,倒不如停下匆匆的步伐,聆听身边平凡却美好的音韵,独享一份宁静,俯下身来,放飞你孤独的思绪。
   我爱孤独听雨,独享与雨邂逅的时光,在雨中,像是消失了自己,像是还看见自己。
其他文献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作为学习任务群出现于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直指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尤其是“批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思辨性阅读”或可成为打开阅读教学新局面的突破口。   一、思辨性阅读的内涵   “思辨”即思考辨析,“思辨性阅读”即批判地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活跃思考,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质疑、求异、
期刊
文章不厌百回改,题目也需如此。   一、从材料的核心词入手   让核心词镶嵌在题目中是修改一般材料作文题目的便捷之法。一个作文题目,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符合题意,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齐,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为了不想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放弃了运用原材料中的核心词,而导致自己出现审题的错误。而实际在考试中,运用核心词嵌入的方法则是命制题目的最简洁、最准确的方法,修改题目,同样如此。   案例1:关于智能写
期刊
文言文教学包含“文”和“言”的教学,下面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谈谈文言文的“言”的教学。   第一步,确定重点字。找出本文的重点字,要求学生用红笔在原文中加着重号,比如《唐雎不辱使命》第一段: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
期刊
《醉翁亭记》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言文篇目,文中的“而”字更是一大亮点,在这里我将本课中涉及“而”字的内容摘录下来并做相应解释。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与“深秀”属并列关系,“而”表并列,可不译。   ②“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冽”,溪很深,鱼很肥;泉水香,酒色清;两个“而”都表并列,不译。    ③“起坐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思潮的不断深入,我国各阶段性教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方式上,逐渐增加了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成功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问答式互动   提问和回答是当下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但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期刊
孟子是战国中期的儒学代表,他的思想上承孔子而又有明显的发展。在美育思想上,孟子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美感基础,并且认为美与善是统一的,体现了充实之美的特性,并且提出了美育的方法。   孟子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美感。在孟子看来,人的味觉既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味道,听觉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视觉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颜色,这说明人类的生理感官的反应能力是相同的,而人的美感正是在人类这些生理感官(舌、耳、眼)所
期刊
英语课在初中阶段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够为未来打好坚实基础。学案导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学案导学法指,教师在备课阶段明确整个课程教学主题以及走向,将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进一步增强课前预习效果
期刊
中国教育中教师的“严”是大家都认同的文化观念,根深蒂固,至今在学校教育中还是主流观念。人们津津乐道“严师出高徒”的个例,而很少关注因为“严”失去学习兴趣、自尊自信的学生。   “宽容”与“严厉”是相对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观念。从一般意义上说,“严厉”是以教师的价值取向、成人的好恶、习惯的观念为标准对待教育对象。而“宽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尺度,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和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加深,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日常教学中,而多媒体教学方式正逐步在语文教学中崭露头角。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有趣的教学体验,吸引着小学生学习语文,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与思考;研究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新的教学方式,其趣味性、教学内容丰富等特点,非常符合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在达成既定的教学目
期刊
素质教育改革地不断深化,小学语文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阅读教学也是最直接的能够掌握书面语言教学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本文就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学低段朗读中的一些现状和围绕目前的学情做出的一些策略进行阐述。   一、小学语文朗读的要求和状况   1.朗读的要求。对于语文这种语言类的学科在朗读时我们通常是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流利的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文章。朗读的要求也在小
期刊